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符和守玄来到寺庙门口向慈觉道别,慈觉对萧符说
“太子殿下,您知道当年您的曾祖父康太子景禹为何会被太宗皇帝冤杀吗?”
萧符道
“他做事情不走流程。”
慈觉笑道
“太子殿下说到了点子上了,康太子因为指示林燮私下撤走了太宗皇帝派来的官员,导致太宗皇帝对林燮和康太子的猜疑加深了。当今圣上虽然看待事情非常准确,但是他是皇帝,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如今您是太子,切莫要因为您是他的嫡长子,便可以多行先斩后奏之事。”
“所谓先斩后奏,要看情景,要看形势。比如说像杜伯义之流,证据确凿,你可以这么做。但是您后来也是要求把杜伯义拉到京城去审。所以陛下能对您下万分的心。”
萧符作揖道
“多谢方丈指点!本宫告退了!日后本宫一定会奏请圣上,为此寺庙修缮,延续香火!”
慈觉笑道
“太子殿下珍重,老衲失礼了。”
萧符道
“今有方丈指点,本宫受益匪浅,告辞!”
萧符等人来到了南京金陵府,进入了金陵衙门。
金陵府尹陈萱,曾经是宿州知州,他来到萧符身边坐着,婢女送上来了红豆糕,对萧符笑道
“太子殿下,大驾光临呀!”
萧符拿起了一块红豆糕,一边吃着,一边笑道
“金陵府因为之前莱阳王的叛乱,听说是大不如前了,很多百姓逃难逃到别的地方去了。现在如何了呀?”
陈萱说
“这俩月闹台风,江左地方受灾了。现在大梁麻烦得很啊,养那么多的军队,国家算是穷的一干二净了。一年的收入就那2000万贯,光养兵、养衙役、养官员,嘿嘿...唉,以后啊,像我找陛下要12万贯,陛下先打个折,给我8万贯的事情,恐怕经常发生了。”
萧符想起了之前那些搬柴火的百姓,连连担忧,道
“那...我立刻上疏要求父皇裁军...”
陈萱给萧符倒茶,笑道
“欸,这不行。太子殿下,你说要裁军,这么多的军队,到哪呆着去呀?”
萧符想起来慈觉对他的教诲,又想起来当年萧景禹就是因为裁撤悬镜司给自己惹来了一身麻烦,赶紧拍拍脑袋说
“哎呀!我这个猪脑子!那,陈大人有何高见呢?”
陈萱道
“找几个好耕地,让军队去屯田,将士还能找到活干,又能种出粮食。两全其美,还能分担粮饷负担。”
萧符听完陈萱这么一说,心里也是犯难,现在梁帝国有户数791万,哪有这么多好耕地给几万人去种呢?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事情,朝廷也用不着年年跑去收购土地重新分给农民了。
(大梁人口原型取自宋真宗景德元年即1004年的北宋人口统计,此时大梁的总人口约为1880万人左右)
萧符道
“可是,好像没这么多的耕地啊?”
陈萱道
“耕地可以慢慢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让军队屯田也是一个道理,一下子让一大群军队去屯田,必生乱子!陛下裁掉平叛军队也是下了很大的血本的,没有相当的安置,谁会信服陛下呢?”
萧符挠着耳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来还是走一步是一步吧,便说
“我想去受灾的常州看看。”
陈萱道
“好!太子殿下,我这就安排人随您去常州。”
萧符来到常州,遇到了常州知州顾存殷,只见他汗流浃背,皱着眉,满脸疲惫。
看见一群百姓正在收拾被台风刮烂的房屋,萧符停了下来,现在台风刚刮完,天又热,对顾存殷问道
“顾大人,你这是在赈灾吗?”
顾存殷道
“这位一定是太子殿下,哎呀!真是雪上加霜啊。”
萧符问
“怎么个说法?”
顾存殷解释道
“现在常州的主户已经有3万户了,人口数量多达14万,客户咱不算了。现在台风刮成这个样子,很多主户就种那一亩三分地,现在这光景,一亩产粮2石。今年秋粮交了之后再加上折变,到底常州百姓能不能摊到350斤粮食都不知道,那要是种地的农民每天就吃那8两米,那这地不用种了。”
萧符道
“邻近州府还有粮食吗?”
顾存殷道
“陈萱陈知府散粮了,现在散了1000石过来,算是给百姓解除困难,可是1000石这无济于事呀!重灾区还有很多灾民逃到这里了,因为这里靠近金陵府。”
萧符道
“这...”
随后,萧符看向背后的那些随从的御林军和悬镜司,喊道
“咱们先赶紧把这些什么倒塌的房屋,还有其他什么的给那些百姓给修缮一下!搞好了再去谈粮食的事情。师傅,拟一封奏疏,告诉朝廷,江南受灾了!”
晚上,顾存殷面色难堪,走到一处酒楼里面,跟老朋友甄文贵吃起饭来。”
厨师喊着
“哟!红烧茄子好啦!蒸葫芦瓜也好啦!快拿出去!”
甄文贵今年40多了,他是以前梅长苏手下甄平的儿子,甄平在萧景琰登基后,就被萧景琰编入长林军了,后来甄平年纪大了,觉得不太适合在西北这种黄沙漫天的苦寒之地呆着了,干脆就回金陵城,领一个节度观察留后,依靠着“职称挂靠”的一份俸禄,在常州附近做起了生意。
于是,他生下了甄文贵,甄文贵把家业发扬光大,在常州和金陵都开有商铺,手底下也有一大群客户。
甄文贵最擅长的就是搞贿赂,从而给自己开门路,而他的老友顾存殷则比较呆板,不敢干违法的事情。
甄文贵笑着夹着菜说
“怎么,我说兄弟啊。咱从小玩到大的,现在你算是倒霉啦!”
顾存殷拿着酒杯说
“别提了,别提了。”
甄文贵说
“我前些天借了你500贯,怎么着。500贯真是全打水漂了,常州这个情况,我看没个几万贯,摆不平吧?”
顾存殷喝着小酒说
“你要说就说吧,我今天快累死了!唉,还好你请我吃顿饭。我家也没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