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你说额娘是不是因为年侧福晋不高兴呀?”回碧兰院的路上,弘景见这前后左右都是信得过的人,终于忍不住跟其嘀咕。
弘晏侧过头见弟弟担忧的神色,不由得笑了,“你又在胡思乱想什么?”
“怎么是胡思乱想呢?”弘景嘟囔着反驳:“最近阿玛经常去年侧福晋那,就四哥你回来后阿玛才去见了额娘,额娘最近都皱眉不高兴了。”
弘晏无语,伸手轻轻敲了敲他的额头,“你啊,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额娘是什么人?她会在意这些?”
弘景捂着额头,对四哥的回答却是不信,“可是额娘最近的确是不高兴呀!除了因为这个,还能因为什么?”
弘晏忍俊不禁,无奈摇头,“好了,别瞎想了。”
两人回了碧兰院后,一前一后走进堂屋。
思宁正坐在窗边做衣裳,见两个儿子进来,当即放下手中针线活,温柔笑道:“你们回来了?这是刚出锅的点心,预估着你们回来的时间,刚呈上来的。”
说话间,将旁边案桌上的绿豆糕、八珍糕往俩兄弟跟前推了推。
“还不饿,儿子正等着小厨房那边做的美食,在宫里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念。”
“那你待会可得多吃点。”
“额娘,你怎么尽关心四哥,也关心关心儿子呀。哼,四哥这个坏蛋,刚刚可是敲了儿子脑袋!”
弘景可不想听哥哥和额娘黏糊的话语,哼,四哥居然还给他卖关子,他要告状。
思宁一眼就瞧出小儿子想搞事的心理,不过也顺着他的话问道:“你四哥为什么敲你脑袋?”
没等弘景开口,弘晏就笑着将弘景的担忧说了一遍。
思宁听完,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伸手揉了揉弘景被敲的额头,“别敲你弟弟头了,本来就不够聪明,敲了变得更傻怎么办!”
弘景登时气鼓鼓的嘟囔:“额娘,您怎么也这么说我!”
思宁笑着捏了捏他的脸,“好了,别生气了,额娘知道你只是担心额娘罢了。
不过你这傻孩子,额娘的底气就是你们,至于年氏,你们不必在意。只要你们好好的,额娘自然好好的。”
弘景听了四哥和额娘都这么说,自然也是信了的,但还是有点不明白。
“额娘,您真的不在意阿玛去年侧福晋那儿吗?”
思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淡然,“你阿玛是王爷,他的心思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只要你们平安健康,额娘就心满意足了。”
弘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对额娘的豁达感到钦佩。
弘晏见状,笑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好了,别想那么多了,咱们一家人好好的就行。”
何况,弘晏觉得额娘这样就很好。
阿玛他,可不是儿女情长的人。
若是额娘跟年侧福晋似的,那有的他操心担忧了。
临近傍晚,四爷从户部回来后,直接就去了碧兰院。
思宁早已吩咐人备好了晚膳,见四爷进来,便笑着迎上前,“王爷辛苦了,快坐下用膳吧。”
四爷点点头,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肴,都是他们父子三人平日爱吃的,心中不由得一暖。
【宁儿向来将他们父子三人看的重,每次他们一起用膳,总是想着他们。】
其实四爷想多了,这么多菜,也有很多是思宁爱吃的。
用膳过后,四爷兴致颇高,便提议与弘晏下棋。
弘晏也很久没有和阿玛下棋了,当即猛地点头赞同。
两人坐在棋盘前,你来我往,棋局渐渐激烈起来。
弘景则坐在一旁并没有专心的盯着棋盘,而是时不时地给哥哥或阿玛递上几口小吃,或是端上一杯热茶,忙得不亦乐乎。
至于一旁的下人,甚至是思宁都没有用身之处。
活全部被弘景这家伙抢了。
思宁撑着下巴,乐呵呵的瞧着父子三人互动,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转眼年氏已然怀孕有七个月了,虽然这次她怀孕情况比前两次情况好了很多,但她还是忍不住担心。
毕竟一连夭折了两个孩子,而且都是一生下来就身体不好。
“主子,每三天就有太医过来了给您请平安脉,您实在不必如此担心,小阿哥一定是健康的。”彩环安慰道。
但年氏还是听不进去,依然担心。
可她也知道若是一直这样下去,那这个本该好好的孩子,会受影响变得不好。
于是,被她琢磨出来个办法。
“彩环,下次请平安脉,请此前那个年轻的赵太医来。”
彩环一愣,“上次说了五成,结果害得主子您估量错……的那个赵太医?”
“对,就是他!虽然上次……”年氏默了下,然后继续道:“了解的太医里就他实诚,他的诊脉结果出来若是好的,能将本侧福晋心里的不安彻底消掉。”
彩环一想,也是。
赵太医再次来到翡竹院给年侧福晋,心里面忍不住唏嘘。
不过面上,可不能表露出来,反而很是镇定从容。
看到赵太医这做派,年氏更觉得这赵太医是个很不错的人,对他的信任感再次上升。
待赵太医给年氏诊完脉,年氏旁边的彩环就按此前商量好的问道:“赵太医,不知我家侧福晋肚子里的小阿哥如何了?”
赵太医一脸镇定从容的回答:“放心,只要小阿哥顺利出生,再细心照顾,定能平安长大。”
来之前他可是打听过其他太医给年侧福晋的诊脉结果。
他如今已不是刚入太医院的愣头青了,已经学会了中庸之道。
别的太医都这么说,那他肯定也只能这么说。
至于以后,呃,这谁知道年侧福晋生产顺不顺利,再说了,孩子小时候总会生点病的,这不就是照顾不细心吗?
既然如此,小阿哥没能平安长大不是很正常吗?
这可跟他们太医没有一点干系。
认为赵太医很实诚的年氏、彩环主仆俩当即露出喜色,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对于太医们一致的结论,思宁通过偷窥李氏那边的反应,是一丁点都不肯信的。
于是,和以往一样,她让碧兰院的下人,甚至是弘晏和弘景及身边的人,都离翡竹院那边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