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埃尔指挥突围与撤退的时候,被敌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围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如果上下士兵与将领同心协力的话,突围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高卢的军队素养与素质还摆在那里。
再加上有人垫后,再怎么说也不至于突围以后再被重新包围。
然而,如同被记号笔气味扰乱信息素的蚂蚁一般的士兵阵型大乱,在敌军的号角声中,他们逐渐变得心情慌乱了起来。
皮埃罗在关键时候展现出了他的犹豫,正是这种犹豫,让他第一时间没法稳定军心,因为他做不到。这是他第二个致命的弱点。
身为一个将领,他有很高的军事远见。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却做不了决断,他也没有那个能力能100%的让士兵听他的话。
因为平时他和士兵相处就很少。和炎客截然不同,他是把士兵当做可消耗的工具用的。
所以在面对如此混乱的战局中,怕死的皮埃尔终于做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自行突围。
这个命令一旦下达,那么就标志着局势再也无法挽回,这场撤退的走向即将走向失控。
其实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突围或撤退,其实和逃跑是没有区别的。
但他们终究还是有点区别的,撤退是有秩序的,慢慢的离开。突围是有计划的快速离开。
至于逃跑,那可就是真正的瞎跑一气了。逃跑真就是以命为重,使劲的跑,不顾一切的跑。
皮埃尔下达了这个命令后,自己就先带头骑马跑路了。一个将军都表现的如此不堪了,那么即使再有素质的士兵也会被或多或少的影响到。
顶头上司都跑路了,自己好像也有跑路的理由了。
于是士兵们开始阵型大乱,四散而逃。这也给了弗拉基米尔带领第四集团军歼灭敌人和劝降敌军的机会。
他们跑的地方很不幸,有一些人跑到了波美拉尼亚的大后方(也就是咽喉要道,海峡处)。极地冰刃和乌尔比安一早在这里截住粮道,对于这些逃跑的逃兵,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能劝降的就收编,不能劝降的直接就地格杀。(应该是在海上被杀,因为这一片都是海。)
皮埃尔在乱军中被极地冰刃所斩杀,至于皮埃尔这边的高卢军队,也是损失惨重。剩余的部队能突围的少之又少,到达其他飞地的更是难如登天。
至此,波美拉尼亚重新归入了莱塔尼亚的怀抱。消息传来,巫王大喜。科西嘉一世则大惊——可撤退,还有一个专门运输粮道的地方被炎客掐断了。
至于那三块飞地,则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被炎客还有弗拉基米尔亲自带队剿灭的还剩一万多人,那三块飞地上的高卢守军不是不想进攻,而是每次进攻都会受到挫折,只能将战线一拉再拉。
当然,乌萨斯这边的集团军损失高达三万人。双方都暂时停止了对敌方的进攻,波美拉尼亚这边的次战场上陷入了僵持的状态。
炎客曾说过,战争最残酷的点不在于你死了多少人,你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而是一旦开启了,就无法回头。
开打前你挑衅莱塔尼亚,说说什么骚话,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可是你要是真打起来了,就很痛苦了。
炎客这边奇谋百出,别管是花招还是损招,全都给你用出来。就是把你往死里的忽悠,如果能直接带兵把你的士兵给平推了,那就当场把你的士兵全给杀了。
而且乌萨斯的最终目的不是让高卢给莱塔尼亚道歉,而是让高卢割款赔地。
乌萨斯集团军被炎客带领时,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是科西嘉一世把主力调到次战场后发现不能第一时间干掉炎客军团,自己虽然能打,但是炎客那边也不差。
科西嘉一世这边宛如吃了屎一样的难受,他头疼欲裂。要是不打吧,自己损失了这么多兵力,受了这么多冤枉气,而且又花了这么多的钱来筹备军费,这些账应该怎么算?
而且打输了国内难免不会有些怨言,说到底,这就是不得不打了。和面子没关系,而是成本问题。
科西嘉一世所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
与此同时的厄尔苏拉已经当起了野人,她自从切断信号后,真把自己的集团军士兵当做土匪了。
刚上来三天两头的从背后偷袭科西嘉一世一把,后面就不打了。按照炎客的计划,厄尔苏拉后面可以去靠海的边缘去食物资来支撑自己与自己的军队活下去。
不能光明正大的运粮食,不然科西嘉的探子能探到。所以炎客才让极地冰刃以一种绕弯的行军路线来帮助他给厄尔苏拉的军队送食物与最新兵器。
赫拉格那边也是一样。
炎客作此打算,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麻痹科西嘉一世。厄尔苏拉上来抢,后来不抢了,就会给他一种错觉,那就是这帮土匪老实了,知道没有什么利益可图撤退了,自己的大后方也就安全了。
况且,由于炎客的急行军的数量不亚于集团军。所以明面上科西嘉一世是不认为炎客的军队会多出来一支的。
包括埋伏的赫拉格在内,科西嘉一世觉得伏兵和士兵就那些了。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大后方能有一帮老六神不知鬼不觉的蹲着。
再说波美拉尼亚战役之后吧,科西嘉一世开始在主战场上做出新的布局。
首先是一到三号飞地的士兵赶紧回来,炎客士气正旺,这1到3号的飞地又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可以镇守。留在那里也只是徒增伤亡,还不如拉到主战场梭哈一波。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军队,科西嘉一世亲自出手将战败的士兵,还有从飞地里赶来的守军们全部集结起来,并且向国内发出征兵报告。
没错,他要征兵。
第二件事就是整合将军了,大好优势局让人打成这个熊样,不追究点责任是说不过去的。
首先是皮埃尔……他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还在军队里呢。儿子负责戴罪立功,战斗打成这样,作为罪人的儿子处罚是免不了的。
但眼下士兵还算多,将领也就那么几个优秀的。科西嘉一世很明智的没有过多的处理皮埃尔的儿子,而是选择让皮埃尔的儿子降职的同时去帮助其他将领,派遣皮埃尔的儿子给其他将领当副官。
皮埃尔的儿子先不慌说,毕竟正面战场,他也不怎么出名。
科西嘉一世这边很快又整合好了军队,可谓是越战越强,经受住了打击后,还能立刻转变心态,这就已经算是一个好将军了。
可是光转变心态是不够的,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对科西嘉一世来讲就有些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