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拿起筷子夹一块放在嘴里嚼了嚼,咯吱咯吱的十分爽口,略带酸味儿,还有淡淡的微甜。
“嗯,这个也不错,配粥喝刚刚好。”
林巧英等人也纷纷赞叹,想不到这张婆的手艺竟然这么好。
得到主家的欣赏,张婆子也松了口气,也不枉他一大清早就开始起来忙活,就是为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主子们喜欢吃就好,我等会儿再腌一点儿?”
“你看着办就好。”苏云道,“对了,那个黑色罐子里放的是辣椒,也叫番椒,就跟茱萸差不多,把那个加进去,味道可能会更好,你可以试着做点儿尝尝。”
张婆做的萝卜腌菜,口感很像是后世的酸辣萝卜了,若是再加点辣椒会有意想不到的口感。
吃完饭,大家便各自去忙活。
林有武去太炭窑那边儿转了一圈,见没什么事情便赶回来挖地窖,张大壮跟张老汉已经开始干活儿了。
自从来到林家,他们已经吃了两顿饱饭,正觉得力气大的没处使呢!恨不得以最快的速度将窖给主子挖出来。
林有武赶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挖了一个大坑了!
张大壮果然强壮,一身蛮力,速度可比林有武还要快。
苏云要求的地窖比较大,足足有二三十平方米。照张家父子的这个速度,估计用个七八天就可以挖完。
林永武也觉得身上有劲儿了,他得赶紧将地窖挖完,到时也得把里面填满粮食,整个冬天都不必担心没吃的了。如今家里吃饭的人口多了,他有些担心粮食不够吃。
没办法,也是饿怕了!
家里的女人们也没闲着,他大清早就开始整理房间,各屋里都点上了火盆,以最快的速度烤干屋子,这样便可以入住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都已经穿上了薄夹袄,其实夜里已经很冷了,苏云觉得都可以穿厚棉袄了。
也该给家里人添置衣服了,还有张家人,身上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
“东家,这些也有我们的?”张婆子跟阿苗有些受宠若惊。
想不到东苏云竟然也把他们算在内,还要给他们添置冬衣。
这些日子天气渐冷,张婆子正想着把自己的衣服改改,给秋生做件冬衣呢!
这么一来,她便没有衣服穿了,但她想着等到发了工钱便可以,买点儿棉布,絮点儿茅草也能过冬。
只是不知道这个大石村有没有芦苇絮或者是茅草……
其实张老汉他们也没有冬衣,所谓的冬衣,也只是把两层单衣缝在一起,里头塞点儿茅草或者是芦苇絮对付罢了。
“那可不成!你们那冬衣在南地尚且可以过冬,但咱们北方比南方要冷得多。”苏云道。
“哎,那我替老头子他们谢谢东家了。”张婆子笑道,其实他们在南方也是冷的,只是没有棉花罢了。能有一件棉花续成的冬衣,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儿啊!
张婆子欢欢喜喜的带着儿媳回去做衣裳了,她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苏云等人棉衣做起来。
至于自家的?慢慢儿做便是,反正老头子跟儿子体格都健壮,也不差这几天了!
林家的地窖挖的如火如荼,过了没几天,屋子也都收拾完毕,家具已经摆放整齐。苏云便带着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搬了进去。
张婆子他们便住在倒座房里。
因只有他们一家下人,居住环境也是十分宽敞。
张婆两口住一间,张大壮一家住一间。
张秋生年纪还不大,等他大了,也可以单独住一间。
苏云也不在意这个,反正倒座就盖了六间!
按日子算,也差不多快要半个月了。苏云便想着去县城里问问生掌柜,他们少东家打算什么时候来取木炭。顺带还想着去打听打听粮食的价格,买一批粮食回来。
令她没想到的是,傍晚时分,村长林河同林威一起来到她家。
“村长,林威大哥,你们这是有啥事儿吗?”苏云问道。
他知道林威是个少言寡语的,一般不会主动登门,除了林槐还活着的时候。此次,肯定是有什么事儿让他不得不登门。
林河也不拐弯抹角,“嫂子,这次威哥进山,打听了原着山民,他们有懂天象的老者,说是今年可能会是百年不遇的寒冬。”
说起这个,林河的眉头皱在一起,都快要夹死苍蝇了。
“什么?寒潮要来了?”苏云也是惊的心惊肉跳!
她可是读过有关寒潮的描述,分分钟都要冻死人的,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她不想经历。
“寒潮?也可以这么说吧?是百年不遇的寒冬。那老者说,让咱们要想办法准备足够的御寒物资,尽可能的多!”林威道。
“我明白了,那剩下的木炭我便不卖了,都存起来。”苏云说道,斩钉截铁。
林河一脸感动,林威则是一脸震惊。
这样日子以来,儿子总说如今的苏婶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办事雷厉风行。
可林威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雷厉风行!
她是傻的吗?就不问问村长,打算如何收购她的木炭?费了这么多功夫烧制出来,如果不能卖出去,就要损失很多银子。
要知道,如果真的是寒潮来临,她的这些木炭价格,就会蹭蹭的往上涨,到时候真的是比粮食还金贵。
苏云保证道,“什么都没有咱们的命重要!这些木炭,我会以最低的价格卖给村民,如果是想要的,可以来我这里买。”
林河感觉又是被苏云感动的一天!
啥都不说了!这觉悟,简直比爷们儿还爷们儿!
“那村长跟林威大哥,是打算把这事儿告诉村民吗?”苏云问道。
林河摇摇头,“这事儿不能随便乱说,若是被人传出去,官府会说咱们动摇民心,到时候再扣一顶帽子下来,小命休矣。”
苏云沉默,这倒是真的。
“弟妹就一点儿不怀疑这消息的真实性?”林威疑惑。
若是换了以前的苏云,保准又要大哭一场,说他们忽悠人。
苏云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真是来了大寒潮,咱们没有防备,那才是最痛苦的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