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舟车劳顿之后,长风雪回到了三王子府。
“夫人你回来了!”
“是的夫君,回来了,夫君你的计策应该实施,我们长风家每年能额外为秦王府筹措到钱粮,只是此事还需要徐徐图之......”
听完长风雪的话,赢稷脸上露出难道的笑容,起身迎向长风雪,握住她的手道:“雪儿,你辛苦了,此次能顺利筹到钱粮,实乃大功一件......”
长风雪微微摇头,说道:“为夫君分忧,是妾身的分内之事,如今钱粮已备,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赢稷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说道:“夫人说的对,先不要声张,先等待时机,我再向父王提议......”
......
几日之后。在秦王府幽深的庭院中,嬴稷迈着急切的步伐,匆匆前往父亲谋士百里奚的住所中。
此刻赢稷的心中还是十分忐忑,不知道能否说服父王的这个左膀右臂。
终于来到百里奚的房前,嬴稷顾不得整理自己稍显凌乱的衣衫。
轻轻敲门后,房中传来声音。
“谁啊?”
“百里先生,是我,赢稷!”
“世子啊,进来说!”
赢稷便急切地推门而入,百里奚见赢稷如此匆忙,心中不禁一怔。
连忙问道:“世子殿下这么急!是有什么事吗?”
嬴稷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郑重道:“百里先生,今日前来,是有关于税赋的要事与您相商.....”
“殿下别急慢慢说......”
百里奚听着赢稷说到税赋,也正是他关心之事,他示意嬴稷坐下慢慢说。
嬴稷却站在原地未动,目光真诚地看着百里奚道:“百里先生,如今秦地百姓赋税沉重,生活困苦,我实在于心不忍.......”
“我上次的想法,若能实行,税赋减免,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大秦国必定更加繁荣昌盛......”
赢稷把自己的想法和百里奚说完,眼睛直直的看向百里奚。
百里奚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道:“殿下,您的想法虽好,但税赋之事关乎国家财政,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易事啊!”
嬴稷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继续道:“百里先生,我并非不知此事艰难......”
“但我夫人长风雪说服娘家,长风家已表示愿意每年多资助秦王府粮草六千多石。有了这份支持,我们便有了一定的底气去说服父王实行税赋减免......”
百里奚捋了捋胡须,目光中透着震惊和一丝忧虑:“长风王妃居然有如此仁爱之心,实在难得!可即便如此,此事仍需谨慎行事。大王的心思难以捉摸,稍有不慎,恐怕......”
嬴稷打断道:“先生,我深知其中风险,但为了秦地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我愿一试。还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配合我说服父王......”
百里奚望着嬴稷那坚定而充满热忱的眼神,心中不禁动容,他站起身来,向嬴稷深深一揖:“既然殿下和王妃心怀苍生,臣愿拼尽全力,与世子共同进谏......”
嬴稷大喜,连忙扶起百里奚。
“有先生相助,此事定能成功。”
“我只是尽臣之本分......”
......
在秦王府那庄严肃穆的大殿内,秦王赢川端坐在王座之上,神色凝重地听着嬴稷和百里奚在那里慷慨陈词。
嬴稷目光炯炯,言辞恳切:“父王,如今秦地百姓赋税沉重,生活艰辛......”
“若能实行税赋减免,定能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使秦地更加繁荣昌盛。长风家愿意每年多资助粮草六千多石粮食,可为减税提供一定支持......”
百里奚也适时的接着道:“陛下,世子所言极是,减税之举虽在短期内会减少国库收入......”
“但从长远来看,百姓富足,秦国方能强大。如今有长风家相助,正是实施此策的良机。而且此计谋乃阳谋,臣担保,实施此方法之后五年之内定能灭赵地......”
赢川听着儿子和百里奚的话陷入了沉思,大殿内一片寂静,气氛紧张而压抑。
良久,赢川终于开口:“寡人深知此举之重要,但亦需权衡利弊!”
“父王!请相信儿臣......”
“大王!臣愿意冒死以谏......”
赢川看着眼前的二人再次陷入沉思。
嬴稷和百里奚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等待着秦王的最终决定。
终于,赢川大手一挥,道:“罢了,就依你们所言,三年之后,在秦地,实施十税一的税赋......”
“父王圣明!”
“大王圣明!”
嬴稷和百里奚大喜,连忙跪地谢恩......
嬴川在嬴稷和百里奚的劝说之下,决定三年之后,在秦地之上,实施十税一的税赋。
此消息一出,秦地之内百姓欢呼雀跃,对秦王感恩戴德。嬴稷和百里奚也因促成此事,在百姓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大王圣明啊!”
“我等愿为大秦帝国效死!”
.......
然而,这一消息传到赵地,赵王听后却大发雷霆。
赵宫殿内,赵王怒拍桌案,怒吼道:“秦王赢川竟敢如此!这分明是想吞并我赵地,三年之后我赵地还能有多少能战之人?”
大臣们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赵王来回踱步,怒不可遏:“秦地减税,必使人口流入,国力增强,我赵国岂能坐视不管!”
“还有上次去刺杀三王子妃的人呢?不是说是一流高手吗?还是七人,如今那秦王世子妃还好好的,一定是长风家在背后支持秦王。”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息怒,上次那七人真是一流高手,可能是中了埋伏,因为深入秦地,探子不好打探……”
“废物!”
赵王瞪了他一眼:“你安排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庸庸碌碌的废物,指望着你们为本王分忧!”
另一位大臣提议:“那不如加强边境防御,以防秦地扩张。我们也可效仿秦地,减轻赋税……”
赵王道:“我不知道加强防御,多征兵,那都是需要钱的。此时减税,国库空虚,如何应对他国威胁……”
赵王太需要钱了,可惜他却没有钱。
......
长风家得知这一决策,更是相信赢川有一统天下之心,也加强了继续支持秦王府的决心。
长风洪对长风云道:“此番秦王能采纳建议,实乃百姓之福,我们长风家也当尽更大的努力,为秦地的繁荣贡献力量,这秦王有一统乱世之象......”
“父亲所言极是,我们定要不负秦王所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地都知道了世子赢稷的贤良政策,百姓们歌功颂德。
另一面。
在云雾缭绕的三清山道剑宗内,林玄静正神色严肃地监督着已经入门一年多时间的玄雨修炼。
玄雨额头上布满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深知师兄的严格要求是为了他好。他现在能模糊的感觉到气感,但是还是进度缓慢。
得益于道剑宗的升级,观中灵气愈发充足,看着修炼一年有余的玄雨,已经渐入佳境。
林玄静想起老祖留下的字条,准备下山收一些弟子。他熟读仙宗百科,深知修仙一途,灵根乃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灵根之人,纵使再努力,也难以在修仙路上走得长远。而拥有灵根者,若能得到恰当的引导和培养,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现在宗门之中没有那测灵石,所以林玄静决定用无极心法上的秘诀,将自身灵气幻化一只可爱的小猫带在身边。
心法所化小猫散发的灵气极为特殊,普通人或许无法察觉,但那些拥有超凡灵根和天赋异禀之人,在恍惚之间却是能够看见的。
待玄雨修炼结束,林玄静看着玄雨道:“师弟,师兄近日准备下山去看看。到时长风家的人来,把钱放入功德箱,你就把今年新收获的灵米给他们。我走之后,观中事务暂时由你处理......”
玄雨愣了一下问道:“师兄,你为何现在就下山,长风家的我能解决,但是观中之事我不能处理啊,那些求仙问卦的我解决不了。”
林玄静看着面前的玄雨道:“人是会成长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各种卦象你也学习了一年多了......”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而且师兄只是出去收徒,看见有合适的人就带回来,没有合适的就不带,每次也就十几天时间,不会特别长的......”
玄雨皱着眉头,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师兄,我还是担心你在外会遇到危险……”
林玄静轻轻拍了拍玄雨的肩膀:“师弟,莫要担心。师兄我已有炼气八层的修为,一般的危险还是能够应对的。你在观中也要勤加修炼,莫要偷懒......”
“师兄放心,我一定努力修炼,等你回来检验成果......”
“好,那师兄这就走了,你照顾好自己和道观......”
交代完之后,林玄静就慢慢朝山下走去。
林玄静已经在永州郡的各个城中逛了一遍,这一日平阳城中热闹非凡,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他缓缓走在街头,身旁的灵气小猫蹦蹦跳跳,若隐若现。
在一个街角,一个小乞丐正眼巴巴地望着热气腾腾的包子铺。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倔强。
当林玄静经过时,小乞丐突然眨了眨眼睛,似乎看到了什么,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只灵气小猫。
林玄静察觉到了那名小乞丐的异常,心中一动,停下脚步,轻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乞丐怯生生地回答:“我叫小虎......”
林玄静望着眼前瘦弱的孩子,眼中满是怜惜,仿佛看见了以前的自己。
“你等等我,我给你买几个包子!”
林玄静微微一笑,转身买了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递给小虎。
“吃吧!”
小虎看着面带微笑的林玄静,接过包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看着眼前狼吞虎咽包子的小乞丐,林玄静问道:“你可愿意拜我为师,跟着我走,随我修行......”
听到林玄静的话,小虎忙不迭地点头回应。
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着:“愿意,愿意!”
林玄静看着小虎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轻轻拉起小虎脏兮兮的小手,领着他离开了平阳城向道剑宗慢慢走去。
这一天,玄雨正在观前修炼拳法。不多时,只见林玄静带着小虎向观中缓缓走来。
玄雨看见林玄静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飞奔过去迎接。
“师兄,你可算回来了!”
玄雨激动地说道。
林玄静笑着点了点头:“嗯,师弟,这几日你修炼得如何?”
“师兄,我可没有偷懒!”
“嗯!没偷懒就好!”
林玄静欣慰地看着玄雨,然后转头向小虎说道:“这是你的玄雨师叔,你先跟着他去院中整理熟悉下......”
“是!师父!”
小虎应声而去,在安顿好小虎之后,林玄静又匆忙下山去寻找能看见灵气小猫的孩子。后面半年时间内,林玄静跑完了秦地各郡,带回来了七个孩子,除了小虎之外,还有两女四男。
这其中有九江郡苏家三小姐苏瑶,赵郡小村子里的猎户之子赵刚,吴县唐家的小书童明轩。街边乞丐小偷阿风,小镇采药女叶青,小乞丐石头。
都是在乱世中八到十岁的可怜孩子。
除了苏家三小姐苏瑶费了一番波折,其他都很顺利就带回来了。
林玄静在九江郡遇见苏瑶之时,她在书斋中挑选书籍时,不经意瞥见灵气小猫,聪慧的她意识道长的小猫到这可能非同寻常。
林玄静与她短暂交流,感觉到她的聪慧与敏锐。
林玄静去苏家显露一手隔空取物,才将苏瑶顺利带回道剑宗。
林玄静按照道剑宗字辈:玄灵云鹤、风心宇松、清韵天瑞、静明广深。
为他们赐字。
分别是:灵瑶,灵刚,灵磊,灵青,灵风,灵轩,灵虎。
三清山山下,长风云也再次来到道剑宗,看见崭新的巨石门牌和上面的对联,不由大为震撼。通过小道走入观中,发现焕然一新的道观,让他内心无比震撼。
长风云伫立在庭院之内,目光被那修缮一新的建筑牢牢吸引。
往昔破旧的殿堂,此刻已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散发着沉凝庄重的气息。
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似乎在娓娓诉说着道观的涅盘新生。
长风云徐徐移步,穿过廊道,瞧见墙壁上新添的精美壁画,仙神传说跃然其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庭院中的花草树木皆经过精心修剪,错落有致,散逸着清新怡人的芬芳。
步入大殿,两尊神像威严肃穆地矗立其间,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令人不禁心生敬畏。神像前的供桌之上,摆放着贡品,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腾。
长风云缓缓走向功德箱,郑重地将五百两黄金放入其中。
随后,长风云恭敬地向林玄静道长行礼,满含期待地问道:“林道长,此次前来,我惊觉这道观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看神像,栩栩如生,威严庄重,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还有那新增的壁画,更是精妙绝伦......”
“山下的那山门驻地牌,仿佛也在讲述着自身的不凡,这一切的一切,定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吧!道观也变得好像十分的不一样了......”
“不知是找哪位大师出手,能让这曾经略显陈旧的道观,如今焕发出这般古色古香的韵味?”
林玄静道长微微一笑,目光温和而深邃,回道:“那可是我道剑宗万年传承之神像,蕴含了老祖的精气神,自是不同......玉芝灵米,我已让玄雨去取,等会给你拿过来......”
“谢谢林道长!”
......
“师兄!”
“哥哥!”
未过多时,玄雨匆匆赶来,双手拿着灵米,并向长风云打了一个招呼。
林玄静接过灵米,递向长风云说道:“这是今年份的灵米,云居士,你拿去吧......”
长风云小心翼翼地接过,只觉一股清灵之气扑面而来,心中不禁一阵激动:“多谢林道长恩赐,这份恩情,我长风云铭记于心。”
“我道门本就有济世救民之心......”
......
林玄静离开之后,玄雨对着长风云道:“哥哥,你去城中给我们定点新的道袍,道袍样式按师兄身上的金丝白底道袍来。背后带有道剑阴阳图形就行,因为宗门新收了几位弟子......”
“好嘞,玄雨,这小事包在哥哥身上......”
“哥哥,这事儿你可得上点心。我宗门新弟子们初来乍到,我得让他们穿上得体的道袍,感受到咱们道观的规整和我这个师叔对他们的重视......”
“弟弟,你放心吧,我知道轻重。这道袍的料子我会挑好的,找一个老裁缝,保证不让你失望......”
“哥哥,还有啊,你跟裁缝师傅说的时候,一定要把细节都讲清楚,尤其是那道剑阴阳图形的纹路,可不能有差错......”
“行了弟弟,你就别啰嗦啦,我都记住啦......”
“那就好......”
长风云和玄雨告别之后,便简单收拾了一下,离开了道剑宗。赶到城中,直奔几家有名的裁缝铺子,经过一番比较和询问,最终选定了一家手艺精湛、口碑上佳的铺子。
谈妥了各种细节,长风云付了道袍的钱,又与裁缝师傅约定好了交货的时间,这才放心地离开昌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