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住在章台宫中,嬴政又不禁止他走动的缘故,大秦朝廷上,那些够资格面君的重臣,扶苏大多数都见过。
不过他们多数年纪都挺大了,而面前的却是极为年轻,而且还由陈越这个嬴政面前的红人亲自领着来。
扶苏又从未见过,自然不免有些好奇对方到底是何身份。
陈越比杨平的年纪要大一些,不过都是一样的面容端正,虽不算太出众,却绝对是瞅着顺眼的那一挂。
嬴政爱才,可若不是才华高到让他惊叹,那容貌便也是很重要的,不说多么清俊,起码也是要入得了眼。
朝中大臣们是如此,后宫伺候他的侍从,那便更是要求高出许多。
这也很正常,都已经手握大权了,谁愿意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辣眼睛的存在。
“太子,这位是李信将军,在前次攻灭赵国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
陈越先是躬身行了一礼,才耐心的解释道,丝毫没有敷衍的意思。
在大王伺候的人,谁不知道大王对于太子的宠爱,又有哪个是敢怠慢太子的。
陈越和杨平的态度,比之上一世李世民身边的人,那简直都没有可比性。
所以自认为的重视,付出全部心血,和真正的重视,付出大量心血之间,从来都是有区别的。
再一次唾弃了一下,上一世遇到的混账渣爹,扶苏仔细的看了李信一眼,脑海中不由得回忆了起来。
原来这个就是号称可以用二十万大军,就攻破楚国的李信啊?
这么说来,父王是真的要攻打楚国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扶苏,竟然莫名的有些兴奋,看来得到梦境启示的嬴政,要比原本进程中更快的统一六国啊。
“臣李信拜见太子!”
扶苏正想着,面前的年轻将领却已经躬身行礼,看似恭敬却难掩傲气。
不过这也正常,扶苏这个太子是因为制度而立,本身并无什么功绩,年纪又小,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那些朝中重臣们也就罢了,各个都是人精般的,不管心里怎么想,看在大王的面子上,便是装也装出个样子来。
可对李信这也年轻气盛的天才将领来说,那便不是如此了。
不过李信也就是没太在意扶苏,倒是没有什么不屑啊轻视啊之类的负面情绪,毕竟小太子年幼,还什么都没做。
也什么都看不出来,作为臣子等,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看明白了李信的态度,扶苏并没有生气,因为现在朝中大臣们对自己,其实普遍都是这种态度。
只不过是李信表现出来罢了,作为一个还未长大,没有实权的太子,不被人重视很正常,没什么可气得。
上一世,作为已经有了功绩,手中也握有实权的太子,不还是因为李世民那冷漠的态度,而有不少官员敢不将他放在眼里吗?
李信起码是礼数周到,相比于敢当面挑衅自己的李泰,及其麾下官员,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将军不用多礼……”
扶苏抬了抬头,摆出一副嬴政平日里,召见大臣时的严肃模样,开口问道:
“父王召将军,是为了攻打楚国吗?”
才三岁的小太子,即便故意装作小大人的模样,还一副跟大王差不多的同款打扮,但在李信这种沙场征战多年的将军面前,也没什么威慑力。
尤其是那肉嘟嘟,酷似大王的小脸,让李信双手直痒痒,若不是怕大不敬,真想上去捏两把。
不过小太子问出的话,却是让李信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他的印象里,才三岁多的孩子,那不是成天想着吃喝玩乐吗,怎么会关注这些国家大事,更怎么会知道攻打楚国的事?
李信那除了打仗,就不怎么转弯的脑袋,偏头看了一眼大殿,下意识的便以为是大王告诉给太子的。
不过因着先前大王严令保密之事,即便是这么以为的,但李信却也没有回答什么。
只是躬身又行了一礼说道:
“太子,大王还要召见臣,请容臣去拜见大王……”
李信的谨慎让扶苏不禁暗暗点头,怪不得这家伙能在人才济济的秦国留下名字,还曾与王翦争锋。
纵然最后输了,却还让不少人为他惋惜。
扶苏自然不会阻拦,直接便点了点头,让他进去了,不过他自己也跟在对方后来溜了进去。
说是溜了进去,但实则屋内的人,都是耳聪目明的,哪里能看不到他的身影。
只不过作为臣子,王翦和李信不敢多言,而嬴政素来对儿子多有纵容,只是瞪了他一眼,便也默许了扶苏留下。
只是听了没一会,没意思的扶苏便又自己出去了,没办法,自从他进去之后,嬴政和王翦李信,就不说什么正事了。
改成唠起了家常,就连家里几个子女都快要聊到了,这一看就是为了避免让自己听到什么机密而故意的。
扶苏无语之下,自然也只能识趣的离开,不打扰他们君臣商议机密。
做过许多次皇帝,扶苏其实也能理解嬴政的做法,军队的部署机密,确实不该让太多人知道。
哪怕扶苏是秦国的太子,可他毕竟年纪还小,若是被外人哄骗,将计划无意间说了出去,那便会对秦国造成损失了。
尤其是在楚系贵族势力本就盯着扶苏的情况下,让扶苏知道太多,对扶苏本身也没什么好处。
扶苏自己知道自己的心理年龄,不会做出那么愚蠢的事情,可在旁人看来,他就是那么点的年纪,那做出什么都是无法预料的。
说白了,想要真正参与到秦国事务中,帮助到嬴政这个父王,还是得扶苏快点长大才行,最起码也要像是甘罗一样的年岁。
明白这一点的扶苏,也没有强求,非要知道嬴政的部署,只是回了偏殿后,他却是忍不住猜测。
这一次的始皇陛下,会用谁来攻打楚国,还会是夸口二十万大军就能拿下楚国的李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