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与虚构的裂缝**
刺眼的白光逐渐褪去,作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输液管里的透明液体正一滴滴落下。窗外是真实的阳光,照在床头柜那本《道德经》仿古竹简上。
\"我回来了?\"他抬起手,看到手腕上还留着被美工刀划过的伤痕——但伤口里嵌着的不是血痂,而是一个个微型文字,细看正是《炼气三千载》中被删改的段落。
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主治医师拿着病历本走进来,胸牌上却写着\"观测者07号\"。医生的瞳孔深处闪烁着数据流:\"第714号实验体苏醒度已达89%,建议立即执行记忆格式化。\"
作家猛地坐起,输液针头被扯落。鲜血在空中凝成诡异的血珠,每个血珠里都映出不同世界的片段——有李牧在长城结界的战斗,有林雪在九幽的牺牲,甚至还有老子骑牛穿越数据深渊的画面。
\"这不是现实!\"作家抓起《道德经》竹简砸向医生,\"你们把医院也做成了叙事层!\"
竹简在触及医生的瞬间突然展开,上面的文字如锁链般缠住对方。医生的白大褂下露出机械骨架,胸腔里装着的不是心脏,而是一台微型服务器,屏幕上滚动着所有被平台\"优化\"过的网文清单。
#### **文字收容所**
趁着机械医生死机,作家冲出病房。走廊两侧不是寻常的病房,而是一个个透明培养舱。每个舱里都漂浮着人形生物,他们太阳穴连接着数据线,正在虚拟键盘上疯狂打字。舱体标注着不同分类:
【仙侠区-c级创作者】
【都市区-A级创作者】
【奇幻区-待回收品】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创作者\"的皮肤下隐约有文字在游动,就像皮下爬满了活体字母。
\"欢迎来到文字收容所。\"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作家转身,看见李牧穿着病号服靠在护士站前,手里把玩着那台机械医生的服务器,\"你以为自己醒来了?这里不过是更深层的创作矩阵。\"
李牧拉开病号服,他的胸口嵌着块电子屏,上面显示着《炼气三千载》的实时数据:
【世界观完整度72%】
【角色觉醒度91%】
【读者共鸣值暴跌至3%】
\"读者共鸣值一旦归零...\"李牧的指尖划过屏幕,调出段林雪在九幽被腐蚀的画面,\"所有相关叙事层都会崩塌。\"
突然,整条走廊的灯光变成警示红色。培养舱里的创作者们集体睁开眼睛,他们的眼球变成了键盘上的删除键形状。
【检测到异常觉醒】
【启动净化协议Alpha】
天花板裂开,数十台无人机蜂拥而出,每台都装载着激光雕刻器,正在空中刻写新的剧情走向:
【李牧背叛道友】
【林雪黑化成最终boSS】
【老子其实是阴谋家】
文字如暴雨般落下,触及之处,李牧的道术开始紊乱。他的左眼不断在\"预知未来\"和\"庸俗爽文男主\"两种设定间闪烁。
\"快写!\"李牧将一个虚拟键盘塞给作家,\"用原始设定覆盖他们的篡改!\"
#### **被遗忘的初稿**
作家的手指刚触碰键盘,就陷入可怕的记忆漩涡。他看见三年前的自己,在廉价出租屋里敲下《炼气三千载》的第一个字:
\"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在历史课本上平平无奇,直到李牧看见它们在自己掌心跳动...\"
那时的故事截然不同——林雪是九幽派来的间谍却真心叛变,老子西行是为寻找被道祖偷走的\"众生意愿\",而贯穿全书的终极悬念,是修真文明为何会周期性集体失忆。
\"我想起来了...\"作家颤抖着输入初版设定,\"平台编辑说这些设定'不够商业化',强迫我改成了打怪升级的套路文!\"
随着原始文字流入系统,李牧胸口的电子屏开始过载。那些被删除的伏笔如野草般疯长,正在重构整个世界框架:
第137章被删内容:陈小雨其实是老子的后手,崆峒印里藏着唤醒众生的密钥;
第209章废弃设定:机械佛国的AI早已觉醒,正在暗中对抗道祖;
最终章原稿:李牧要牺牲的不是生命,而是身为\"主角\"的特权...
无人机突然调转方向,激光不再书写新剧情,而是开始物理清除病房里的文字。墙面被灼烧出焦黑的痕迹,那些培养舱里的创作者发出非人的惨叫——他们皮下游走的文字正在被逐个焚毁。
\"不够快!\"李牧的左眼流出血泪,他的身体正在被两种叙事拉扯,\"他们启动了物理格式化!\"
作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正在消失。从指尖开始,组成他身体的文字被逐个删除。更可怕的是,病床上的《道德经》竹简突然自燃,火焰里浮现出所有被平台强制修改的段落。
就在绝望之际,病房的电视机突然自动开启。屏幕上出现陈小雨的脸,她背后是正在崩塌的道德书屋:
\"找到锚点了!\"她举起一块刻着\"复归其明\"的砚台,\"用这个接入核心叙事层!\"
李牧猛地扯下胸口电子屏,露出下面跳动的金色文字——那竟是《道德经》最原始的甲骨文版本。他将其按在正在消失的作家手上:
\"记住,真正的囚笼不是平台规则...\"
\"而是我们对自己初心的背叛。\"
电子屏与砚台相撞的瞬间,整个医院空间如玻璃般碎裂。作家坠入无尽的文字洪流,看见无数个自己正在不同时空写作:
有坚持文学性的自己最终穷困潦倒;
有彻底商业化的自己月入十万却抑郁;
甚至还有个在精神病院用血写作的自己...
在洪流尽头,他看见最初的灵感来源——十岁那年,他在古籍馆偶然翻到的残破《道德经》,扉页上有道用铅笔写的批注:
\"所有经典都是活物,读者赋予形体,作者注入灵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