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中的几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齐齐地将目光投向门口。他们的心跳仿佛瞬间停滞,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打破这一刻的宁静与紧张。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身影缓缓走进了堂屋。朱英终于现身了,当他踏入堂屋的那一刹那,时间似乎都为之凝固。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朱英那张逐渐清晰的脸庞。而朱英呢,同样也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朱元璋身上。就这样,亲祖孙俩如同两座雕塑般,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朱元璋心中波涛汹涌,这张脸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自从洪武十五年之后,它便时常在自己的梦中出现。每一次梦到这张脸,都会让朱元璋心痛得无法自已。因为,眼前的这个人正是他早已过世的大孙——大明皇长孙朱雄英!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朱英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直直地站立在原地,他那原本就不小的眼睛更是瞪得浑圆,死死地盯着眼前那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那张脸庞对于朱英而言实在是太过熟悉了,熟悉到仿佛每一道纹路都刻在了他的心间——那不就是他在后世的亲爷爷吗?
就这样,一老一少宛如两座雕塑般互相对视着,谁也没有率先打破这份沉默。一旁的李景隆等人也只能静静地观望着这场诡异的对峙,他们心中虽有满腹疑问,但面对如此情形,愣是连半个字也不敢说出口。
在朱元璋所处的这个时代里,他一直以为自己最疼爱的大孙子早已离他而去,永远地消失在了这人世间,根本就不可能再有重逢之日。所以当他看到眼前这个与自己大孙长得一模一样的年轻人时,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可他又如何能想到,眼前之人虽是有着相同的面容和身躯,但其体内所承载的灵魂,却是来自数百年后的另一个时空。
而在朱英的内心深处,尽管他清楚地意识到眼前这张脸的确与自己的爷爷毫无二致,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这个人真的就是自己那个生活在六百多年后现代社会中的爷爷。毕竟,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任谁听了都会觉得难以置信吧。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终于还是朱英先按捺不住了。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朝着朱元璋抱拳躬身行礼道:“小子朱英,拜见这位老爷!”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片刻之后方才缓缓地回过神来,嘴角含笑地开口问道:“你便是那位在大街之上,为我大明百姓挺身而出、勇斗倭寇的少年英雄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站在一旁的朱英听闻此言,连忙抱拳躬身行礼,脸上露出一丝谦逊之色,轻声回答道:“回您的话,正是小子。”他挺直了脊梁,但目光始终低垂,不敢直视朱元璋那威严的面容。
朱元璋见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洪亮,仿佛能穿透整个宫殿。他一边笑,一边伸手拍了拍朱英的肩膀,赞许地说道:“好啊!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胆魄和身手,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听到夸赞,朱英心中虽有些欣喜,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与谦逊。他微微一笑,再次拱手说道:“您谬赞了,小子不过是做了一个大明百姓应尽之责罢了。若换作他人,想必也会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
说罢,他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望向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光。
朱元璋凝视着眼前这个与自己长孙酷似的年轻人,目光愈发柔和,越看越是顺心如意。
而朱英同样目不转睛地望着这张和自己爷爷毫无二致的面庞,心中不由得涌起对后世爷爷深深的思念之情。
朱元璋面带微笑,和声向朱英发问道:“孩子啊,你叫什么名字?你家是在哪里呢?家中如今可还有其他亲人吗?”
朱英定了定神,如之前同李景隆等人所言一般回答道:“回老人家的话,小子名叫朱英,我来自北方,家中现今已无他人,仅余小子孤身一人罢了。”
此时的朱英尚不知晓,站在他面前这位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者,竟是大明王朝至高无上的皇帝朱元璋,更是他此刻所占据身躯的嫡亲祖父!
然而,尽管对此一无所知,但朱英仍敏锐地察觉到这位老人的身份绝不普通。只因从其举手投足间,朱英便能看出,此老定然是曾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且别看他年逾六旬,却依然身姿挺拔如松,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令人难以抗拒的威严之气。
朱元璋微微颔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之后,紧接着缓缓开口道:“那你给咱这个老头子做个伴如何!”话音刚落,他便用一种充满慈爱与期待的目光凝视着朱英,仿佛要将其内心看穿一般。
朱英闻听此言,心头猛地一震,如遭雷击般惊愕不已。然而,他很快便镇定下来,脸上依旧保持着恭顺谦逊的神情。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从其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势以及堂中其他人的反应便可窥见一二。此时此刻,也许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次机缘,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好处。
大堂之中的众人更是瞠目结舌、惊讶万分,谁也没有想到老皇爷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难道说,老皇爷已经确定了朱英就是朱雄英?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议论声在人群中悄然响起。
朱英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感谢老人家对小子的厚爱与赏识,小子如今确实无所事事,若是能有幸陪伴在您左右,为您排忧解闷,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