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的技巧主要有冲,顶,压,闪等,冲是进攻的主要方式,就是挺起膝盖向对方冲撞。
顶既是攻击手段,也是防御方法,是针对冲的有效方式。
压是用膝盖压在对方的膝盖上面,使其抬不起来,让对方无法进攻,多次下压也容易让对方落败。
闪则是主要是防御手段,无论是对冲和压都是很有效的。
当然在实际战斗中,常常是多种技巧组合使用。
看准时机,合理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胜的关键。
当然同时也是在斗智斗勇,针对不同人的特点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针对个子大的,喜欢冲撞的,得合理使用闪的技巧。但你得使用巧妙,在别人的意料之外突然闪开,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手很可能一下栽倒,扑倒在你的脚下。那姿势极像饿狗扑食,经常会引得人群大笑。
两只脚着地,或者是双手都离开抬起的那只脚则为输。
一般都会遵守游戏规则,输了就会停止攻击。
不遵守规则的人,没有人和你玩。
偶尔也有人耍赖的,自己倒下时,随手把别人也拉倒。
这种人虽然让人讨厌,但也算是合理利用规则,规则中并没有说倒下去时不准拉别人。
利用规则的漏洞,常常是弱者的手段,强者想的是如何在规则下打败对手。
游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对童年的周兴国他们来说,游戏才是主要的,学习则是被动的。
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大人和老师讲的道理他们也懂,可是那些东西离他们太遥远了。
父母让他们好好读书,说考上大学,就可以拿工资,就是铁饭碗,一辈子再不愁吃不愁穿。
但现在你怎么可能让一个小孩明白那么远的事。
还不如说按时完成了作业,可以多玩一会。或者说考的好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
那时回家是没有作业的,上午三节课,老师只讲两节,最后一节课就是做作业。下午也一样。
孩子回家是不做作业的,父母也通常不允许你做,因为要帮家里干活。
农活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只有活着才会去考虑别的。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能让孩子去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行为。
周兴国在使用各种技巧击败一个一个对手,他并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时不时向他扫过。
郭小英在和同学玩跳皮筋,这也是一种新引进学校的游戏。
原来她们玩的游戏有丢手绢、踢毽子、跳绳等。
跳皮筋具有一定难度,不但要完成规定的动作,还要有节拍,所以看上去像是在跳舞。
现在她们见到隔壁班一年级的学生还在玩丢手绢,感觉太low了。
当然那时他们还不知道low这个外来词的意思。
郭小英在游戏的间隙常常会不自觉看向那个光屁股男孩。
这时她也不懂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其实很多年以后她也不明白。人要明白自己并不那么容易,要明白复杂的感情就更加艰难了。
她只是一种本能反应,总想见到他,想知道他的一切,对他总是充满了好奇。
女孩子比男孩成熟的还是要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