几天后,厂里的放映活动如期举行。那天傍晚,食堂旁边的简陋放映室里坐满了工人们。虽然放映的设备是老式的投影机,画面有些模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许大茂坐在一旁,笑呵呵地递给每个人一瓶矿泉水,随着电影的播放,工人们的紧张情绪也逐渐得到释放。大家时不时会发出笑声,有时也会对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投去评头论足的眼光。
而何雨柱,则在不远的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看着大家笑得欢,心里总是莫名有些满足。他知道,今天的这场电影,不只是为了娱乐,它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帮助他拉近了与工人之间的距离,也为接下来的改革铺好了路。
电影放完后,工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开,很多人看起来似乎都放松了不少。何雨柱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趁机走到了许大茂身边,低声道:“谢谢你,许大哥。今天这场电影放得挺好,大家都很开心。”
许大茂冲他摆了摆手,“不客气,咱们之间客气啥?你这小子,心思活,能想到借这事调动大家的情绪,也算是个有远见的主儿。你说的那个改良计划,我这两天也和几个老哥商量了,大家的态度,渐渐有了些变化,能接受的工人多了。”
何雨柱心中一震,脸上却平静如常,“谢谢,许大哥,有你们的支持,我就放心了。接下来,咱们的目标,是一步步把这个计划落实下去,不管困难有多大。”
许大茂点点头,“走一步看一步,别急,别急。我看你这小子,反倒比那些所谓的厂领导们更有办法。”他低声笑道,“等这次试验成功了,大家都该对你刮目相看了。”
几天后的午休时间,何雨柱站在厂区的楼道里,眼神有些散漫,目光不时地投向远处。空气中弥漫着钢铁厂特有的气息,热铁、油烟和钢材的冷硬感始终伴随在周围,这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压迫感。大多数工人都在食堂里用餐,偶尔会有一些低声交谈的声音传来,几乎每个人都在忙碌中消磨着时间。
然而,何雨柱的心里却没有那么轻松。他深知,自己所做的种种尝试,尽管开始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果,但真正的改变仍然遥不可及。厂里那些日复一日的固定流程,和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依然是阻碍改革的最大壁垒。他知道,这样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自己还需要一个能够真正帮助他打破这些壁垒的力量。
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娄小娥。
娄小娥是厂里的一名年轻女工,虽然年龄比他小,但无论是在工作上的能力,还是在人际交往中的活跃程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手巧,还极富耐心,总是能够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一些巧妙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娄小娥的性格直率、开朗,和她周围的工人关系融洽,甚至在厂里有着不少的小粉丝。
何雨柱一直觉得,娄小娥的聪明和灵活性,正是自己目前所需要的。他不仅仅是想让娄小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具体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看中了娄小娥身上那股敢闯敢拼的劲头——她是那种能够打破固有框架,接受新事物的类型,正是他所需要的那种“突破者”。
“如果能叫上她一起,或许会事半功倍。”何雨柱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
他有些犹豫,又有些期待。娄小娥虽然年轻,但她的目光和想法总是充满了朝气。每当他和她有过短暂的交流时,总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她不满足于现状,想要做的事情总是很直接,也很有目标。也许,在她的帮助下,他能够更好地推动这场变革。
不过,是否该直接邀请她加入自己这场看似平凡却满是深意的计划?何雨柱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去找她聊一聊。
他知道,自己有些不敢贸然提出,毕竟,娄小娥的性格和他有所不同,虽然她是个敢于冒险的人,但对于厂里的事情,她的态度总带有一些实用主义。既然如此,他决定先让她了解自己的想法,再慢慢引导她加入。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厂区,洒在工厂外的空地上,原本灰蒙蒙的世界忽然变得有些温暖。何雨柱走进了车间,他知道娄小娥通常会在这里,不是在忙着钢材的加工,就是在调试设备,有时还会向周围的工人解答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她的工作方式总是快速而高效,而且非常独立。
“娄小娥,能和你聊聊吗?”何雨柱轻声问道,目光温和地看着站在角落里正忙碌着的娄小娥。
娄小娥抬起头,看见何雨柱走了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何工,有事儿吗?”
“嗯,没事。其实,我想和你说个事。”何雨柱站在她旁边,目光稍稍躲闪了一下,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最近,厂里有些技术改革的事情,我在筹划一个方案,觉得你是个很合适的人选,想听听你的想法。”
娄小娥有些疑惑,手中的工具停了一下,眉头微皱:“改革?听起来有些复杂,你是说我帮忙?”
“对,”何雨柱点点头,“我觉得,厂里现在的环境有些死气沉沉,大家的情绪也有些低落。如果能从工作方式、效率上进行一些改进,或许能够改变目前的局面,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你平时在工作中很有一套,我觉得你可以帮助我一起推动这个事情。”
娄小娥若有所思,眼中露出了一抹兴奋:“你是说,打破目前的生产模式,让大家从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工作?这……听起来有些意思。不过,何工,你也知道,咱们厂里的规矩挺死板的,尤其是老一辈的工人,很多人根本不接受新东西。”
“我明白,所以我才希望有你这样的支持。”何雨柱目光坚定,“你看,厂里现在已经有一些年轻工人开始支持我了,但要打破老一辈工人的看法,肯定需要更多的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