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说我那么调皮捣蛋,惹了事后怎么那些大人,
非但不骂我,也不来和她告状呢, 还有苏克,
怎么就那么维护我呢?而苏克之所以那么维护我,
是因为我救过他,那时我应该才四五岁吧,
我和他们一起玩,他被一条毒蛇追,那些比我大的孩子们,
要不就吓傻了,要不就跑走了,只有我一直追着蛇,
想把蛇引开救他, 最后蛇是被我引开了,
而我却掉下水沟,额头被撞出血,一身 脏污,
他当时都吓哭了,我这个受了伤又比他还小的孩子,
不但要安慰他,还要再三叮嘱他不要告诉我们的父母,
因为我们是独自上山玩,被父母知道了,
肯定要挨训或挨打的,他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
只得答应我不说了,这就是苏克那么维护我的原因之一,
至于我在寨子里那么受欢迎,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因为我的妈妈,因为她来了,寨子里的很多孩子们,
才算是有了比较像样的系统的学习,她可以说是,
他们的启蒙老师, 方方面面的启蒙老师,
尽管她教知识的很多都是和龙国相关的 东西,
就连识字都是龙国文,那些典故,神话故事,
做人的道理,全都是龙国的, 因为她脑里只有龙国知识,
此外,还有英文,虽然,后来待久 了,
她也会教他们缅甸国家的人文地理, 但相对来说,
还是以龙国的为主的,孩子们可不管你教的什么,
他们本来就不懂,再说你是老师,你教什么,
我学什么,而他们的父母呢,更没话说了,
有的学有懂的人肯教就谢天谢地了,管他学的是哪个国家的,
总好过你什么都不认识好吧,龙国的又怎样,
本来他们就和龙国交界,多少会点龙国文,
学会他们的知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只要是真心传道授业解惑者,
不论在哪里,都应得到尊重。
正因为,池?的母亲在寨子里教书先生般的存在,
所以,大家看池?都是带了一层滤镜的,
他在寨子里闯祸犯事了,大家都会大方的摆摆手,
还会说:“没 事没事,都是小事,回去可别让你妈知道,
否则你妈一生气你又要挨你爸打了。 ”
大家都想着,他是阿池的孩子,看在阿池的面子上,
也不和他计较了,而大家也知道,只要阿池生气了,
池?就会被他爸爸打一顿,再说,池?鬼精得很,
他不会去招惹大事,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今天把小鸡追得掉河里, 明天把小狗撵得无处可逃,
要不就是今天和那个小孩在地里打 架,
明天和这个小孩在水里决斗,诸如此类,
数不胜数,我这样的性子在妈妈看来就是顽劣难训,
她很怕我这样下去会长歪,在我九岁时,
爸爸妈妈实在受不了我不干正事, 整天无所事事的,
带着一帮孩子在寨子里上蹿下跳的惹人烦,
他们就到处托人找师父教我东西, 他们的意思是教什么都可以,
文化,打拳,或者武术散打都可以,只要,
能让我消耗过剩的精力, 别老是惹是生非就好,
终于他们打听到隔壁镇子有一个因身体 原因,
退下来的泰国拳手, 于是,带着礼品和我,
翻山越岭找到了那个拳手,我们刚找到他时,
他说他从来不收徒弟,他觉得自己做不好老师,
怕误人子弟,再说他身体受过重伤, 很多动作已经做不来,
明确拒绝了,我们连着去了两次,师父都不答应收我为徒,
我和爸爸已经放弃了, 和妈妈说要不算了吧,
再找过,或者大点再送我去金三角的拳 馆学习。
可是妈妈不答应,她说她觉得这个泰国拳手就很好,
如果他愿意教我的话, 我肯定能学有所成的,
而且她不赞同我去金三角,说那里太乱 了,
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该去的地方,她的坚持,
我和爸爸不敢反驳,只能听她的,师父看着第三次,
登门的我们一家, 他无奈的摇头叹气,
看着妈妈说:“大妹子,这几次下来,我看你样貌举止,
不像缅北本地的人啊? 也不像东南亚各国的人,你是龙国人” ?
他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是,大哥,还真让您猜对了,我的确是龙国人。 ”
“我说呢,也只有我们龙国人才会有这锲而不舍的精神,
换作其他国家的, 大概率在我第一次明确拒绝的时候,
就不会来第 二次了,没想到你还来第三次,
罢了罢了,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你儿子就跟着我学吧, 但是我要说明,
我先带他一礼拜,看他有没有天赋,适不适合学,
不适合的话,你们就来接回去,可以吗?”
“好的好的,我们一定让他好好学的,您也别客气,
该打打该骂骂,该使唤就使唤,不用顾忌我们,我们也绝不会有意见。 ”
“ 真的非常感谢您,大哥,您真是帮了我个大忙啊,
这小子, 精力十足,我头疼着呢,您多练练他,让他多吃苦头。 ”
知道他也是龙国人后,妈妈更开心了,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听师傅的话,
要认真学,不能调皮,临走前还留下一些钱,
说是池?的伙食费用,师父在妈妈他们回家后对我说:
“你妈妈对你很好,你定不能令她失望,要好好学啊 ” 。
一礼拜后,妈妈和爸爸依约来到师傅家,
忐忑的等待着师父的 决定。
其实我自己是有信心留下来的,因为这一个礼拜,
我感觉得出师父对我还是满意的,但我可不敢说出来。
师父和妈妈爸爸在屋子里说着话,让我在院子里继续练基本功。
半个钟后,他们一起出来了,妈妈开心的喊我来拜师,
在妈妈的指导下:正衣冠、 盥洗礼、 叩首礼、
赠送束修六礼,献茶,然后师父训示。
这个拜师礼我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我当时有点震撼。
怎么学个拳还要搞那么复杂呢,当时师父也说不用搞那么隆重,
直接三拜敬茶就好 ,可是妈妈说不可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且师父迄今为止只收了我一个徒弟,
我以后是要给师父养老的,所以一定要正式。
而且那束修六礼妈妈也早准备好带着来了,
师父没想到他觉得普通的收徒,妈妈却那么诚心和用心。
束修六礼真要找的话,只能说又难又容易,
难是因为这里是缅北,一般要找齐很难。
容易呢,也是因为这里是缅北,是和龙国交界,
国人比较多,两国人买卖往来也多,国内东西,
相对来说就比其他地方多,不管怎样,妈妈她就是准备齐全了,
于是我在父母的注视下庄重的给师父行了拜师礼。
就这样,我跟着师傅学泰拳,其实,不单是泰拳,
我发现师傅,他好像什么都会一点, 散打,
拳击,摔跤,等等,最神奇的是他还会你们国家的太极和咏春拳。
他还会把脉,开药方,好像还会看相,他不只一次和我妈妈说 ,
我将来大有作为,要好好引导我,让我好好学,
摆正心态,一定要走正道,否则就会是社会祸害。
我也不知道他说的真还是假,可我妈妈对师父的话是深信不疑,
每隔 三个月来接我回家时,都要和师父聊好久,
才满意的带我回家,每次送我回来不但要留下些钱,
还有一些粮食蔬菜肉干之类的,说算我的伙食费,
师父和她说我在这里也帮他干活,一点伙食他还是出得起的。
可妈妈说师父教徒弟不收费还让人搭上伙食,
她可不能干这样没良心的事情,而且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阿?正长身体的时候,肯定能吃得 很,
执意要师父留下,师父只能留下了。
后来爸爸和我说,我才知道那个拜师礼,
是妈妈拉着他走了好几个镇子找了好些年老的龙国人,
才问清楚流程,然后又是几个镇子奔走才找齐了那束修六礼。
因为她知道师父和她一样是龙国人,那么在异国他乡,
她一定要给他最高的拜师礼仪,让他感受到,
龙国几千年一直流传下来的尊师重道,他也值得。
得知妈妈和爸爸去世,师父也难过的几天吃不下饭,
他说妈妈那么好的人,怎么会早逝呢,按说不应该啊,
直摇头叹气,也是那时,师父才和我说,
他本来打算就教我拳击就好,算是全了在异国,
遇上同为国人的那点子缘分,可没想到妈妈那么看重他,尊重他。
他觉得就算是看在妈妈重视他的份上,他也要尽心教我,
何况她还是一位为了儿子什么都愿意做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