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在乾元帝国,那些能达到筑基巅峰的修士,哪个不是四十岁的老者,历经无数岁月的修炼才有那般成就,他一个毛头小子怎会有如此修为?”
“再探,务必要搞清楚那小子的底细!”
“是将军!”
“我们还继续攻城吗?”
“别管那大将,你们继续攻城!”
贾似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那大将经过这番激战,必定力竭,短时间内不足为惧。我们还有机会,立刻换人继续攻城!”
“我们有三十万大军,他们不过几万人,三十万对几万,优势在我。无论如何,必须攻下渭水城。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谁若退缩,军法处置!”
“是将军!”
“你先下去安排吧!”
“是,将军。”
随着白铁衣退下之后,贾似道脸色阴沉,他目光一扫,唤来两名亲信。
“家主!”
贾似道看着两人神色凝重地吩咐道:“贾成你去,密切留意敌军动向,尤其是那些修士的踪迹,一有情况,立刻来报。此次大战,不容有失,我们必须掌握大秦帝国修士的所有信息,方有胜算......”
“是家主!”
贾成得令后,迅速消失在营帐之中。
贾似道目光如电,神色威严地对另一亲信说道:“张照,你即刻回乾元帝国报信。告知大王和家族,那大秦帝国竟有修士助阵,杨武和杨雄都已被他们斩杀......”
“让大王和贾家必须增派修士前来协助大军进攻。如今局势严峻,若无修士相助,我军孤立无援,想要迅速攻下大秦帝国难如登天。切莫耽搁,速去!”
“是家主!”
亲信领命后,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韩安信斩杀杨雄、杨武后,身形如电飞回渭水城。落入城中后,他环顾四周,见诸葛孔明的排兵布阵、人员安排竟精妙无比,丝毫不逊于自己。
正打量时,诸葛孔明和郭嘉走上前,诸葛孔明关切问道:“韩将军,你可安好?可有受伤?”
韩安信却看向诸葛孔明和郭嘉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诸葛参事,郭参事,就那两个跳梁小丑,还伤不了我分毫,我不过用了七成实力罢了......”
郭嘉和诸葛孔明闻言心中大惊。
两人深知韩安信只修行了短短六年,却能击杀筑基巅峰之人,他们本以为自己是天才,如今看来这韩安信也是天才,自己得加倍努力了,否则就要被远远甩开。
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几人谈话之际,突然,远处尘烟滚滚,又有修士带领着乾元帝国的士兵如潮水般汹涌攻来。
那黑压压的人群,仿佛一片乌云压境,令人胆寒。
诸葛孔明神色一凝,目光如炬,缓缓看向韩安信问道:“韩将军,这乾元帝国大军恐怕有三十万之众,如今又密密麻麻地朝我们攻来。将军,我们该如何应对?”
“还请将军......”
话语中带着考问之意,似是在考验韩安信的军事谋略。
韩安信看出了诸葛孔明的考问之意,挺起胸膛大声道:“吾深的老祖兵法精髓,我们先示敌以弱,让敌军以为我们不堪一击。待敌人久攻不下,人疲马乏之后,再让后备部队兼合而为一,以雷霆之势出击,一举把这三十万大军全部吃下......”
“二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
韩安信紧紧握拳,仿佛胜券在握。自信的声音,随着战场上的风呼啸而过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霸气。
听着韩安信如此自信的话语,诸葛孔明不禁微微皱眉,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诸葛孔明深知,己方这所谓的二十万大军,都是后备役。这些后备役士兵虽然平日里也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但与那些久经沙场的正规军相比,在实战经验上实在是相差甚远。
诸葛孔明凝视着韩安信,带着疑虑缓缓开口问道:“韩将军,你的想法从战略角度来看确实正确,也很有魄力。只是你我都清楚,我们军中都是后备役大军啊......”
“他们固然经过了训练,可实战经验的匮乏是无法忽视的问题,和那些乾元帝国的正规军相比,差距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按照你的计划行动,真的可行吗?”
韩安信却毫无惧色,他大声且自信地回应道:“诸葛参事,您没有当过士兵有所不知。这些虽是后备役士兵,但他们建功立业的心,一点都不比我们低,士气可用......”
“先王和王妃设立的军功制度,是他们逆天改命的绝佳机会,他们对军功和胜利有着无比强烈的渴望,这股渴望会化为战场上的力量。而且,经过这一轮轮攻城的洗礼,他们早已褪去了初上战场时的青涩,已然变成了老兵......”
“这几年我大秦帝国粮食充足,士兵优良,兵强马壮,稍微差点战事洗礼,只要在战火的洗礼下,他们慢慢地具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军事素养,有何不能把这三十万大军全力合歼掉?”
韩安信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说完之后,韩安信几步上前,伸手拉过一个士兵,大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士兵先是一愣,随即单膝跪地,大声回道:“启禀将军,我叫陈汉。”
韩安信微微点头,又问道:“你可惧死?”
陈汉猛地抬起头,眼神坚定如炬:“回禀将军,我不惧。我等从军,为的就是建功立业,为大秦开疆拓土,守护国土,保家卫国。我虽为后备役,但也有满腔热血,愿为大秦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周围的士兵听闻,皆受到感染,纷纷高呼:“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守土!保家卫国!”
那声音如滚滚雷鸣,在城墙回荡,燃起了众人心中的斗志。
韩安信与诸葛孔明,郭嘉并肩而立,目光扫过眼前气势如虹的士兵。韩安信感慨道:“你看,这就是咱们手下之兵,他们已经士气如虹,无所畏惧......”
“只是因为我们的策略却需要他们表现得摇摇欲坠,引诱乾元帝国持续攻打这对士兵们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啊!”
“他们需要保持很大程度的克制......”
“韩将军,大才!”
“我等不及!”
诸葛孔明微微点头说道,一旁的郭嘉也附和着。
他们看着这些充满斗志的士兵,心中满是欣慰。这些士兵的表现无疑给他们上了一课,大王钦点的大将果然有过人之处,能将士兵们的状态把控得如此精准,真可谓知人善用。
在那弥漫着紧张气息的城墙之上,韩安信、诸葛孔明和郭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商讨。诸多战略、军情在三人的话语间碰撞交织。
看着战场上慢慢多起来的修士,韩安信也是面色凝重,他深知战场上出现大量修士一事非同小可。
于是,他快步走到一旁,拿出通讯法宝,将战场上遭遇众多修士的情况,详细地告知了国师玄雨和其他两路大军......
咸阳王城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阴霾,空气中满是焦躁不安的气息。
自三路大军挥师北伐起,这座王城就陷入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城中百姓们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前线战事,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他们的心。
玄雨和百里奚虽坐镇后方,但他们的心早已随着大军奔赴前线,密切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丝变化,仿佛自己仍在战场上指挥作战。
而一些大秦帝国仙门家族,此刻也都将目光聚焦于此,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意义重大,无论是利益相关还是唇亡齿寒,他们都深知,这场战争将决定着整个大秦帝国的命运。
玄雨正静坐在山河剑阁的大殿中,四周青烟袅袅,唯有身体上的通讯灵宝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鸣叫声。
他神色一凛,急忙查看,正是韩安信传来的信息。
玄雨看完后,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高声喊道:“来人!”
“国师,我在。”
侍从的声音迅速传来。玄雨目光威严,朗声道:“传我命令。第一个,立即发出山河令让山河剑阁的所有人,前往大秦帝国所有郡地,招募炼气三层以上的修士......”
“记住,无论身份贵贱,无论实力强弱,也不管要价高低,一律招募......”
“是,国师。”
玄雨神色凝重地继续道:“第二,速去通知百里丞相,让他传令下去,全国范围内所有剑楼、铸剑坊、兵器铺,在三个月之内,必须开足马力全力铸造兵器铠甲,不得有丝毫延误。所铸造的剑器、铠甲、各类兵器,全部火速送往前线......”
“也让丞相自己去招募或是让别的家主仙门帝国帮助大秦帝国......”
玄雨的语气严肃且坚定,每一个字都仿若重锤。
侍从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国师不自己去,但是还是连忙答应道。
“是,国师。”
玄雨稍作停顿,接着道:“还有第三件事,告知百里丞相,我因要事需暂时离开几日,在此期间,大秦帝国和山河剑阁所有事务皆交予他全权处理......”
“是,国师!”
“明白你就快去吧!”
侍从领命后,立刻飞奔而去。
玄雨目光深邃地望着侍从离去的方向,直到那身影完全消失在视野中。
玄雨深吸一口气,眉头紧锁,脑海中思绪翻涌。这三道命令是当下所能想到为大秦帝国增强实力之法,可他明白,这还远远不够。
事不宜迟,他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朝道剑宗疾驰而去。
如今的局势如同一团乌云笼罩在心头,那些低级修士虽能增添人数优势,但面对真正的强敌,作用有限。山河剑阁的力量也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大秦帝国招募的修士多是初出茅庐之辈。
玄雨心中有种强烈的预感,这次乾元帝国的大规模入侵,肯定与那灵石矿有关。那灵石矿,就像一块诱人的肥肉,引得各方势力觊觎。
而且这次乾元帝国的来势汹汹,其中修士不少,背后有修士定然与贾家和青玄仙盟脱不了干系。
大秦帝国看似强盛,兵多将广,但高端战力实在是太过匮乏,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就像一座大厦缺少了坚实的支柱。
玄雨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道剑宗的师兄,盼他能伸出援手,改变这对大秦帝国不利的局面。
那来自山河剑阁的侍从身负炼气修为,行动颇为敏捷,不多时,便来到了百里奚那威严的府邸之外。在守卫的引领下他来到百里奚的屋前,他伸手敲响了门,“咚咚”的敲门声在寂静的门前响起。
“请进。”
百里奚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侍从推门而入,百里奚抬眼望去,见此人是山河剑阁装饰打扮,便问道:“你是谁?过来,是有什么事?”
侍从恭敬地回答:“百里丞相,我是山河剑阁弟子......国师暂时要离开咸阳城,有几句话让我告诉你,要您招募人手和铸造兵器......”
接着,侍从将玄雨的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百里奚听完之后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等侍从走后,百里奚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和危机感迸发,他迅速取出狼毫笔。
只见那狼毫笔仿若有灵,在纸上如闪电般游走,一行行字迹浮现,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写完后,百里奚郑重地盖上大秦帝国的官印。
“哗啦啦......”
百里奚打开窗户,一只信鸽冲天而起,带着使命迅速飞向远方。
第一封信发完成,紧接着,第二封、第三封......无数信件陆续完成放飞。
信鸽如离弦之箭般飞往四面八方,它们矫健的身姿在天空划过一道道弧线,带着百里奚书写的内容承诺,向着大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而去。
随后,百里奚神色凝重地铺开纸张,开始撰写铸造兵器和招募修士的告示。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锋凌厉,每一笔每一划都简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