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廉亲王和雍正大帝可谓是生死仇敌了,到最后还是让他出去打地盘了。”
“那是不在意了,要前期那般,真是都恨的要死了,要我我是不会放过的。”
“反正雍正大帝和孝昭宪皇后都是我的最爱,最遗憾的就是雍正大帝去得早,都没能陪着最爱的皇后白头,我真的想想就哭死,孝昭宪皇后一个人得多难过啊,我都不敢想。”
“……”
康熙时期
”成何体统缠足,怎能随意解除,真是枉顾祖宗理法。\"
\"开设女子书院?成何体统,女子本应相夫教子,怎可抛头露面?“
”女子怎可读书识字?将来怕是牝鸡司晨,真是后患无穷啊。“
”这是四阿哥?这般厉害的吗?这些功绩真是当之无愧的千古明君了,大清日后有这样的帝王真是幸事啊。“
胤禛已经懵了,这说的是他?怎么感觉胸口像是在打鼓一般?
大阿哥也有些懵,这老四当了皇帝还放心给他兵权的吗?
老二面无表情,他早就已经不指望皇阿玛传位给他了。
老三、老五、老七都盯着胤禛,心里是佩服的,没想到老四功绩这么牛。
老八无比心酸,可以是任何兄弟做皇帝,为何偏偏是老四?
老九、老十满脸不屑,虽然很厉害,但要是八哥肯定会比老四做得好,但想到老四最后的作为,想了想自己大概是做不到的。
十三满眼佩服的望着胤禛,四哥真的好厉害啊。
十四心里很复杂,他心里想的也是八哥,从来没想过老四会做得这般好,看着天幕上所说最后老四居然放他们出来了?
天幕继续播放,就是选秀时刻,胤禛看着和柔则相似的甄嬛,心里是万分欣喜。
众人看着真是一言难尽,这乌拉那拉柔则是给四阿哥下蛊了吧?但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宜修看着甄嬛就是咬牙切齿的,这才送走那个贱人,又来一个。
直到安佳陵容出场,他们这才眼前一亮,这不才是正常的审美,四阿哥看起来也没瞎啊?
后事论坛
\"雍正大帝是有些皮的,前期是心高气傲,后期是生死难料。“
“怪不得孝昭宪皇后前期都是猥琐发育,也不在意雍正大帝,他这会怕是还念着移到妃陵的柔贵妃呢,看到那张相似的脸怕是记起故人了吧?哼该的。”
“难为孝昭宪皇后了,这是个找替身的主,还好及时止住了,不然怕是没有日后的孝昭宪皇后了。”
“最近拍了陵容传,你们看了吗?”
“听说是爱新觉罗家族根据起居录拍的,直接一比一还原啊。”
“看了,看了,真的是太震撼了,演员也是爱新觉罗家族高价请了影帝、影后出演的,导演都不敢改,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盯着按史书拍的。”
“影后演的孝昭宪皇后真是清醒理智,心怀大爱的睿智女性,我都不敢想真正的孝昭宪皇后是不是跟影后演的一样。\"
\"前期孝昭宪皇后是不爱雍正帝的,后期雍正帝反思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有了些感情,我们孝昭宪皇后一直是清醒的,所以哪怕身居高位也没有独揽后宫大权,对后宫嫔妃也是一视同仁的。”
“雍正大帝前期也是弄权的好手,阴险狡诈的,直到孝昭宪皇后慢慢的改变才光明正大起来,我不敢想要是雍正大帝没有反思过错,后期还会放那些兄弟出来吗?那如今的龙国还会这般强大吗?”
“说来说去,孝昭宪皇后的功劳可谓是大大的。”
康熙时期
“老四,这还是你吗?我怎么感觉有点不真实。”老大有些想象不到。
“这安氏倒是个好的,就是为何要让女子抛头露面的?在家相夫教子不是很好吗?”老九有些想不通,老四为何会同意的,难道安氏就那般得老四的心吗?也不怕大清出问题?
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有些觉得安氏并无过错,可谓是十分贤惠了,有些觉得安氏是在挑衅皇权,不知所谓。
老四这会有些心梗,这得是多爱啊?才会这般放纵,他本就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可以说是很记仇了,也不可能让女人左右自己的决定。
“没听说吗?这安氏是不爱老四的,要是爱怎么可能会善待后宫的那些女人?\"老十直接吐槽老四,这安氏再好也不是老四能驾驭的。
康熙高坐在龙椅上,看着众人议论,心里倒是松了口气,好歹安氏无心权势,不然大可以摄政,依着那个乾昭帝的想法,是很想安氏摄政的,就连老四都为着她把乌拉那拉氏移到妃陵了,若是想插手朝政怕是轻而易举的。
还好老四没惦记乌拉那拉氏了,之前为着乌拉那拉氏可谓是要死要活的求娶,安氏很不错了,看着后世这般推崇安氏,康熙心里是无比欣慰的。
雍正时期
胤禛不明白为何自己会对安氏情深义重,至于天幕所说把纯元迁移到妃陵,胤禛更是不敢想象,想来更多的是对安氏有利可图。
宜修笑得苦涩,“为何总皇上能爱姐姐,也能爱旁人,就是不能爱她呢?”
“娘娘不必伤怀,这也不是咱们这个世界发生的事,这里也没有安佳陵容,至于安常在皇上大概是不在意的。”剪秋看着陷入思绪的皇后,赶忙安抚。
“哈哈哈,哪怕没有安佳氏,皇上对甄嬛也是爱重的,为何皇上永远看不到本宫?本宫才是皇上的妻子啊?”皇后哀怨不已。
华妃看着天幕直接快把翊坤宫砸了,颂芝都不敢出言相劝,只能由着华妃发泄。
后宫嫔妃不断庆幸还好不是同一个人,不然她们怕是连汤都喝不上了。
甄嬛看着天幕中皇上对陵容的爱重,一对比才知道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分量,有些沉默。
【安佳陵容,父亲安佳比槐为从二品工部侍郎,康熙六十年进献高产粮种晋封五品知府,康熙六十一年进献水泥晋封从二品工部侍郎,雍正元年初进献牛痘抬为满洲镶黄旗】
康熙时期
“这安佳比槐有点本事啊。”
“是啊,可知此人身在何方?”
“高产粮种啊,看到了吗?百姓不会挨饿了。”
“不过这功绩抬旗也是可以理解的,寻常人只要进献一种日后的荣华富贵怕是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