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意逐渐稳定,叶辰心中却有了新的想法。他深知要想让四合院的文化产业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不断地拓展资源、汲取灵感。而琉璃厂,作为京城文化的重要地标,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去处.
这天清晨,阳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瓦上,叶辰早早地起了床,叫上秦淮茹一同前往琉璃厂。秦淮茹精心打扮了一番,眼中透露出期待与兴奋。“叶师傅,我早就听说琉璃厂的大名了,今天终于有机会去看看。”她笑着说道。
两人出了四合院,根据之前打听好的路线,乘坐公交前往琉璃厂。一路上,秦淮茹好奇地看着窗外的街景,心中充满了对琉璃厂的憧憬。叶辰则在一旁给她介绍琉璃厂的历史:“秦姐,琉璃厂可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元朝的时候就在那儿开官窑烧制琉璃瓦,后来明清时期成了文化商业街,很多文人墨客都爱去那儿逛。”
不多时,他们便到达了琉璃厂。刚一下车,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古色古香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店铺招牌,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哇,这儿可真有韵味啊。”秦淮茹不禁感叹道。
他们首先来到了荣宝斋,一进门,就被那满目的书画作品和精美的文房四宝所吸引.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店内珍藏着大量的名家书画,如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秦淮茹站在一幅齐白石的画作前,仔细地欣赏着,眼中满是惊叹:“叶师傅,你看这画,画得可真好啊,感觉那虾都要从画里蹦出来了。”叶辰笑着点头:“荣宝斋的书画都是精品,而且他们的木版水印技术也是一绝,能把原作复制得惟妙惟肖。”
接着,他们又逛了槐荫山房、茹古斋等老店,这些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玩字画、古籍善本,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秦淮茹对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瓶产生了兴趣,拿在手中把玩着,爱不释手。叶辰提醒道:“秦姐,买古玩可得小心点,别买到赝品了。”秦淮茹点了点头:“我知道,就是觉得好看,看看就行。”
在琉璃厂的一家书店里,秦淮茹发现了几本关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的古籍,兴奋地叫了起来:“叶师傅,你看,这儿有好多关于咱们手工艺品制作的书呢,说不定能给咱们四合院的手工艺品带来些新的灵感。”叶辰也凑了过来,两人认真地翻看着书籍,不时地交流着心得。
逛了一上午,两人都有些饿了,便来到了琉璃厂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品尝了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如炸酱面、豆汁儿等。秦淮茹喝了一口豆汁儿,皱了皱眉头:“这豆汁儿的味道可真特别呀,不过喝习惯了还觉得挺不错的。”叶辰笑着说:“这豆汁儿可是老北京的特色,很多外地人一开始都喝不惯呢。”
吃过午饭,他们继续在琉璃厂闲逛。在一个小巷子里,他们发现了一位民间艺人正在现场制作糖人,那娴熟的技艺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叶辰和秦淮茹也凑了过去,看着艺人手中的糖人逐渐成型,栩栩如生,不禁为之赞叹。秦淮茹说:“叶师傅,咱们四合院以后也可以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表演,让游客们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叶辰点头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不仅能增加四合院的文化氛围,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琉璃厂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叶辰和秦淮茹满载而归,他们不仅购买了一些文房四宝、古籍书籍等物品,还收获了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灵感。
回到四合院后,他们立刻召集了众人,分享了在琉璃厂的所见所闻。傻柱听了直咽口水:“哎呀呀,你们去琉璃厂也不叫上我,我听说那儿的小吃可好吃了。”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秦淮茹笑着说:“别光想着吃,我们这次去琉璃厂可是有大收获呢。以后咱们四合院可以借鉴琉璃厂的一些经营模式,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表演,把咱们的四合院打造成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场所。”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对四合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夕阳的余晖下,四合院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期待着四合院能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