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都司驻地开州城,这座位于三省交界的黄河岸州城,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所辖恰好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临界之处,南北商途的要道,东南还凭借运河与黄淮相连。
开州本来下辖濮阳、清丰、南乐三县,可新成立的开州都司则又扩大了一些,将周边的内黄、浚县、滑县、范县、长恒等五县的部分地区划入,冀南人口众多,在地域划分中,开州也属上州之列了。
谭威如今身为都司主官兼布政署,加上有个明远将军的虚职,目前官居三品,手下佐官、吏员配置一应俱全,肩负着开州的军政大权,他不知道崇祯这是在借鸡下蛋,所以大方。
在对开州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后,谭威将诸多具体事务交给录事参政张定理处理。而他自己则换上一身便装,带着张狂、杨威以及十个土字营亲卫,前往开州城四处走访,期望能深入民间,实实在在地接触老百姓,了解一些真实情况。
开州城相较静海城,显得臃肿而繁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是建筑有些破烂,却也有种异样的盛荣。然而街头另一侧那大量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却与这畸形繁华的景象格格不入,倒是有种割裂的恍惚。
谭威一行人漫步在街头,护卫间隔距离隐入人群,谭威被一处摊位上的绿色糖块吸引。他走上前去,好奇地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品尝。那刺激的异香瞬间在味蕾散开,谭威不禁露出异样的笑容,这种强烈的薄荷糖真的很上头。
他转头看着张狂和杨威说:“这糖块味道不错,你们也尝尝。” 说罢便买了几块分给他们。张狂和杨威接过糖块,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吃得呲牙咧嘴。谭威见状,笑着又给每人买了三块,让他们带回去给别人尝尝,一行人继续前行。
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座寺庙前,寺庙旁设有粥场,粥场里难民众多,场面一片混乱。人们拥挤在一起,争抢着那来之不易的米粥食,这时谭威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被一个差人模样的中年人追赶。
小孩十分灵活,左躲右闪,多次成功逃脱中年人的抓捕,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被两个差人抓住,小孩手中还紧紧握着一碗粥,顾不上其他,只顾往嘴里送。中年人见状,一把将粥碗打掉,小孩愤怒地推了中年人一把,在他身上留下一个黑黑的掌印。
中年人顿时恼羞成怒,先是一脚将小孩踢倒在地,随后又从腰间抽出鞭子,狠狠地抽打在小孩身上,旁边一位老人见此情形,赶忙上前求情:
“大人,孩子不懂事,您就大慈大悲饶了他吧。”
中年人不仅不听,反而一脚将老人踢开,骂骂咧咧的继续抽打。
谭威在一旁看得真切,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随即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腕,大声吼道:
“你这厮!你怎能如此对待一个孩子和老人!”
中年人用力想要挣脱,却发现谭威的手如同铁钳一般,纹丝不动,随即恼羞成怒,抬起脚就朝着谭威踢去,谭威侧身一闪,顺势一个背摔,将中年人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一下引发了粥棚里管事们的注意,随后一群人从粥棚里冲出来,将谭威等人团团围住。张狂、杨威和土字营军士们见状,立刻警觉起来,他们盯好战位,紧紧地护在谭威身边,只等谭威的指示。
谭威拍了拍衣袖站在原地,冷峻地扫视着周围这群将他们围住的人,阴冷道:“我乃开州都司将军府之人,叫你们主官出来!”
一边说着一边俯身轻轻扶起地上的小孩轻轻的问:“孩子,告诉大叔,这是怎么回事?” 小孩眼中含着泪花,抽噎着说:“这粥,比米汤还清呢,多赊要些还挨打,猪吃的都比这厚。” 谭威闻言,脸色微变。
这时一个小头目模样的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满脸的怒容,指着谭威大声指责:“你这人怎么回事?在这粥场闹事,是何居心!” 谭威仿若未闻,径直朝着粥锅走去。
他凑近一看,锅中那所谓的粥,米粒稀疏可见,汤水清浅,果如小孩所言。小头目见谭威不理会自己,愈发恼怒,向身旁差人使了个眼色,恶狠狠地说:“还愣着干什么?把这闹事的给我赶出去!”
谭威不慌不忙,转头对张狂说道:“张狂,你速去将军府,把司仓参事给我叫来。” 接着又看向杨威,沉声道:“杨威,这些人目无法纪,给他们点教训。” 杨威早就等不及了,如今谭威一下令,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与身旁的土字营军士迅速动手。
这些差人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哪是杨威等人的对手,不过片刻,众差人便被打得东倒西歪,狼狈地趴在地上呻吟。
谭威没有理会倒地的差人,继续耐心地问小孩:“孩子,你说这粥不如猪吃的,这话怎么讲?” 小孩用脏兮兮的小手抹了把眼泪,指向不远处一位难民说道:“我瞧见他们帮那些当官的把米挑回家,说是喂猪呢。”
谭威走到那位难民面前,轻声询问:“大哥,孩子说的可是真的?” 难民面露惧色,眼神闪躲,犹豫再三,小声说道:“大人,我…… 我不敢乱说,怕惹事啊。”
就在这时,张狂带着司仓匆匆赶到,那些差人见此阵仗,又听闻谭威是将军府的人,顿时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求饶:“大人饶命啊,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求大人恕罪!”
周围的难民们也纷纷跪地,口中高呼:“多谢大人为民做主!”
谭威没有说话,只是将司仓带到粥锅旁,指着那稀粥说道:“你看看这粥,如此稀薄,怎么能给难民吃?” 司仓参军事吓得冷汗直冒,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大人恕罪,是小的失职。”
谭威考虑到自己初来开州,许多事务尚未理顺,便没有深究司仓的责任,毕竟整顿需要个过程,这些坐地户和地头蛇得温水煮青蛙,自己别学崇祯,随后沉声道:“此事暂且记下,你速速处理好这粥厂的事,之后去将军府领十鞭,以儆效尤。”
对于那嚣张跋扈的粥场小头目,谭威毫不留情下令:“把这人拉出去,当众打五十鞭,让他知道欺侮百姓的下场!” 小头目吓得瘫倒在地,苦苦哀求,却也无济于事。
谭威转身让粥棚的人重新煮粥,趁着这个间隙,他与小孩交谈起来,原来这孩子父母双亡,爷爷也刚刚去世,如今只剩他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他来领粥,是想带回去给妹妹吃。
谭威看着机灵的小孩,又瞧了瞧一旁赶过来瘦弱的小女孩,那小女孩眉眼间竟有些像自己前世的女儿,不禁心生怜悯。他对手下说道:“把这两个孩子带到将军府去,好好安置。”
过了一会儿,粥煮好了,谭威亲自上前查看,确认粥浓稠适宜,才放心地点点头。随后他带着亲卫和两个孩子转身离开。此时难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粥上,等有人反应过来,抬头张望时,谭威一行早已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