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寒刚回到学校,就被教务处王主任喊了过去。办公室里,王主任悠然地咂吧了一口浓茶,抬头看向林墨寒说道:“小林老师,教高二一班和二班语文的刘老师考上了公务员,正在办理离职手续,正好咱们的体育老师产假也休完了,你就别再代体育课了,来接替刘老师的语文教学吧。”
林墨寒边点头边笑着回应:“王主任,没问题,一切听从领导安排。”
王主任看到林墨寒这般愉快地答应下来,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嗯,不错,年轻人就要敢打敢拼,勇于担当。去吧,马上要上课了,好好准备准备,抓紧进入工作状态。”
顾小兰安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眼神中透着期待,望着黑板等待上语文课。这时,顾小兰惊奇地发现她们的体育代课老师林墨寒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走上了讲台。那中山装衬得他愈发儒雅,与往日在操场上活力四射的形象截然不同。
林墨寒清了清嗓子,目光温和而有力地扫过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庞,微笑着说道:“同学们,我是你们熟悉的体育代课老师林墨寒,你们的刘老师因为工作需要,马上要调去新单位上班了,从今天开始,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汉语言文学的奇妙世界。”
他转身,拿起一支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苍劲有力的粉笔字——“诗词之美”。那四个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瞬间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
“在开始新的课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诗词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林墨寒目光炯炯,眼中满是对学生们的鼓励和期待,他静静地看着台下的学生们,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有个男生率先举手,他自信满满地大声说道:“老师,我觉得诗词是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林墨寒点点头,赞许地说:“不错,古人借诗词抒发喜怒哀乐、离愁别绪,诗词是他们情感的寄托。那还有呢?”
顾小兰也举起了手,声音清脆地回答:“林老师,我认为诗词是一种艺术,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与神奇。”
林墨寒微笑着说:“很好,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想法。其实诗词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能穿越时空,领略前人的智慧和情感。它用凝练的语言、独特的韵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思想。”
说着,他拿起课本,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一首古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都沉浸在林墨寒营造的美妙氛围中。他们仿佛随着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穿越到了早春的江南,看到了黄莺在枝头欢唱,新燕在梁间呢喃。
“现在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去剖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林墨寒的话语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着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
同学们纷纷睁开眼睛,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一个女生举手说道:“老师,我觉得‘争’和‘啄’这两个字用得特别好,让画面一下子活起来了。”
林墨寒微笑着肯定道:“非常好,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莺燕的活泼姿态。还有同学有其他的想法吗?”
另一个男生说道:“老师,我觉得通过这首诗能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林墨寒点头说道:“没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寥寥数语,却能蕴含无尽的情感和意境。”
在他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而又和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林墨寒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和热情的脸,心中满是欣慰。他继续带着同学们领略诗词的美妙,从诗句的结构、韵律,到诗人的背景、心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却还意犹未尽。林墨寒微笑着说道:“同学们,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深入地去探索诗词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顾小兰在课后默默地想,原来语文的世界如此精彩,她对今后的语文课充满了期待。而林墨寒也深知,这只是他语文教学之旅的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知识和美好等待着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