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轮的公招也被炎客处理完毕以后,接下来罗德岛的各部已经算得上能够正常运行了。短期内如果没有特别人才加入,炎客基本上是要一律回绝的。
今天早上,皇帝的利刃手持着信封,在坤宁宫前等了两个时辰。在炎客打着哈欠从坤宁宫走出来的时候,皇帝的利刃立刻快步向前,向炎客下跪,并交付了信封。
炎客先将皇帝的利刃用双手扶起,随后再接过信封打开查看。
这是一张可能会反叛与弗拉基米尔想除掉的人们组成的名单。
上面的人大部分都是乌萨斯的贵族阶级,要么就是皇家子弟。
炎客看了一眼名单后,右手搓起了火焰将信封烧毁。他对着皇帝的利刃说道:
“这上面的名单,我会亲自考察,以解陛下烦忧。辛苦你了,至于这些跳的比较狠的贵族阶级,还得需要你们的力量。”
“我会手刃王公贵族,让荣光不会蒙上尘埃。元帅,请放心。”皇帝的利刃向炎客做出保证后,炎客点点头。皇帝的利刃这才从炎客的眼前消失。
科西切伯爵,斐迪亚人。因为最近在治安上有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弗拉基米尔在自己兄弟姐妹的联合举荐下将他额外封为了科西切公爵。
科西切,在炎客眼里,属于公爵中最狡猾,最会拍马。同时,在治安这方面最为突出,有想法的代表性人物。
科西切的生涯是从他降临的那一刻开始的,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就是一名伯爵了。
作为伯爵家的孩子,他忠实的履行了世袭当上文官,弹劾他人,贿赂他人,有灰色,还有黑色收益的职责。
由于科西切相当会干事,所以科西切的直接领导人和同事们一举推荐,让科西切走进了朝廷,当上了三等文官。
而且科西切长期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官或者是治安官打交道,所以不光彩的事情,不仅没少干。而且还扩展到了国外。
科西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着江湖人士的仗义和认兄弟。但凡是走投无路之人,只要投了科西切,至少能在风地里干个小安保。
这也就导致了科西切的风评不错,而且间接导致了他的名头越来越响,关系越来越广泛,关系只要走通了,那么他办的事情就多了,就连他的直接领导人办不成的事情,他都能做到。
在这一桩桩的事件背后,炎客知道了他威名远播的过程。但在朝堂之上,三等文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科西切直到现在依旧是个小人物。
虽说在他的封地或者是其他国家眼里,科西切是个风云人物。但公爵并不意味着封顶了,公爵之中也分上中下三等。
而真正掌握这个国家权力中枢的重要人物,比如说弗拉基米尔,比如说炎客,再比如说一等文官们。
这些人没有一个搭理科西切,原因是他们认为科西切是泥腿子,他们看不上。
但科西切这人何其聪明,在发现皇帝的利刃不收贿赂后,科西切决定结交朝廷内部里的太监。
科西切没有在意太监的尴尬身份,而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事也帮忙办事。太监想干什么就帮他办什么。
从这件事情炎客可以看得出来,他的野心不小,而且他也绝不是表面上的慈善家。
他在赌,他在赌自己的寿命能活过弗拉基米尔。
他结交了一众太监,不就是为了接触皇子。继而成为下一代的主要话事人。
但是他的出发点并没有篡位的思想,从现在开始,炎客也只能把他定义为投机。他对科西切这种人倒是没有什么恶感,相反,炎客很欣赏他。
他很识时务,会讨王公贵族开心,以及会结交太监,让这些人都围着他转,一起进步。
而现在,科西切已经开始逐步亮出他的獠牙了。他开始加深与朝廷中各类官员的联系,并成为了改革派中的一员。
炎客此时并不打算做什么,他要继续观看科西切的人生履历,进行观望。
因为这个投机者真正踏入政治中枢的时候,才能看见眼前乌萨斯的局势,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皇帝手握大权,朝廷一共四个党派。其中主发展,主扩张。还有主改革和主外交。
主改革这一派是比较得罪人的,而科西切这个倒霉鬼就是投了这一派。
科西切虽然运气不好,但是他的智力和情商很明显弥补了这一点。于是在接下来炎客应对第二次哈兰杜汗的远征的时候,科西切搞起了政治上的黑手。
先让主张改革和主张发展的联合在一起,针对另外两派。然后再将主张发展的那一派,直接一脚踹开。
他找到了斗争的胜利办法,也就是突破口,将四个党派变成两个帮派就好下手了。
随后,炎客大婚的时候,科西切也在婚礼中频频对武官示好。不说殷勤,至少不让人留下坏印象。
而且他审时度势,并没有抢了皇帝和炎客的风头。而是像一个端茶送水的小人物一样,混迹在人流之中进行结交。
而现在,科西切又在主张改革派的帮派幕布之后操纵着这一切。而现在,朝廷里表面风光的改革派背后,站着的便是这个聪明的公爵。
改革派一开始并不让人看好,而科西切又主张改革。这让炎客有些诧异,炎客一直是主张让乌萨斯进行改革的。
但文武百官并不知道,只有弗拉基米尔和炎客的亲人知道炎客的心思。科西切走这一步完完全全就是走对了,现在摆在他面前就是一条成功之路。
而现在,这条看似平坦的成功之路,在炎客看来到处都是陷阱。
因为主张改革的都是一群自大狂妄又嚣张的人们,是人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才能叫“们”。
现在主张改革的共有26个官员,科西切占据着吏部的主要职位——抓住了人事权,也就是说他是朝廷的背后掌控者。
而弗拉基米尔又讨厌官员贪污,所以,弗拉基米尔定的是每三个月就要考察一遍所有的惯例。
摆在主张改革派面前的是一个好机会,科西切乘机提议把其他三派的余孽全部挤走,让朝廷里只出现两种声音。第一种是皇帝的,第二种是他们的。
他这个时候却很不懂人情世故,因为其他官员已经很惨了,却还要不肯罢休,一定要秉持着痛追敌寇的精神。
就连曾经同为盟友的主发展派,也让他们挤得差不多了。
在科西切的背后,炎客看到了另一双大手在控制着科西切这个提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