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是听镇文化站退休的老周头讲的,那是解放初期搞扫盲运动的时候,他还在各村放露天电影。
老周头说,镇东头有座解放前留下的老戏院,朱漆剥落的门楣上\"同乐茶园\"四个字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清。那年深秋的雨夜,老周头抄近道经过戏院后门,突然听见里面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怪事,这地方荒废十多年了。\"老周头嘀咕着扒着门缝往里看,只见戏台子上挂着白森森的幕布,皮影戏的影子正在自动表演《窦娥冤》。更诡异的是,皮影人的四肢关节处缠着红绳,绳子另一端系着个正在融化的婴儿。
老周头壮着胆子推开门,霉味扑面而来。他发现戏院里坐满了穿长衫马褂的观众,每个人胸前都别着朵小白花。最前排的观众突然转过头,老周头看见他们的脸皮像被剥了层似的,肌肉组织清晰可见,眼球正缓缓转向脑后。
\"同志,能帮我补补皮影吗?\"沙哑的声音从戏台上传来。老周头抬头看见个穿戏服的男人,腰间别着块褪色的腰牌,上面刻着\"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男人的手腕上戴着块停摆的怀表,表链上系着朵枯萎的山茶花。
老周头刚要说话,戏服男人突然撕开衣襟,露出肚子上恐怖的裂口,肠子正顺着大腿往下淌。裂口处卡着半截婴儿的手臂,肚脐眼上系着根褪色的红绳。更恐怖的是,婴儿的皮肤正在变成皮影戏的牛皮材质。
\"当年他们说我唱的是鬼戏......\"男人的声音充满怨毒。老周头看见所有观众同时站起身,空洞的眼窝对着他。他们的影子在地上聚成个巨大的皮影人,手里攥着带血的剧本。
老周头突然想起,老戏院在解放前曾是日军的慰安所。他颤抖着掏出放映机摇把,这是他走村串户时用的老物件。摇把突然喷出鲜血,在地上写成\"还我公道\"四个大字。
戏台的幕布突然燃烧,露出后面白森森的骨架。老周头感觉皮肤一阵刺痛,低头看见自己的手正在变成皮影戏的牛皮材质。千钧一发之际,他摸到兜里的电影胶片,照片上的自己突然变成了民国时期的戏服照。
戏院的灯突然亮起,老周头发现自己躺在后台的化妆间里,手里攥着半块断成两截的怀表。表盖上刻着\"班主 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正是日军撤离的日期。
后来,老周头从地方志里查到,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日军强迫戏班在慰安所表演,三十七个艺人和孕妇被残忍杀害。那些皮影戏的红绳,正是他们被处决时用的刑具。
从那以后,老周头落下了个怪毛病,每到雨夜就会收到匿名包裹,里面装着带血的皮影道具。他的放映机摇把也总在午夜自动转动,投射出没有胶片的影像。
如今,同乐茶园早已改建成养老院,但每到阴雨天,三楼走廊仍会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还有人看见穿戏服的男人在电梯间徘徊,怀里抱着个正在融化的婴儿。更恐怖的是,电梯监控曾拍到凌晨两点一刻,所有楼层按钮同时亮起,而电梯里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