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面,战船如林,杀声震天。曹操的水军战船浩浩荡荡向着荆州进发,旗帜在江风中烈烈作响,昭示着这场征伐的志在必得。曹操立于旗舰甲板之上,衣袍被江风肆意翻卷,他捋着胡须,眼中满是志得意满之色,仰天大笑:“刘备,今日便是你的穷途末路!”
谁能料到,这看似胜券在握的局势,缘起于一场暗中谋划的策反。曹操,这只老谋深算的“狐狸”,把玩着手中战报,脸上尽是轻蔑:“刘备分兵西进,还指望马超阻挡我,真是痴心妄想!”身旁谋士郭嘉虽已不在人世,但他生前安排的眼线,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曹操想起郭嘉,不禁感叹:“奉孝若在,定能与我共赏这大好战局。”
“来人!”曹操声若洪钟,“去给李严带话,我曹孟德欣赏他的才华,只要他肯弃暗投明,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一概应允!”
数日后,荆州江州城。李严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曹操连绵不绝的营帐,心中满是愤懑。自关羽到来,他便处处被压制,一腔抱负难以施展。“关云长,不过仗着武艺,若不是我时运不济,岂会被你压在头上!”正想着,一个鬼祟身影悄然出现。
“李将军,我家丞相仰慕将军已久,特来送上厚礼。”黑衣人低声说道,手中托盘里的珠宝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光芒。
“哪个丞相?”李严眉头紧皱,故作镇定。
黑衣人凑近,压低声音:“曹丞相。”
李严心中一惊,却面不改色:“曹操找我何事?
“我家丞相说,将军是当世英才,在刘备麾下却无用武之地。只要将军归顺,封侯拜相不在话下!”黑衣人边说边递上书信。
李严展开书信,上面满是对他的赞誉与承诺,将他夸得天花乱坠。“好!我答应你!”李严咬咬牙,在这荣华富贵的诱惑下,终是下定了决心。
当夜,李严打开城门,曹操蓄势已久的水军如饿狼般涌入长江,直扑刘备领地。
消息传至刘备处,他正与诸葛亮商议御敌之策。“报!大事不好,李严……李严他投降曹操了!”士兵跌跌撞撞闯入,跪地惊恐禀报道。
“你说什么?”刘备手中茶杯“啪”地坠地,摔得粉碎,整个人如遭雷击,难以置信。
诸葛亮亦是脸色骤变,他万万没想到内部竟出此变故。“主公,事不宜迟,必须尽快应对!”诸葛亮强压震惊,冷静说道。
刘备瘫坐椅上,面如死灰,辛苦打下的基业,竟因李严倒戈而岌岌可危。“孔明,如今该如何是好?”刘备声音颤抖,满是绝望。
东吴柴桑,孙权听闻李严投降,冷笑一声:“刘备,你也有今日,你们两家争斗越激烈,对我越有利。”此刻他正忙于应对曹操军事压力,无暇顾及刘备困境。
曹操站在旗舰甲板,望着滚滚长江,心情畅快,仿佛已看到统一天下的盛景。“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直取荆州!”他意气风发地命令道。
就在此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曹操脸上笑容瞬间凝固。“哦?是吗……”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意味深长地自语,“有意思……”
曹操虽面上镇定,但心中也泛起嘀咕。他深知孙权绝非善茬,这场棋局怕是又要生变。“奉孝要是还在就好了……”他轻叹一声,想起郭嘉的足智多谋,不禁有些伤感。但他很快振作,唤来荀彧:“文若,你亲赴江东,探探孙权口风,务必小心,别被他算计了!”
荀彧领命而去,曹操继续凝望远方,深知战争远未结束。“这乱世,终究需要我来终结……”他喃喃自语,带着一代枭雄的壮志豪情。
突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跑来,跪倒在地,脸色煞白:“丞相,大事不好!……”
“慌什么!天塌下来有我顶着!说,什么事?”曹操不耐烦地打断。
士兵颤抖着说:“斥候来报,东吴……东吴水军……”
“东吴水军怎么了?吞吞吐吐成何体统!”曹操怒声喝道。
士兵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东吴水军……倾巢而出,直奔我军而来!”
曹操脸色大变,望着江面,心中暗自思忖:孙权此番来势汹汹,究竟有何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