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里,刘秀琴是觉得这钱不应该给孟冬青的。
大人之间走的人情,后面都是要还的,但她这不是想替孟夏丽多要点么。
亲大姨给的钱,两姐妹分很正常吧,这回她总没偏心吧。
“你想要吗?”孟冬青看向孟夏丽。
当然想!但这钱烫手,孟夏丽不敢要,“我要干什么,我有工作,那是大姨给你买工作的钱,我哪敢要。”
虽然再三要自己心平气和,可说到最后,还是带了点怨气。
孟冬青看向刘秀琴,“她不要。”
刘秀琴,“……”
她真的迟早会被孟冬青给气死,孽女!
孟新军其实和刘秀琴一样的观点,大人间的人情往来,都是有来有回的,等大姨的孩子办酒,他也得还重礼。
但这不是孟冬青有事做他高兴么,就决定给了。
老孟绝不承认,是对孟冬青犯怵才给的。
“你有技术是好事,好找工作,你先干,我帮你寻摸,看有没有机会让你进公家单位。”孟新军高兴,叫孟秋同去拿酒过来,他要喝一点。
给私人干活,比在市场摆摊当小贩强,但最好还是要进单位。
单位才能旱涝保收,管你一辈子。
阮秋枝看着那钱,说实话,挺眼红的,刘大姨是她见过出手最大方的长辈了,她家孟绪还得了姨姥五块钱的红包呢。
这年头哪有走人情走这么大的,一块两块就已经很客气了。
再是好多年没回来,攒一起给的,给得也太多了。
“你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大姨。”阮秋枝嫉妒啊,孟秋同这边舅舅姨妈都是普通工人,过普通日子,对他们都挺好,但真不大方。
姑姑小叔就算了,这些年走动都不频繁。
孟秋同翻她一个白眼,“我舅妈的鸡鸭,都进狗肚子里去了。”
比什么比,有什么好比的,刘家大姨工作跟着大姨父走,两口子收入都不低,孩子又有亲戚帮衬,个个出息,哪能比得上。
说起这事,孟秋同还有些唏嘘。
“当年大姨是想托亲戚,等冬青毕业送去当兵的,就下乡前那阵子的时候说的。”孟秋同也是好多年前,无意中听刘秀琴和孟夏丽在家说悄悄话才知道的。
阮秋枝瞪大眼睛,“冬青知道吗?”
孟秋同困惑地摇头,他也不知道冬青知不知道,应该是不知道的吧!
两口子对视一眼,各自沉默了好一会儿,都不敢往深里想,还是阮秋枝开口才打破沉默,“要不咱们就要一个孩子吧,我怕我以后也端不平水。”
反正要她是孟冬青,她也要恨死亲妈亲姐了。
“那怎么一样,我们是孩子亲爸亲妈,怎么会端不平。”孟秋同不同意.
本身他就是多子女家庭长大的,觉得还是要有兄弟姐妹才行,一个孩子太孤单了,有点什么事都没人帮着支应。
阮秋枝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
……
孟冬青让顾南方找了个空地给他们练车用,从起步、停车开始学,每人每天带一个小时。
带这个的时候,另一个也在旁边看,相当于预习巩固。
剩下的时间,就让他们自己练,反正空地够大,四周都是灌木丛,就算把油门当刹车用,也出不了大事。
车况好的时候就正常学怎么开,车子被他们俩干熄火了,就正好把修车一并教了。
这年头只会开车可不行,司机都是全能人才,要全开会修,好在这种老车构造非常简单,修起来非常容易,也好教。
就是要多开多修,多跟车子磨合,做到能听声换档,听音辩证。
“小孟姐,晚点我送你回市里吧。”季煦自己给孟冬青琢磨了个称呼。
孟冬青不让他们管她叫师傅,直呼其名又不够尊敬,叫姐呢,孟冬青又比他们要小,最后憋出来个“小孟姐”。
季煦叫出来,陈正风也跟着叫。
三个男同志里,现在就顾南方嘴硬,死活不改口,就冬青长冬青短。
顾南方这几天出门办事去了,孟冬青就专门带季煦。
“不用,小晴来接我,晚上我陪她去相亲。”孟冬青摆手,示意季煦专心,“注意听发动机的声音,听出不同来没有?这种情况下,我是能用离合器减档,还是直接松油减档?”
季煦已经听了三天发动机了,总算让他听出了一点不同,迟疑着开口,“……现在车速不快,有时间操作,踩离合挂空档,再加油踩离合减档。”
孟冬青点头,轻松换档,随口道,“等会你往山上开。”
光在平地上学,可学不透。
季煦心里陡然一紧,忍不住发虚,“好。”
平地练车相对要轻松好多,山上开一趟,就是做惯了体力劳动的季煦,也会因为太过紧张,浑身肌肉酸痛。
他更怕把车开山沟里去,但旁边孟冬青半点不担心,季煦只能咬着牙上,开得慢吞吞不说,一路上熄火了好几次。
每到这时候,季煦都偷偷看孟冬青的脸色,结果孟冬青次次跟没事人一样,让他继续。
季煦,“……”
谁来救救他。
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许小晴已经推着单车在路边等了。
今天她特意打扮了一下,梳得油光水滑的辫子上,还绑了红绳。
孟冬青让季煦自己开回家,自己则是坐在许小晴的自行车,她纯粹是去给许小晴壮胆蹭饭的。
顺便帮着考查考查那位相亲的男同志。
条件差点就差点吧,许小晴也不纠结那么多了,她挑别人,别人何尝不是在挑她,平庸一点没事,人品好就行。
孟冬青和陈正风单独坐一桌,跟许小晴那边挨着,可以听到隔壁桌的谈话。
她是来帮着考察对方的,可不是来考验对方的。
陈正风收完摊过来的时候,正好跟那位相亲对象前后脚进门。
一落座,陈正风就冲孟冬青挤眉弄眼,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精彩的部分。
孟冬青压低声音,“……坐下,人家也才来。”
陈正风赶紧“哦哦”两声坐下,同孟冬青一起,竖着耳朵听隔壁的动静。
“你好,周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