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壁表面浮动着液态金属文字,那是用超导材料刻写的《山海经》残篇。中央祭坛上悬浮的青铜罗盘突然启动,指针由反物质构成,在空气中划出甲骨文编码的时空坐标。我们惊恐地发现,这个直径三百米的曲率舱正在模拟太阳系的诞生——水星轨道上凝结着三星堆玉璋的碎片,金星大气层里漂浮着青铜大立人像的量子幽灵。
最骇人的是舱顶那棵由光子构成的青铜神树,每根枝条都在演绎不同的文明进程:左侧枝桠重现良渚玉琮的量子隧穿实验,右侧枝头绽放着二里头绿松石龙的超导态幻影。当树冠绽放出最后一片金乌羽翼时,整片空间突然剧烈震颤——我们跌入的哪里是什么曲率舱,分明是古蜀文明留在地球上的文明火种,此刻正等待着某个触发条件,将三千年前的量子信息洪流重新注入现实维度。
惊魂未定之际,我踉跄着扑向舷窗,指尖死死抠住冰凉的金属窗框。舷窗外翻涌的景象让瞳孔剧烈收缩——血红色的天幕被扭曲的云层撕成碎片,像是被无形巨手揉皱的羊皮纸,暗紫色的闪电在云隙间游走,将整个天空映照成扭曲的万花筒。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本该是城市轮廓的剪影,此刻正以违背物理规律的方式悬浮着:摩天大楼如同融化的蜡烛般坍塌成液态金属,裹挟着火星坠向大地;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腾空翻转,轮胎摩擦出刺目的青烟,在半空中凝结成诡异的琥珀状物体。
地面传来沉闷的轰鸣,仿佛有巨兽在深渊中翻滚。我看见柏油路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粘稠的黑色物质从地底渗出,裹挟着无数惨白手臂向上攀爬。那些手臂时而凝聚成人形,时而溃散成腥臭的雾气,每当它们触及建筑物残骸,就会爆发出类似玻璃碎裂的脆响。舷窗外突然掠过一道黑影,定睛看去竟是架倒悬的客机,机翼如同折断的螳螂前肢,舱门大开着,无数荧光绿的飞蛾正从机舱涌出,在血色天幕下拼凑出扭曲的经纬线图案。
温度骤降让呼吸在玻璃上结出冰花,某种超越听觉的轰鸣震得太阳穴突突跳动。当视线扫过港口方向时,整片海域突然沸腾般翻涌,数以千计的透明水母状生物浮出水面,它们伞盖下垂落的触须足有百米长,每根触须末端都缀满闪烁的瞳孔,此刻正齐刷刷转向我的方向。这个违背所有物理法则的世界里,重力在某个瞬间突然失效,漂浮的碎玻璃与燃烧的纸页构成诡谲的慢动作雨幕,而远处教堂尖顶上,十二尊天使雕像正用被沥青黏住的翅膀,缓缓拼出倒五芒星的图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通体覆盖暗金色鳞片的饕餮,它高达百米的头颅如同移动的山岳,血盆大口中交错着五排锯齿状獠牙,每颗牙齿都泛着金属冷光。这头来自上古凶兽的怪物正以违反物理规律的姿态悬浮在核电站上空,暗紫色能量纹路在它脊背流动,如同活蟒般缠绕着四只撕裂空气的利爪。
随着它张开布满倒刺的咽喉,防护罩表面突然浮现出细密的裂纹——那是由钨钢合金与碳纳米管编织的第三代能量护盾,此刻竟像融化的蜡油般开始坍塌。饕餮的舌尖扫过之处,钛合金框架如同脆弱的蛋壳般剥落,飞溅的金属碎片在核反应堆蓝光中划出灼热的轨迹,空气里弥漫着电离的臭氧味与金属灼烧的焦臭。
最令人胆寒的是它吞噬辐射的姿态:当暗红色能量流从獠牙缝隙喷涌而出时,本该致命的γ射线竟被它如同饮水般吞入腹腔,腹部鳞片随着能量吸收明暗交替,仿佛某种诡异的呼吸节奏。被破坏的防护罩缺口处,核燃料棒特有的幽蓝光芒正与饕餮体表的符文产生共振,整个切尔诺贝利禁区都回荡着古老而危险的低频嗡鸣。
而在不远处,应龙与一群F35战斗机正在激烈地缠斗。应龙身形巨大,翅展足有百米开外,暗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冷光,每一片鳞甲表面都流动着古老符文般的光泽——那是上古神兽与现代科技碰撞时激发的能量涟漪。它仰天长啸时,云层被声波震碎成旋涡状,口中喷涌的赤焰并非普通火焰,而是裹挟着雷霆的\"九天应元雷光火\",将方圆十里的天空烧灼成琉璃般的赤红色。
F35机群在指挥官杰克·哈珀的调度下,以教科书般的战术展开围攻。四架F-35b率先开启升力风扇,垂直腾空形成火力压制层,机腹弹舱弹射出的AIm-120d中距导弹拖着尾焰划出死亡弧线。这些导弹搭载的AN\/ASq-239雷达系统正以每秒数亿次的速度扫描应龙,却在触及鳞甲的瞬间被量子纠缠力场干扰,制导信号如同撞上无形蛛网般扭曲溃散。
\"切换电子对抗模式!\"空中预警机E7发出蜂鸣指令。十二架F-35c立即展开分布式孔径雷达,将战场数据实时共享至航母战斗群。两枚AGm-158隐身巡航导弹从航母甲板呼啸升空,借助天基红外卫星的定位,试图从应龙翼展死角发起突袭。然而应龙颈后突然展开由能量构成的\"逆鳞之盾\",导弹在距离鳞甲三米处被分解成蓝色光粒——这正是《淮南子》记载的\"应龙御水,以气化形\"的现代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