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回过神,也没有再说这个事情了。
不管有没有信心改变命运,他也不可能就认命。
比起历史上被废、幽禁的命运,就算是徒劳的挣扎,肯定也得挣扎一番。
而且现在不管康熙帝是怎么想,他也没有与康熙帝硬碰硬的资本,肯定还是得表现出一副好太子的模样才行。
于是就说道:“算了!不管皇阿玛怎么想,我做好我的事情就行了!姨母既然传出喜信了,我不好进后宫去探望,你去看一下吧!总不能让人觉得我容不下这个孩子,到时候这个孩子有个什么事情,倒是让我说不清了。”
虽然说是亲姨母,可是两人年纪相差并不大,满人很多时候又不讲究辈分这些,太子和小赫舍里氏自然不能私底下接触。
茉雅奇也明白这个道理 ,就点了点头,“太子哥哥,我知道了!”
答应这个事情以后 ,第二天茉雅奇就去了小赫舍里氏的储秀宫。
对于小赫舍里氏,茉雅奇其实挺陌生的。
小赫舍里氏以前一直是待年宫中,年纪小并不算正式妃嫔,上下都是称格格,而不是娘娘,所以日常行动也不和其他妃嫔一块儿。
不过她又是以妃嫔的身份进宫的,住的是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和茉雅奇这种养在宫里面,和皇女一起住乾西五所,但是更多是当养女在养也不一样。
因为哪边都不靠,尽管进宫也有十多年了,却是一般都待在储秀宫,很少在外面走动。
茉雅奇对于小赫舍里认识肯定是认识的,在那些节日大宴上面见过,还真算不上熟悉。
茉雅奇来到储秀宫,通报之后还没有来得及进门,就见到小赫舍里氏已经来到门口迎接她了。
见到茉雅奇,就说道:“太子妃怎么今天来我这里了?”
茉雅奇笑道:“姨母传出喜信了,太子哥哥特意嘱咐我来给姨母道喜!”
小赫舍里氏便谢道:“太子殿下有心了,太子妃回去的时候,替我好好谢谢太子殿下。我这些年其实都不奢望了,没想到现在倒是传出喜信了,我也不求其他,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盼着他多有出息,只盼着这个孩子能够平安长大就好。”
现在宫里面孩子已经不少,阿哥、格格一大堆,早就不是早年的时候,宫里面的孩子十分稀少,一个孩子就能带来无数的恩宠、位份的时候了。
既然孩子多了已经不稀罕,小赫舍里氏也就不怎么担心会有人害她的孩子。
害人得不到什么好处,被抓到反而有害处,谁会干这种事情?
就像最近几年宫里面的孩子基本上都养住了,不像早年孩子小的时候,都是生一个死一个。
可是对着太子这里,小赫舍里氏却难免还是有些担心。
虽然按照血缘来说,这个孩子和太子的关系最亲近。
但是宫里面却并不是血缘关系亲近 ,就会关系好,有时候反而还要更差一些。
就像那些同母的兄弟,靠的是同一个母族的势力,被你占了,我就没有,相互之间难免就会有竞争,反而关系还更不好。
一个家族,只能在宫里面扶持出一位高位妃嫔,又何尝不是只能扶持一位皇子。
四处逢源,就不是真心在扶持了。
小赫舍里氏几岁就进宫,又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倒是没有多大的野心,想要自己的孩子日后会如何出息,让赫舍里一族放弃太子,支持自己这个孩子。
可是她却有些担心,就算他们没有野心,太子为了防范于未然,会容不下这个孩子。
看到茉雅奇过来了 ,就赶紧表明心意。
听到这个话,茉雅奇却皱了一下眉头。
不管小赫舍里氏这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话传出去,都会让人觉得太子太过于跋扈,一个皇帝妃嫔怀孕了,还得小心翼翼和太子保证,她不求这个孩子出息,只盼着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茉雅奇赶紧就说道:“姨母说这个话,就是多虑了!你和皇阿玛都是有福之人,有你们的福气照看着,能有什么事情?”
闻言,小赫舍里氏就尴尬的笑了一下,她也发现虽然自己说的是真心话,但是挑这个时候说,确实有些不合适了。
两人气氛正尴尬的时候,就有太监急匆匆的进来禀告道:“主子,万岁爷过来了。”
听到康熙帝过来了,不管是茉雅奇还是小赫舍里氏,都顾不得说话了,赶紧就过去迎接康熙帝。
“给万岁爷请安!”
“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帝亲自扶起了小赫舍里氏,“你有身子了,快起来!”
又对着茉雅奇说道:“茉雅奇也起来吧!”
一行人又进去,等着康熙帝坐好了,才开始说起闲话来。
康熙帝看着茉雅奇就问道:“你这丫头怎么来储秀宫了?”
茉雅奇看了一眼康熙帝,便道:“太子哥哥听说姨母传出喜信了,让我过来给姨母道喜。”
“太子倒是懂事了。”,康熙帝听后微微点头,随后又像状似不经意地看向茉雅奇,“以前太子听到又要有弟弟、妹妹了,可没有这么懂事,虽然面上不说什么,可是却天天都要来朕跟前,一定要确定朕最疼的是他,他才会满意。”
茉雅奇心里面不由得就是一咯噔 ,她是由康熙帝亲自开蒙读书,对于康熙帝自然不可能一点儿都不了解,还是听出康熙帝话里面的试探了。
现在应该怎么回答最合适?
茉雅奇在心里面思考了一下,就笑着说道:“皇阿玛,哪里是太子哥哥懂事了,而是太子哥哥觉得自己不是小时候了,不好意思来皇阿玛跟前撒娇了。”
然后就跟私底下说小话一样,又对康熙帝说道:“我偷偷跟你说,你可千万别告诉太子哥哥,其实太子哥哥也担心皇阿玛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以后 ,就不像以前那样疼他了,只是又觉得自己不是小时候了,不好意思来皇阿玛跟前和小弟弟、小妹妹争宠。”
康熙帝听了这话,大笑起来,“我还以为保成真的懂事了,原来私底下还是跟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这孩子…………”
语气虽然是抱怨,可是因为康熙帝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