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在大观园中摆开,贾母坐在主位,众人按照身份依次落座,场面既庄重又热烈。叶语闲身为御赐的金陵巡察使,官位崇高,按理该是席间的中心人物,但他素来性子懒散,又刻意低调,只坐在稍偏的位置,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
正当众人寒暄时,大观园内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紧接着,一群服饰艳丽的女子盈盈而来。为首的女子容貌端丽,气质高华,虽妆容素雅,却自有一种威仪,赫然是贾家的长女元春。她一进门,众人纷纷起身相迎。
贾母满面笑容,招呼元春坐在自己身旁:“好孩子,难得回来一趟,快与咱们这位叶大人好好见个面。”
元春略微施礼,声音清雅:“巡察使大人贵为天子亲封,小女子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叶语闲微微颔首,略微还礼“不要这么多礼数啦,今天是小年,众生平等,平等啦。”
元春笑而不语,落座后与贾母寒暄,不再多言,举止中透着几分端庄与疏离。
稍后进来的几位女子各有千秋,也让叶语闲略感兴趣。探春步履轻快,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与果敢,与她交谈几句,便能感受到她极具洞察力。她给叶语闲敬茶时,还顺口提了几句关于金陵风物的趣事,虽是闲话,却能看出其学识不凡。
迎春则显得温婉安静,始终低眉顺目,几乎不与人对视,整个人像是融在身后的屏风中一般。她的举止虽然得体,但毫无存在感,叶语闲仅仅点头回应,并未多加注意。
惜春最小,年纪轻轻,模样清秀中透着一丝稚气,但言语间却意外地透着一种冷漠的理性。在场的人都在谈论节庆,她却突然问叶语闲:“巡察使大人一路巡察,见过许多世间百态,那些流民乞儿年关是否也能温饱?”
这一问,让席间的欢笑声略微一顿。叶语闲不动声色地抬眼看她,随即淡然一笑:“若无帝恩庇佑,何来这太平盛世?但要让每个人都无忧过年,却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惜春点了点头,不再追问,继续安静地听着旁人言语。
宴席渐入佳境,贾母让元春主持家宴程序,众姐妹各自轮流向长辈敬酒祝福,场面其乐融融。叶语闲却显得漫不经心,只偶尔举杯浅酌。他视线随意扫过,心中却在盘算下一步的动向。
不远处,贾宝玉正与林黛玉低声说着什么,仿佛整个宴席都与他们无关。叶语闲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懒得去理会这些儿女情长之事。
宴席渐散,贾母又邀请众人明日到园中赏雪,叶语闲微微一笑,礼貌应承。出了席,他径自回到为自己安排的厢房,小雪正在这里等候着。
宴席结束后,叶语闲回到厢房,坐在窗前静静整理着白天的思绪。不多时,小雪推门而入,带着一身寒气,脸上却隐隐透着兴奋之色。
“叶老板,您让我去和薛姨妈攀亲戚,可真是猜对了。”小雪将手中的斗篷放下,拉了个凳子坐到叶语闲对面。
叶语闲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哦?果然有什么发现?”
小雪点头,脸上的神色有些复杂:“您说薛宝钗的事,确实被您猜中了。薛姨妈今天和我说,她以前确实有个女儿叫宝钗,但早年生病去世了。薛姨妈看我模样与她相似,还感叹了一番,说要是宝钗活着,应该和我年纪差不多。”
叶语闲闻言,目光落在小雪身上,神情淡然却意味深长:“看来还真有意思。不过你和薛家素无瓜葛,怎么就这么巧?”
小雪撇了撇嘴:“叶老板,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巧合?再说了,薛姨妈只是感叹一下,哪有什么别的意思。“
叶语闲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盯着她看了片刻,随后慢悠悠地说道:“可惜了,你也不是活人。”
“叶老板,您就别打趣我了。”小雪被他看的目光弄得有些心虚,索性站起身,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不过薛姨妈确实挺喜欢我的,非要让我有空常去陪她聊天。叶老板,您说我该不该去?”
叶语闲放下书,神色认真了一些:“你想去就去,腿长在你身上。如果你喜欢的话。”
而叶语闲心里盘算着:“薛姨妈提到夭折的宝钗,呵呵,哪有那么多巧合。这么一搭上关系,事情还真有点意思。小雪这丫头,希望她自己不会陷进去太深吧。”此时,唇角微微勾起一抹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