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一片静谧,只有外公那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气中回荡。他一步一步地走向外婆的遗体,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无尽的悲痛和哀伤。
终于,外公走到了外婆的身旁,他缓缓地坐了下来,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醒了沉睡中的外婆。他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外婆的脸庞,那是一张他再熟悉不过的脸,然而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和冰冷。
外公的声音嘶哑得让人揪心,显然醒来后他又偷偷的哭了很久。那哭声仿佛是从他灵魂深处发出的,充满了绝望和痛苦。他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停地流淌着,模糊了他的视线。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公的哭声渐渐微弱,最终他竟然因为过度悲伤而晕倒在地。当他再次醒来时,时间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而他的心中依然被外婆的离去所撕裂。
原来,当外公听到外婆去世的消息时,他的世界瞬间崩塌,他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当场就哭晕了过去。
外公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这次却没有了哭腔。他轻柔地抚摸着外婆那如银丝般的发丝,仿佛在触摸着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
“老太婆啊,你怎么就这么狠心,先一步离我而去呢?”外公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和无奈,“你这一走,留下我一个人可怎么办啊?让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外婆那安详的面容,每一道皱纹都似乎诉说着他们曾经的故事。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有争吵,也有和解。如今,这些回忆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不断闪现。
外公喃喃自语着,回忆着与外婆的点点滴滴。他想起了他们年轻时的相识相知,想起了一起养育孩子的艰辛与快乐,想起了晚年时相互扶持的温暖时光。
他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他们初次相识的那一刻,那时的外婆扎着一对俏皮可爱的双马尾,脸上洋溢着纯真质朴的笑容。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外公不幸中暑晕倒在地,外婆路过检查了他的情况,发现中暑后毫不犹豫地背起外公,艰难地将他背到了一处阴凉的地方。
当外公缓缓苏醒过来时,他听到了一阵悦耳动听的声音:“同志,你没事吧!”这声音仿佛天籁一般,让外公的心头为之一震。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了外婆那张关切而又温柔的面庞上。
外公就这样痴痴地望着外婆,一时间竟然有些失神。外婆的双马尾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使得她的笑容更加灿烂动人。外公完全被外婆的美丽和善良所吸引,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过往历历在目。
外公沉浸在回忆里,嘴角不自觉泛起一丝微笑,可很快那笑容就被悲伤取代。
外公看着外婆发根白了,他无奈的笑着说,“你看你,头发又白了。你说你最讨厌头发有一点白的。你总是抱怨我买的染发膏老不好用,说用不了几天头发就又变白了。你不是还特意跟我说,明天天气不错,正好适合染发,让我记得给你染头发嘛。可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你这不是食言了嘛!你个说话不算数的小老婆子。”
“老婆子,你不是说明天染头发过后想让我带你去海边看看,你再不起来我可要丢下你一个人去看咯。”
“老太婆!你哑巴了?怎么不回我话?平时最啰嗦了,今天怎么不说话了。你让我不要丢下你,你怎么就把我丢下了。”
外公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戚,在寂静的屋内回荡。
在门外,顾启明看着紧闭的门。心中有些担忧。
顾启明先前就跟顾铭说,“外婆去了,我们都很伤心。但是我们要撑住。”
顾启明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了门。屋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他看到外公依旧守在外婆身旁,眼神空洞而哀伤。顾启明轻轻地走到外公身边,蹲下身子,轻声说道:“爸。”他想安慰,可是这种事又怎么安慰。
他动了动嘴唇,不知道说什么,“爸,您别太伤心了,要注意身体。外婆在天上看着呢,她也不希望您这么难过。”
外公缓缓转过头,看着顾启明,眼中满是悲戚:“启明啊,我这活了一辈子,我知道生离死别是常态,可是,她走了,我的心都空了。我的灵魂像被剥夺了一样,只剩下躯体。”
顾启明眼眶也有些泛红,他握住外公的手:“我懂,爸。您还有我们。您要好好保重身体,外婆也希望您能好好的。”
外公微微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这时,顾铭也走进来,他走到外公另一边,说道:“外公,您看,我们一家人都在呢。以后的日子,我们一起过。”
外公看着两个晚辈,嘴角微微上扬,虽然那笑容中仍带着苦涩,但多了一丝温暖。他再次看向外婆,说:“你外婆胆小,她一个人去会害怕的。”
父子俩听到这话极力切解到,“爸”“外公”“你不要想不开啊。”
外公看着他们紧张的样子,虚弱地笑了笑:“你们想哪儿去了,我只是想着,我要带着她的那份一起好好活下去。”
顾启明和顾铭这才松了口气。顾铭走到外婆遗体旁,轻声说:“外婆,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外公和妈妈,您在那边也要过得好。”
这时,窗外洒进一缕阳光,轻柔地落在外婆的脸上,仿佛是上天给予的慰藉。外公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说:“启明、小铭,咱们得好好给你外婆办后事。”
外公缓缓地说道:“老婆子她曾经说过,人就如同那飘零的落叶一般,无论飘向何方,最终都要回归到那片滋养它的土地。即使生命走到尽头,也希望能够回到故乡,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息。”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仿佛带着无尽的感慨。
顾启明和顾铭静静地听着,两人都默默地点头,表示理解外公的心情。顾启明深吸一口气,安慰道:“爸,您好好休息一下吧!剩下的事交给我就好了,我来安排吧。”
外公微微抬起头,看着顾启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外公慢慢地转过身去,他的背微微驼着,仿佛承受着岁月的重压。他缓缓地挪动着脚步,朝着那一间屋子走去,每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
父子俩默默地注视着外公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外公那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原本整齐的发型也变得有些凌乱。与之前那个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的外公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他们注意到外公的步伐不再稳健,而是显得有些蹒跚。他的身体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变得脆弱而苍老。这让父子俩感到一阵心酸,他们意识到时间已经在外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顾启明再次踏出那扇门时,他的心情异常沉重。门外,已经聚集了一些亲朋好友,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深深的悲痛之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哀伤所笼罩。
众人看到顾启明出来,纷纷迎上前去,有的轻拍他的肩膀,有的紧紧握住他的手,大家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安慰和支持。顾启明感受着周围人的关怀,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点头致谢。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坚定。老妇人走到顾启明面前,停下脚步,凝视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
“启明啊,”老妇人的声音略微颤抖,带着无尽的悲伤,“我和你外婆可是一辈子的好姐妹啊!她这么突然就走了,我这心里……真的好难受啊!”
顾启明听着老妇人的话,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谢谢您,阿婆。我知道外婆也一定很想念您。”
老妇人轻轻摇了摇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她只是紧紧地拉住顾启明的手,仿佛这样就能传递一些力量给他。
老妇人深吸一口气,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轻声说道:“让我进去看看外婆吧。”
顾启明点头,侧身让开一条路。
老妇人缓缓走进屋内,脚步带着沉重的哀伤。她走到外婆的遗体旁,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外婆的脸,泪水夺眶而出。“老姐妹啊,你怎么舍得丢下我先走了。”她喃喃自语,回忆着和外婆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那些年轻时的欢笑,年老后的相互陪伴。
老妇人是外婆的至交好友,当她得知外婆去世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不辞辛劳地赶来。在外婆所在的地方,他们的亲朋好友并不多,这使得老妇人的到来显得尤为珍贵。
屋内,老妇人在和外婆做了最后的告别后,缓缓走出。她拉着顾启明的手说:“启明,你要照顾好你外公,他现在最需要你们。”
顾启明用力点头,“奶奶您放心,我会的。”
众人齐心协力,开始为外婆的后事忙碌起来,尽管悲伤弥漫,但大家都希望能让外婆走得安详。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人们默默地收拾着外婆的遗体,心情沉重而肃穆。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外婆的遗体放入棺木中,然后启程前往外婆的老家。
一路上,车辆缓缓行驶,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但车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终于,车子驶入了外婆的老家所在的村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整个村子异常安静,竟然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车子继续前行,最终停在了外婆家的门口。当他们推开车门,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时,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他们疑惑地环顾四周,发现村里的人们都静静地站在家门口,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到来。
当那辆装载着外婆遗体的车缓缓驶近时,一股沉重的氛围瞬间笼罩了整个现场。人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那辆车上,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了这片死寂。那哭声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人群中喷涌而出,此起彼伏,响彻云霄。这哭声中蕴含着无尽的悲痛和哀伤,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有的人哭得泣不成声,身体颤抖着,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有的人则一边哭一边呼喊着外婆的名字,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还有的人默默地流着眼泪,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浸湿了他们的衣襟。
这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壮的挽歌,诉说着人们对外婆的思念和缅怀。
顾启明和顾铭看着这一幕,眼眶再次湿润。外公站在车旁,眼神哀伤却又带着一丝欣慰,外婆在这里人缘极好,大家如此悲痛,说明她这一生活得精彩。
葬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里的长辈们帮忙操持,一切都遵循着古老的习俗。
在葬里上村,村民们为了送别逝者,特意请来了专业的炮队和唢呐演奏团队。这是一场庄重而肃穆的葬礼,炮声隆隆,唢呐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
炮队的队员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火炮,每一声炮响都震撼人心,响彻云霄。而唢呐演奏者们则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吹奏出一曲曲悲怆的旋律,如泣如诉,让人不禁动容。
葬礼现场,村民们身着素服,神情凝重地站在一旁。他们默默地聆听着炮声和唢呐声,心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和不舍。整个场面庄严肃穆,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那一声声炮响和唢呐声,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
顾启明和顾铭忙前忙后,招待着前来吊唁的乡亲。
到了晚上,守灵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灵堂。突然,一阵凉风吹过,烛火摇曳。有人小声说:“这怕是外婆回来看大家了。”众人都安静下来,似乎在感受外婆的气息。
外公坐在灵柩旁,轻声说:“老婆子,你看大家都这么想你,你就安心走吧。”夜渐渐深了,守灵的人们有些疲惫,但谁都不愿意离去。大家都想多陪陪外婆,就像从前一样。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葬礼也在这悲伤又温暖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