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连忙出营迎接,只见小皇帝一身便装,身后只跟着铁木尔。
\"陛下怎么...\"
刘协红着眼眶:\"朕...朕实在舍不得尚父。\"说着竟扑进魏武怀中,小声啜泣起来。
魏武被刘协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弄得一怔。
他低头看着怀中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本该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年纪,却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各方势力博弈的棋子。
刘协瘦小的身躯在他怀中微微发抖,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这一刻,魏武心中泛起一丝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
他清楚地知道,有朝一日自己必将取代汉室。但看着这个对自己全心信赖的孩子,他暗自发誓:只要刘协不自寻死路,定会保他一生平安富贵。
\"陛下...\"魏武轻拍着刘协的后背,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您已是一国之君,不可轻易落泪。若是让朝臣们看见...\"
刘协仰起泪痕斑驳的小脸:\"朕...朕只是...\"他抽噎着说不出话来。
魏武蹲下身,与刘协平视:\"臣虽要回凉州,但心永远系着陛下。您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派人送信给臣。\"
他轻轻擦去刘协脸上的泪水,\"来,笑一笑。您可是大汉天子,要拿出天子的气度来。\"
刘协努力止住眼泪,从怀中掏出一块温润的白玉。
玉上雕刻着精美的纹路,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这是...这是先帝留给朕的...\"他声音还有些哽咽,\"请尚父带在身边...\"
魏武郑重地双手接过,只见玉佩背面刻着\"长乐未央\"四个小字。
他心头一震,明白这不仅是块美玉,更是象征着皇权的信物。
将玉佩小心收入怀中贴身处,魏武单膝跪地,握住刘协的手:\"臣必不负陛下所托。他日天下太平,臣定当亲自迎陛下回洛阳。\"
……
次日黎明,魏武率领亲卫部队启程返回凉州。
长安城外,刘协不顾群臣劝阻,执意登上城楼相送。
……
十五日后,魏武终于回到了凉州首府凉昌。
王宫大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
魏武一身戎装,大步走上王座,目光如电扫视众人。
\"诸位!\"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如今天下四皇并立,七王割据!战火连年,民不聊生!\"
百官屏息凝神,殿内鸦雀无声。
\"我凉国据凉州沃土,拥三辅要地,奉天子以令不臣!然国土虽广,人口不过二百万!若只求自保,或可偏安一隅!但这绝非本王之志!绝非凉州儿郎之志!\"
魏武走到大殿中央,声音越发激昂:\"孤要的不是苟且偷安!孤要的是结束这乱世!要的是让天下黎民不再受战火之苦!要的是开创千年太平盛世!\"
\"故孤决定!\"魏武高举右臂,\"从今日起,十年之内,要使凉州人口翻倍!兴农耕,修水利;扩牧场,育良驹;通商路,聚财货!我要让凉州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让四方百姓争相来投!\"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以诸位的才华,足可成为整个天下的栋梁!他日大业成就,尔等皆可名垂青史!\"
大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凉王万年!大凉万年!\"
大殿内的欢呼声经久不息,魏武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待声浪平息,他沉声道:\"今日之言,望诸位铭记于心。从即日起,凉州上下当同心协力,共创大业!\"
散朝后,魏武立即着手实施他的宏伟计划。
他下令在凉州全境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河西走廊增设驿站,鼓励商旅往来;在边境设立招贤馆,广纳四方人才。同时在凉昌到长安之间建设三十多个驿站。
凉州上下顿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与此同时,魏武派出的探马不断将中原战报送回凉昌。
……
转眼已到十月,这一日,魏武正在书房研读最新战报,成公英、姜冏和司马朗三人奉命前来议事。
\"大王,最新军情。\"成公英呈上一卷竹简,\"董卓派皇甫嵩率两万大军与刘庄部将朱儁十万兵马在许县交战,战事已持续三月有余。\"
魏武展开竹简,眉头微皱:\"颍川百姓如何?\"
司马朗上前一步:\"回大王,颍川郡已十室九空。百姓或逃往洛阳,或南下汝南。农田荒芜,水利尽毁,恐怕数年难以恢复。\"
魏武冷笑一声,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为争一己之私,竟不惜毁掉整个颍川!\"
成公英沉声道:\"最新战报显示,皇甫嵩已退守轩辕关,朱儁则屯兵汝南。双方都已无力再战。而且青州齐王、徐州楚王、兖州鲁王已结盟自保。更可笑的是...\"
他眼中闪过一丝讥讽,\"高句丽竟完全占据辽东,自立为辽国。这天下真乱成一锅粥了。\"
姜冏和司马朗闻言,皆沉默不语。
魏武看向他们:\"诸位以为,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
司马朗拱手道:\"臣以为,天下将进入数年相对和平的时期。\"
\"哦?伯达何出此言?\"魏武饶有兴趣地问道。
\"董卓经历并州叛乱后,治下人口不过百万。并州贫瘠,他占领洛阳正是为获取更多人口和田地。\"司马朗分析道,\"但洛阳与刘庄势力太近,故将兖州作为缓冲。
未来数年,董卓必以休养生息为主,不会轻启战端。\"
魏武眼中精光一闪:\"既然如此,孤可否趁机夺取上郡和朔方?\"
\"万万不可!\"姜冏急声道,\"此二郡荒废已久,若要占据,需大量移民开垦。而凉州眼下最缺的就是人口!得不偿失啊!\"
魏武又看向成公英:\"德才以为如何?\"
成公英沉吟道:\"臣以为二位所言有理。若真要北上,当以定襄郡为目标。此地乃进入并州的咽喉要道。但以我军目前实力,恐难轻易坚守。\"
魏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罢。不过...\"他忽然话锋一转,\"刘庄会坐视董卓休养生息吗?\"
司马朗拱手道:\"启禀大王!臣以为刘庄短期内也不会轻举妄动。此战他十万大军伤亡惨重,却仅与董卓两万兵马战成平手。
以刘庄性格,必会痛定思痛,全力操练兵马,整顿军备。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年五载。\"
魏武闻言,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眉头紧锁:\"若让刘庄坐大,将来必成我凉国心腹之患。此事不可不防。\"
司马朗胸有成竹地答道:\"大王勿忧。破解之法其实简单——断绝其战马来源即可。一骑可当八名步卒,十骑可乱百人阵,百骑可破千军阵。刘庄若缺战马,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足惧。\"
\"况且,\"司马朗继续分析,\"董卓、张举皆与刘庄有仇,断不会卖马与他。至于辽国,纵有良马,也只能走海路运输,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