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尽的蔚蓝中,世界被分为两极:一边是宗门的繁华与秩序,另一边是浮游人的漂泊与苦难。这是一个没有姓氏的世界,姓氏成了宗门传承的象征,而浮游人,那些在海上漂泊的流浪者,他们没有姓氏,也没有土地,有的只是随波逐流的浮游船和对未来的无尽迷茫。
浮游人生活在浩瀚的大海之上,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没有固定的家园,没有姓氏,也没有宗门的庇护。他们的世界,是由一艘艘二十米长、十米宽的木头浮游船拼凑而成的。这些浮游船是他们的全部,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生存的依靠。浮游人从出生到死去,都在船上度过,他们的命运与大海紧密相连。
大海是他们的母亲,也是他们的敌人。它给予他们生存的可能,却也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浮游人朝不保夕,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他们以捕鱼为生,但大海的资源有限,好的捕鱼海域往往被其他浮游人占据,而那些无人问津的地方,要么有着大鱼巨大的危险,要么有空盗的威胁。
空盗,是浮游人世界中最令人恐惧的存在。他们也是浮游人,但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们不再依靠自己的双手劳作,而是通过劫掠其他浮游人来获取生存的资源。他们没有姓氏,也没有尊严,他们只为了生存而战。空盗的存在,让浮游人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大海的无情,还要面对同类的威胁。
浮游人中,有一些人选择了修炼的道路。他们被称为浮游散修,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没有宗门的庇护,没有足够的灵石,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海泥,就是这样一个散修。
海泥的人生,从十八岁那年开始改变。那一年,他在大海上救了一个受伤的散修。那个散修临死前,将一本修炼手册交给了海泥。他握着海泥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孩子,你要自己决定,要不要走修士的道路。那条路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海泥看着那本手抄的修炼手册,心中充满了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选择这条道路,但他知道,如果不选择,他将永远是一个普通的浮游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最终,他选择了修炼,选择了这条充满痛苦的道路。
从那以后,海泥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他没有灵石,没有修炼的资源,只能依靠自己在海上的捕捞来换取一些微薄的修炼材料。他每天都在努力修炼,但进步却非常缓慢。他看着自己身边的浮游人,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至少还有简单的快乐,而他,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海泥的痛苦不仅仅是修炼的艰难,还有内心的挣扎。他时常会想起那个散修的话,那条路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修炼。但他又无法放弃,因为他已经走上了这条路,无法回头。
十二年的痛苦,让海泥几乎失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跌落深井的人,明明看到了希望的出口,却永远也爬不上去。直到有一天,他降落在商业联盟城的港口,那里的浮游人都在传颂着一个消息。
向南吧!浮游人,浩然宗将给予土地,浩然宗在招收有灵根的浮游人,无论你的灵根多么驳杂,浩然宗将展开怀抱给予你们尊严和转机。
于是,三十岁的海泥,对着衣着褴褛的妻子说道,“我们前往浩然宗,去寻找土地和我们的未来!”。
没有足够的灵石,海泥一家的浮游船在海上只能漂浮航行,他们随着同样贫穷的浮游船队,慢慢向着南方航行,他们航行了五十天,终于看到了浩然宗武士峰的码头。
他看着眼前这座小小的营地和这片无比广阔的土地,全家跪在细雨里,双手合十祈祷,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敬畏。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所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这里的人穿的都一样,那是宗门商店里最便宜的青色布衣。
瘦弱的海泥站在浩然宗武士峰码头的甲板上,望着远处那座巍峨的山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带着妻子阿瑶和两个孩子——大儿子海岩和小女儿海灵,从遥远的浮游海域一路奔波而来。此刻,他们终于踏上了这片传说中的土地。
码头上人声鼎沸,来自各地的浮游人挤在一起,等待着进入浩然宗的第一道程序。海泥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低声安慰道:“别怕,我们终于到了。这里会不一样,会好的。”
他们排着队,一个瞎眼老头,他的手上拿着一个铁盘,眼睛深陷,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双手却异常灵活。他手上的铁盘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海泥听到周围传来阵阵叹息。每当有人把手放在铁盘上,铁盘却毫无反应时,人群中就会传来一阵低语:“还是一个凡人。”“唉,没灵根,灵根太稀罕了。”
终于轮到海泥了。他深吸一口气,将手轻轻放在铁盘上。铁盘瞬间震动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紧接着,四种颜色的光芒从铁盘中涌出,将海泥的手掌包裹其中。人群中传来一阵低语,海泥知道自己有灵根,因为他确实能够修炼。
“四灵根,低级天赋。”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海泥转头一看,是一个穿着淡蓝色衣裳的女孩,她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
瞎眼老头微微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欣慰:“不错,四灵根虽不算上乘,但也是修炼的资质了。先记下名字,船号和土地编号。后天送衣服的时候,再带到浮空岛看看他愿意学什么。”
海泥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和家人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他恭敬地报上名字和船号:“我叫海泥,船号是浮游海号。”瞎眼老头微微一笑,用枯瘦的手指在一块木牌上刻下几个字,然后递给海泥:“这是你的土地编号,记好了。后天会有专人带你去浮空岛。”
海泥接过木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向妻子和孩子们,眼中满是希望。阿瑶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两个孩子则兴奋地跳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
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儿子海岩,居然也有四灵根。
在浮游船看到那片山谷中,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时候,他们全家从浮游船下来,都迎着雨水,跪泥水之中疯狂的叫喊和相拥哭泣。
他们感谢大地和海洋,他们感谢浩然宗,这是浮游人世世代代的梦,他们害怕梦会醒来。
海泥就站在那里,他一遍又一遍贪婪的看着,这片山谷河流右侧的一大片土地,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为了家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一定会努力。
午后,雨停了,远处武士峰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丽,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海泥的手里死死的握紧木牌,就如同握着自己的命一般,瘦弱的他和他的儿子,肩并肩的朝着山谷对面的高山放声大喊,这是一个浮游人压抑了三万年的怒吼,这片大地,这片山谷,永远是他们的家。
从现在起,他们有浮游船,可他们永不再漂泊,他们是定居的浮游人。
在到达这片陌生土地的第一天午后,海泥便带着儿子、妻子和女儿忙碌起来。他们看着隔壁人家的劳作,决定先制作一个最简易的木头犁。海泥和儿子找来几根他们浮游船上的烂木板,用锋利的小刀将它们削成合适的形状,再用藤蔓将它们紧紧地绑在一起。虽然简陋,但这个木头犁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
与此同时,妻子和女儿驾驶着浮游船在低空缓缓前行。浮游船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轻盈的轨迹,像是在为这片土地绘制一幅新的画卷。海泥和儿子则用钓鱼的绳索拖拉着木头犁,沿着河边的淤泥地开始翻耘土地。木头犁在泥土中艰难地前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久未被开垦的沉默。海泥的双脚深深地陷入淤泥中,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格外吃力,但他却毫不在意。他看着儿子认真地跟着自己,心中充满了力量。
浩然宗的人给了他们一些种子,有草药的,也有粮食的。他们告诉海泥一家,要尽量先耕耘河滩,因为粮食第一年的产量不会太高,泥土里还有盐分。但河滩地的盐分很少,产量会有所保证。
而草药则要种在清洗过盐分的泥土里,才会有收获。把整个浮游船的甲板全部利用起来,种上草药,每个月就能用这些收割的草药换到六颗灵石,这让整个家庭不用再为浮游船的能源开支困扰。
而耕种完自己的土地,还能去宗门做事情,每个人还能获得一份工资,大约是两个灵石。
每隔七天,浩然宗还会组织捕鱼,和田地税收一样交两成,这他们完全可以接受。
当海泥的双脚踏入河滩边的淤泥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是生机勃勃的味道。他看着眼前这片土地,虽然它还显得有些荒芜,但在他的心中,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他的妻子和女儿在浮游船上向他挥手,儿子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海泥笑了,他真的很满足,修士并不重要,能让妻子和孩子们吃的饱,和看到他们的微笑,才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黄昏来临时,这片山谷先来的人们乘坐浮游船来到他们的田地,十几个家庭相互介绍,相互拥抱。
海泥这时才知道,他们给这片山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希望河谷。
几个汉子和他商量,等他们耕耘完自己的土地,就和他们一起在附近的山上种树。
这片大地刚刚浮出水面,没有森林,所以他们要自己种植出一片山林,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以用的大木头。
一个老头,指着山岭说道:“这片大山极好,我们沿着山坡种树,在山谷的河流两边种粮食。等几年,有了大木,我们就可以真正居住在大地之上,有了房子才是真正的定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