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目解析
1.回目含义阐释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字面意思是可怜的尤二姐被王熙凤设计骗进了大观园。尤二姐善良单纯,在王熙凤花言巧语的哄骗下,毫无防备地进入了这个看似美好的园子。深层寓意在于揭示尤二姐命运的悲惨,她进入大观园后,陷入了王熙凤精心布置的陷阱,生活每况愈下,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酸”体现出王熙凤因贾琏偷娶尤二姐而心生醋意,大闹宁国府则是她发泄愤怒与不满的具体行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不仅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更是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尊严。她的这一行为,也反映出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这一回目精准概括了整回的核心情节,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读者在看到回目时,就能大致了解本回的主要内容。
2.回目艺术特色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回目“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对仗工整,“苦尤娘”对“酸凤姐”,“赚入”对“大闹”,“大观园”对“宁国府”,结构严谨,富有韵律美。用词精准生动,“苦”字道尽尤二姐的悲惨命运,“酸”字凸显王熙凤的醋意与泼辣。
与《红楼梦》整体回目风格一致,此回目简洁凝练却意味深长,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核心情节,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回目也暗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向,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二、情节梳理
1.赚尤二姐入府
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娶尤二姐后,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趁着贾琏前往平安节度巡边在外,她让兴儿引路,带着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人来到尤二姐家。
见面时,王熙凤身着孝服,满脸堆笑,礼数周全。她先是向尤二姐赔罪:“姐姐下降,不曾远接,望恕仓促之罪。”接着又自谦道:“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嫌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服侍姐姐。”说着便行了下礼。这番言辞,让尤二姐觉得王熙凤是个通情达理之人,逐渐卸下了防备。
王熙凤还不断夸赞尤二姐的美貌和贤德,说她是世间少有的好女子,自己能有这样的姐姐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她表示自己在贾府中诸事繁杂,正需要尤二姐这样的人来帮衬,希望尤二姐能搬到大观园中居住,大家相互照应。尤二姐本就善良单纯,被王熙凤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再加上王熙凤态度诚恳,便答应了她的邀请。
与此同时,王熙凤让旺儿暗中调查尤二姐的过往。得知尤二姐的原配是张华后,她封了二十两银子给旺儿,命他将张华勾来养活,并指使张华向都察院告状,为后续大闹宁国府埋下伏笔。就这样,王熙凤成功地将尤二姐骗入了大观园,一场更大的阴谋也随之展开。
2.尤二姐入府后的遭遇
尤二姐怀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进入大观园,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刁难。王熙凤为尤二姐安排的丫鬟善姐,并非善类。善姐对尤二姐态度恶劣,言语间充满了不屑与轻蔑。才住了几日,就开始给尤二姐吃剩菜剩饭,全然没有对待主子的恭敬。尤二姐稍有不满,善姐便恶语相向,指责她不懂规矩。
在生活待遇方面,尤二姐也大不如前。原本应有的生活用度被刻意克扣,衣物首饰等也不再按时供应。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仿佛从云端跌入了谷底。
尤二姐的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初,她还心存幻想,以为王熙凤真的会善待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陷阱。她开始感到恐惧和无助,后悔自己轻易地相信了王熙凤。然而,此时的她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她只能在孤独和痛苦中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3.大闹宁国府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起因是她指使张华向都察院状告贾琏偷娶尤二姐,此行为犯了国丧娶亲、家丧娶亲、欺瞒父母、停妻再娶四重罪。她借此机会,带着满腔怒火前往宁国府兴师问罪。
王熙凤来到宁国府后,先是把贾蓉骂了个狗血淋头。她指着贾蓉的鼻子,言辞犀利地斥责道:“你死了的娘阴灵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还敢来劝我!”那声音高亢尖锐,充满了愤怒与怨恨。接着,她又连带将贾珍也骂了一通,把他们父子的丑事一一揭露出来,毫不留情。尤老娘也未能幸免,被王熙凤一顿数落。
尤氏在面对王熙凤的大闹时,显得懦弱无能。她不敢反驳,只能低着头,战战兢兢地听着王熙凤的责骂,偶尔赔上几句不是,试图平息王熙凤的怒火。贾蓉则更加惶恐,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嘴里说着:“婶子息怒,是我糊涂,求婶子饶了我这一次。”
王熙凤大闹过程中,言行泼辣至极。她撒泼打滚,又哭又闹,把宁国府搅得鸡犬不宁。她还以头撞墙,做出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以此来威胁尤氏和贾蓉。
这场大闹的结果是,尤氏和贾蓉为了息事宁人,只能百般讨好王熙凤。贾蓉提出愿意拿出五百两银子给王熙凤赔罪,尤氏也表示会好好管教家人。王熙凤见目的达到,便暂时收了怒火,但她心中对尤二姐的算计并未停止,一场更大的悲剧正悄然降临。
三、人物分析
1.王熙凤
(1)精明算计
王熙凤在骗尤二姐入府和大闹宁国府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精明算计。在骗尤二姐入府时,她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让兴儿带路,了解尤二姐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见到尤二姐后,她穿着孝服,言辞谦卑,以退为进,用花言巧语消除尤二姐的戒心,使其心甘情愿地跟她进入大观园。同时,她暗中安排旺儿调查尤二姐的过往,得知其原配是张华后,封银将张华勾来养活,并指使张华向都察院告状,为大闹宁国府埋下伏笔。
大闹宁国府时,她更是巧妙地利用各种关系和局势。她深知张华告状会引起轩然大波,便借此机会大闹宁国府,将贾蓉、贾珍等人的丑事揭露出来,让尤氏和贾蓉陷入被动。她还以寻死觅活的方式威胁尤氏和贾蓉,迫使他们答应自己的要求,达到了既出了恶气,又维护自己地位的目的。她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环环相扣,充分展现了她的精明算计。
(2)泼辣狠毒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时,泼辣表现可谓淋漓尽致。她一到宁国府,就把贾蓉骂得狗血淋头,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父子的丑事。她撒泼打滚,又哭又闹,以头撞墙,做出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把宁国府搅得鸡犬不宁。她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了平日里的端庄,展现出了十足的泼辣。
她对尤二姐的狠毒算计更是令人发指。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后,她安排善姐等丫鬟刁难尤二姐,让她吃剩菜剩饭,克扣生活用度。她还利用张华告状一事,进一步打压尤二姐,让她在贾府中孤立无援。她的目的就是要让尤二姐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遭受折磨,最终走向死亡。尤二姐的悲惨命运,完全是王熙凤狠毒算计的结果。
(3)复杂性格成因
王熙凤复杂性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她出生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家族势力庞大,这种家庭背景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强势、精明的性格。她嫁入贾府后,成为贾府的管家奶奶,掌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和大小事务。在这个复杂的封建家族中,她需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和利益纷争,这使得她不得不变得更加精明、算计。
同时,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也让她在维护自己地位和权力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泼辣、狠毒。她深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在贾府中立足。因此,她在处理事情时往往不择手段,展现出了复杂而多面的性格特点。
2.尤二姐
(4)善良单纯
尤二姐轻易相信王熙凤,充分体现了她善良单纯的性格特点。王熙凤前来拜访时,身着孝服,礼数周全,言辞谦卑,先是赔罪,又自谦诸事需尤二姐指示教训,还不断夸赞尤二姐的美貌与贤德。尤二姐本就心地善良,没有太多的防备之心,她被王熙凤的表象所迷惑,认为王熙凤是真心接纳自己。在她看来,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家奶奶,能如此低姿态地对待自己,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而且王熙凤表示在贾府诸事繁杂,需要尤二姐帮忙,这让尤二姐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能够融入这个大家庭。她没有想到王熙凤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用心,就这样轻易地相信了王熙凤的花言巧语,跟着她进入了大观园,陷入了王熙凤精心设计的陷阱。
(5)命运悲剧根源
尤二姐命运的悲剧,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王熙凤的算计是直接原因。王熙凤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尊严,不能容忍尤二姐的存在。她精心设计骗局,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然后指使丫鬟刁难她,利用张华告状打压她,一步步将尤二姐逼上绝路。
其次,尤二姐自身的性格弱点也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因素。她善良单纯,缺乏对人心险恶的认识,轻易相信他人,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王熙凤的算计和刁难时,她只能默默忍受,无法反抗。
最后,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地位低下,尤二姐作为一个再嫁女子,在贾府中本就没有地位。她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作为支撑,只能任人摆布。而且贾府内部勾心斗角,人际关系复杂,尤二姐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生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尤二姐命运的悲剧。
3.尤氏
(6)懦弱无能表现
当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时,尤氏的懦弱无能暴露无遗。王熙凤气势汹汹而来,言辞犀利地斥责贾蓉、贾珍父子的丑事,尤氏却不敢有丝毫反驳。她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大气都不敢出,完全没了当家主母的威严。面对王熙凤的责骂,她只能不断赔不是,声音颤抖且卑微,试图平息王熙凤的怒火。当王熙凤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时,尤氏更是惊慌失措,只能跪在地上苦苦求饶,承诺会好好管教家人,拿出银子赔罪。她不敢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在王熙凤的强势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一味地妥协退让,尽显懦弱无能。
(7)性格形成原因
尤氏懦弱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家庭地位和丈夫的影响密切相关。在贾府中,她虽为宁国府的当家主母,但没有像王熙凤那样强硬的娘家后台,这使她在家族中缺乏底气。而且她的丈夫贾珍行事荒唐,不听她的劝告,她的话在贾珍面前毫无分量。在男权主义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她无法改变贾珍的行为,多次劝说无果后,只能选择得过且过,明哲保身。久而久之,这种无奈和无力感让她养成了懦弱的性格,面对王熙凤的大闹,也只能选择懦弱地应对。
四、艺术特色
1.情节跌宕起伏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情节跌宕起伏,从王熙凤骗尤二姐入府到大闹宁国府,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先是不动声色地设计骗局。她以贤良淑德之态出现在尤二姐面前,花言巧语哄骗尤二姐,使其放松警惕,顺利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这一阶段情节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王熙凤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然而,情节很快急转直下。王熙凤指使张华告状后,便大闹宁国府。她言辞犀利,将贾蓉、贾珍等人的丑事揭露得淋漓尽致,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把宁国府搅得鸡犬不宁。尤氏和贾蓉在她的泼辣攻势下,只能跪地求饶,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这种跌宕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前期王熙凤的隐忍和算计,让读者为尤二姐的命运捏一把汗,充满了紧张感。而大闹宁国府的情节则如同一场暴风雨,将矛盾冲突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纷争之中,随着情节的起伏而心情跌宕,时而为尤二姐的单纯善良感到惋惜,时而为王熙凤的精明泼辣感到惊叹,充分领略到了《红楼梦》情节的精彩魅力。
2.人物语言个性化
人物
语言特点
体现的性格
王熙凤
言辞犀利、泼辣张狂、善于算计。大闹宁国府时,她指着贾蓉骂“你死了的娘阴灵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还敢来劝我!”,毫不留情揭露丑事;骗尤二姐时又花言巧语,谦卑有礼,尽显虚伪。
精明算计、泼辣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深谙人心,善于利用语言掌控局势。
尤二姐
言辞温和、单纯质朴。面对王熙凤的花言巧语,她没有过多防备,话语中多是真诚回应,如轻易相信王熙凤的邀请。
善良单纯,缺乏心机,对他人毫无戒心。
尤氏
言辞软弱、卑微怯懦。面对王熙凤的责骂,她只能不断赔不是,说“是我们没管教好”之类的话,不敢有丝毫反驳。
懦弱无能,在强势面前不敢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只能一味妥协。
这些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环境描写作用
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环境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熙凤素衣素服出场这一环境描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庄重、严肃且暗藏玄机的氛围。素衣素服本是用于守孝等庄重场合,王熙凤以此装扮示人,给人一种她是带着正义和委屈而来的感觉,让尤二姐在初见时便心生敬畏,为她成功骗取尤二姐的信任奠定了基础。
从人物心境的烘托来看,素衣素服体现出王熙凤此时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她表面上装作贤良淑德,实则内心充满了对贾琏偷娶尤二姐的醋意和怨恨。这种装扮也是她的一种策略,通过营造出自己受委屈的形象,来获取他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暗示了她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为大闹宁国府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强烈的控制欲。
五、主题探讨
1.封建家族内部关系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深刻反映了封建家族内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激烈争夺,以及亲情在这些面前的脆弱不堪。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娶尤二姐后,精心布局,先是骗尤二姐入大观园,接着指使张华告状,随后大闹宁国府。她的一系列行为,表面上是因贾琏的背叛而愤怒,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管家地位和权力。在封建家族中,管家之位意味着掌握经济大权和家族事务的决策权,王熙凤不容许有任何威胁到她地位的因素存在,尤二姐的出现便成了她必须铲除的障碍。
而尤氏在面对王熙凤的大闹时,懦弱无能,不敢反抗。她为了息事宁人,只能百般讨好王熙凤,甚至答应拿出银子赔罪。这表明在权力面前,尤氏为了保住自己在宁国府的地位,不惜牺牲尊严和亲情。贾蓉在这场纷争中,同样为了自身利益,向王熙凤磕头求饶,毫无骨气可言。
亲情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争夺面前显得无比脆弱。王熙凤与贾琏虽是夫妻,但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对贾琏的背叛毫不留情地进行报复。尤氏与贾珍是夫妻,却无法阻止贾珍的荒唐行为,在王熙凤大闹时也不敢维护丈夫。这些都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亲情的虚伪和脆弱,人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亲人,展现出封建家族内部的黑暗和腐朽。
2.女性命运
尤二姐的命运深刻体现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地位低下,尤二姐作为再嫁女子,更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她善良单纯,本渴望拥有安稳的生活,却因贾琏的偷娶和王熙凤的算计,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进入大观园后,她遭受丫鬟的刁难、生活的困苦,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最终含恨而死。她的悲剧命运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毫无自主权,只能任人摆布,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王熙凤在封建制度下也有着无奈和扭曲。她精明能干,掌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然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使她的权力受到诸多限制。她虽手握大权,却无法改变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贾琏的背叛让她愤怒不已,却只能通过大闹宁国府等极端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她的心狠手辣、算计他人,也是在这个复杂的封建家族中为了生存和自保而形成的。她的无奈和扭曲,反映出封建制度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即使是像她这样强势的女性,也无法摆脱封建制度的枷锁。
3.人性思考
王熙凤的精明算计和毒辣手段,反映出人性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极度自私的一面。她为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精心布局,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后百般折磨,还大闹宁国府,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人丑事。在利益和权力面前,她丧失了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尽显人性的阴暗。
尤二姐的善良单纯,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她毫无防备地相信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却因这份单纯陷入悲剧。这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善良若缺乏保护,很容易成为被伤害的理由。
尤氏的懦弱则反映出人性中的软弱和妥协。面对王熙凤的大闹,她不敢反抗,为求自保而放弃尊严。这表明在强大的压力和威胁下,很多人会选择退缩和屈服。
这些人物的不同表现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人性是复杂多面的,既有善良、单纯的美好,也有自私、狠毒的丑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坚守善良,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他人算计的对象。
六、与前后文关联
1.与前文情节呼应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与前文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情节紧密呼应,是前文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前文详细描述了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瞒着王熙凤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小花枝巷。这一行为为第六十八回王熙凤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埋下了伏笔。
本回中,王熙凤得知此事后,先是不动声色地设计骗局,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这是对前文贾琏偷娶行为的直接回应。她的精明算计与前文展现出的管家才能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了她的性格特点。
同时,王熙凤指使张华告状,大闹宁国府,也是对前文贾琏偷娶行为的强烈反击。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王熙凤的泼辣狠毒,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前文贾琏偷娶尤二姐时的得意与本回王熙凤大闹时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本回情节在呼应前文的基础上,将矛盾冲突推向了新的高潮,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后文情节铺垫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为后文尤二姐吞金自杀等情节做了重要铺垫。王熙凤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后,安排善姐等丫鬟刁难她,克扣其生活用度,使尤二姐生活陷入困境,精神备受折磨,这为她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揭露了贾蓉、贾珍等人的丑事,让尤二姐在贾府的处境更加艰难,孤立无援。
她指使张华告状,进一步打压尤二姐,使尤二姐在贾府的名声受损,地位岌岌可危。尤二姐善良单纯,面对这些困境无力反抗,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不断积累。随着情节发展,尤二姐的处境愈发恶劣,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吞金自杀。本回情节如同一根链条,环环相扣,逐步将尤二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合理且有力的铺垫。
七、红学研究观点综述
1.主流观点分析
红学界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王熙凤、尤二姐等人物形象和情节有着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主流观点。
对于王熙凤,多数研究者认为她是一个精明能干却心狠手辣的复杂人物。她在骗尤二姐入府和大闹宁国府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算计能力和泼辣的性格。她的行为虽有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的因素,但手段过于狠毒,反映出封建家族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有观点指出,王熙凤的形象是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社会制度的产物,她的强势和毒辣是在这个环境中为了生存和自保而形成的。
尤二姐则被普遍视为封建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代表。她善良单纯,轻易相信他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她的悲剧不仅是王熙凤算计的结果,更反映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在封建家族中,女性地位低下,尤二姐作为再嫁女子,更是没有立足之地,只能任人摆布。
关于本回情节,红学界认为其生动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争夺,以及亲情在这些面前的脆弱。同时,情节的跌宕起伏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吸引读者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2.不同观点争鸣
红学界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和争鸣焦点。对于王熙凤的行为评价,一部分学者认为她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为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对尤二姐的算计和迫害不可原谅,大闹宁国府也是出于嫉妒和报复心理,尽显封建家族中女性的阴暗面。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觉得王熙凤的行为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下的无奈之举。贾琏偷娶尤二姐严重挑战了她的权威和地位,她的种种行动是为了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自保,是对封建礼教和男权压迫的一种反抗。
对于尤二姐的命运,有人认为她的悲剧完全是自身性格软弱、缺乏主见所致,轻易相信王熙凤才导致悲惨结局。但也有人指出,尤二姐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不相信王熙凤,也难以摆脱悲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