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西山工业区。
蒸汽机的制造异常顺利,作为难点的输气管道和密闭的气缸被李冰解决了,因为都可以在网上定制,无论任何形状大小的管子。
虽然性能很强,李冰却并不满意。
李冰希望可以不用现代技术,仅靠西山工业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性能可以差些,但现在的工业程度是很难做到的。
李冰优先制作蒸汽机这个庞然大物的原因是这玩意一来相对简单一些。
二来更实用,所有需要动力的设备都需要这个玩意。
矿区的矿车,蒸汽轮船,工厂的钻孔,冲压等等。
可以说蒸汽机是解放劳动力的第一步,也是工业革命开始的重要因素。
郑全有看着飞速旋转的铁轮,伴随着缸套的轰隆隆声,蒸汽阀门嘶嘶的声音,排气口的白色蒸汽,陷入了震惊中。
“李大人,这是大锅炉一样的东西是活物吗?”
之前看李冰用小模型的时候不觉得神奇,如今眼前这个两米高的铁疙瘩带动着一人多高的钢铁飞轮,展现了其不应该有的灵活。
这个铁轮可不是样子货,那可是三四个人费劲巴拉的才安装上去的。
李冰让人打开阀门,随着气压的泄露,飞轮缓慢的停了下来。
等到轰隆隆的声音消失,李冰才解释道:“这东西是我的一个西洋朋友教我的,不是什么活物,你这几天不是一直在看着它组装的吗?”
“确实不是活物,这上面有些东西还是我自己装上去的。”
郑全有突然觉得这个世界颠覆了他几十年的经验。
仅凭一个大锅炉,煤炭和开水,便能迸发如此强大的力量。
“大人,这东西如何使用呢?”郑全有不相信这坨铁疙瘩能做到李冰所说的抽水,带动工厂的纺纱机等。
李冰看着蒸汽机,道:“试试看就知道了!”
这奇怪的机器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
苏诗雨:“这就是课本上说的蒸汽机吗?”
李冰点了点头:“是的,刚好试试它的实际作用。”
初一:“大人,这就是一个大号锅炉嘛!”
李冰:“也可以这么说。”
刘一刀也不巡逻了,围在这个铁疙瘩旁好奇的看着。
“大人,这铁东西看着很有力量感啊!”
“它动起来更有力量感!”李冰说道。
在工业区工人的帮助下,成功将蒸汽机移动到了矿山。
一根手臂粗细的绳子拴在矿车上,一头连在飞轮上。
李冰率先铲了第一铲煤扔进燃烧室。
“大人,这也没动静啊,真的像一个大号的锅炉。”
刘一刀好奇的看着。
“先不要着急,等水烧开!”
“这东西就是烧水的吗?”刘一刀有些失望。
郑全有内心冷哼:呆会儿可别惊讶。
“咕嘟咕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越来越高,气缸里的气阀在压力下推动铁轮开始转动,又在铁轮的惯性向内循环。
轮子转动,绳子收缩,载满矿石的矿车被绳子牵引缓慢前进。
李冰看着众人惊讶的神情,李冰又添了一些煤。
原本四五个人才能推动的矿车如今在这个铁疙瘩的帮助下,只需要两个矿工帮忙控制平衡和方向就能轻松推动。
李冰命人打开泄压阀,白色的水蒸气呼出,飞轮转动的速度降了下来。
两个矿工跑到李冰面前:“李大人,这是什么东西,太厉害了!”
“我都没用力,矿车就跟着绳子开始跑了!”
同时工人内心有些不安,一个工人壮起胆子问道:“李大人,有了这个东西,是不是就不需要我们这些矿工了?”
在矿山的这段时间里,每天都能吃饱饭,还能挣到钱养家。
如今李大人带来一个奇怪的铁疙瘩,不仅能替代工人,而且看起来更轻松。
李冰笑着道:“放心吧,这东西并不会剥夺你们工作的机会,它只会让你们更轻松!”
“毕竟我也不可能自己给这东西添煤不是吗?”
“哈哈!李大人说的是。”
“凡参与这件事的,禁止与外人说!”李冰说道。
“是!”
苏诗雨道:“我看书上说可以用它来抽水灌溉土地,那是不是……”
李冰道:“这个应该没问题,不过以我们的技术并不足以制造,不过不必担心,造个十几台抽水还是没问题的!”
刘一刀插嘴道:“大人,这么说我们今年就能种地了!”
李冰笑着说:“好像是这样的。”
“太好了,太好了!”
李冰回到县衙后,将蒸汽机的生产计划提前。
存了一段时间的钢铁终于派上了用场。
“看来又得冒险去买一批气缸了!”李冰扶着脑袋。
如果不是这个时代钢铁质量不行,李冰都准备让郑全有打造一批机床了。
苏诗雨有些好奇的问道:“李大人,蒸汽机圆润的部分不像是我们能做出来的啊!”
李冰内心嘀咕:能不能不要那么聪明了,你看看工人,在担心自己能不能继续工作,而你在看细节!
“其实那是西洋的东西,我只是拿来用了。”万试万灵的借口。
苏诗雨好像不信,但是没说什么。
“对了,我准备在学堂新开两门课程。”李冰说道。
苏诗雨:“你是说蒸汽机相关的吗?”
李冰点头:“对,叫做物理。”
苏诗雨:“那另一个呢?”
李冰笑道:“政治!”
苏诗雨道:“这会不会有些危险了?”
李冰点了点头:“确实有些危险,不过我需要一批新官员,这个可以以后再说。”
“不过物理这门课迫在眉睫!”
苏诗雨:“我知道了,可是我对这些也是一知半解啊!”
李冰道:“没关系,我会每天抽出一个时辰去教导学生。”
李冰的想法是以后会有更多没见过的东西出现,如果都推给西洋人也不现实。
不如从最基础的东西教起,让学生们自己摸索,然后就能够合理的发展了。
工厂里,全员开动,叮叮当当的敲铁声和郑树生监督安全的吼声成了这些天的主旋律。
李冰则是来到一个器械加工的小工厂,拿着现金来定制气缸和活塞。
虽然还是可能被监管,但好过网上留下记录。
接待李冰的是一个小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