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来到了饭厅时,朱英静静地伫立在此处,目光时不时地望向门口,显然已经等候多时。就在此时,一群人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房间。朱英见状,迅速转过身来,然后稳稳地站立起身,朝着常升与常森微微躬身行礼,并面带微笑道:“见过常二舅、常三舅!”
而此刻,蓝玉正不紧不慢地跟在众人身后,当他听到有人称呼常升为二舅、常森为三舅时,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这人莫非是李景隆特意寻来攀附关系之人?想到此处,蓝玉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正欲开口嘲讽几句朱英以彰显自己的地位。然而,就在他准备发声之际,视线却忽然清晰地捕捉到了朱英的面容。刹那间,蓝玉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满脸惊恐之色,甚至险些脱口而出一个字——“雄……”
可未及他将那个字完整喊出,紧跟其后的常升眼疾手快,猛地伸手轻轻拍打了一下蓝玉的肩膀,成功截断了蓝玉即将出口的话语。常升脸上依旧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仿若无事发生一般,若无其事地说道:“老舅呀,您瞧瞧您这衣服后背啥时候沾上这么多灰尘啦!”一边说着,一边又接连轻拍了几下蓝玉的后背。
蓝玉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弄得有些猝不及防,不由得剧烈咳嗽起来。一阵咳嗽过后,蓝玉略显狼狈地稍稍整理了下衣衫,试图以此来化解当前的尴尬氛围。见此情形,常森急忙快步上前,充当起和事佬的角色,满面堆笑地向着朱英介绍道:“朱英啊,来来来,我给你引见一下,这位便是咱大明朝声名远扬、威震四方的凉国公蓝玉蓝大将军呐!”
朱英自后世起,便一直对这位大明的战神心怀敬仰之情。作为一名军人,他对于蓝玉那种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崇拜之感。当终于有机会亲眼见到心目中的偶像时,朱英激动万分,急忙快步向前,对着蓝玉深深地鞠了一躬,并恭恭敬敬地说道:“小子朱英,拜见蓝大将军!”
然而,蓝玉此刻却被眼前的情景弄得不知所措。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竟与已故的皇长孙长得极为相似,而如今对方竟然向自己行如此大礼,这让他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才好。就在蓝玉愣神之际,一旁的常升眼疾手快,连忙伸手将蓝玉轻轻地往自己这边拉了一下,使得蓝玉避开了朱英行礼的方向,从而巧妙地替蓝玉化解了这场尴尬。
可即便如此,蓝玉依然未能从方才的震惊之中完全回过神来。他呆呆地站在原地,身体僵硬得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也不动。见此情形,常森赶紧开口说道:“朱英啊,快快起身吧,咱们都是自家人,无需这般多礼。”
听到这话,蓝玉如梦初醒般地点了点头,附和着说道:“对对对,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朱英满心狐疑地瞅了李景隆一眼,心里头直犯嘀咕,暗自思忖着眼前这位被世人称为大明战神的蓝玉怎会如此和颜悦色、亲切近人?
李景隆倒是乐呵呵地轻轻拍了拍朱英的肩膀,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用一种让人安心的口吻示意道:“来来来,别杵在那儿啦,快先坐下吧,咱们慢慢聊。”
朱英顺从地在李景隆热情的招呼下落座,但内心依旧感到十分诧异。要知道,那可是声名远扬、威震四方的蓝玉将军啊!可今日一见,竟这般平易近人,毫无半点名将的架子。
就在朱英仍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时,李景隆满脸笑容地转头看向朱英,开口解释道:“朱英啊,你可能还不太了解呢,这蓝玉将军呀,平素里对待麾下的将士们就如同对待自家亲人一般,从来不会端起丝毫官架子哟。”
话音刚落,蓝玉也不禁爽朗地大笑起来,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牢牢锁定住朱英,眼神中满溢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缓声道:“依我看呐,你这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宇轩昂,日后定然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朱英听闻此言,心头顿时一阵窃喜,然而表面上却仍旧保持着谦逊之态,连忙拱手说道:“多谢蓝将军谬赞,小子实在愧不敢当,我只不过是略微知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哈哈哈哈哈……”蓝玉闻言又是一阵豪放不羁的大笑,随即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不必如此自谦!往后若是遇上啥难处,需要有人帮衬一把,只管来找我便是!”
朱英满心感激,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得浑身颤抖。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朝着蓝玉再次抱拳行礼,声音因情绪激动而略微有些发颤:“多谢蓝帅大恩大德!此等恩情,朱英没齿难忘!”
众人目睹这一幕,不禁为之动容,随即纷纷鼓起掌来。一时间,掌声雷动,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整个场面的气氛瞬间变得愈发热烈起来。
宴席间,蓝玉目光闪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为了验证自己心中那个大胆的猜想,他端起面前斟满美酒的酒杯,朝着朱英微微一举,微笑着开口问道:“不知小兄弟今年贵庚啊?”
朱英连忙躬身答道:“回蓝帅,小子不才,今年刚好年满十六!”
听到这话,蓝玉心头一震,暗自快速计算起来。洪武十五年时,皇长孙不幸薨逝,当时年仅八岁。如今已是洪武二十三年,倘若朱雄英未曾夭折,那么此刻也正好该是十六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