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痕迹十分明显,村民们气愤不已,四处打听是谁干的。
就在大家还未能查明真相时,乡长徐义年带来了消息:楠豆苗不能种,因为种植它会使土地失去肥力。
城隍下令将所有的楠豆苗处理掉,并禁止河岗乡再种植楠豆。
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愤怒的村民们瞬间安静了下来,脸上满是惊恐与后悔。
有人担心自己刚才是否说了不该说的话,毕竟那可是对城隍的不敬。
不少人当场自责地抽打自己的脸,既为可能的冒犯感到害怕,也为及时得知这一信息而庆幸。
“楠豆不仅耗尽田里的养分,还会释放毒素,使后续作物无法生长。
”一位村民解释道,“这哪里是什么好东西,简直就是毒草!”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同时庆幸有城隍这样的保护神。
他们对卖豆种的商贩感到愤怒,认为其隐瞒了重要信息。
为了防止其他地区的农田遭受同样的命运,徐义年决定将此事广为传播。
很快,关于楠豆危害的消息传遍了万安县及其周边地区。
大多数供奉赵伏龙的村庄对此深信不疑,立即采取行动。
然而,也有不少村子持怀疑态度:“这消息可靠吗?”“万一只是谣言呢?我们可不能轻易放弃一个潜在的好收成。”
于是,在不同的村子里,村民们对于楠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些人选择相信并立刻行动,另一些则保持观望,甚至怀疑这是河岗乡的人企图垄断市场的策略。
村里的人们对这条消息的反应五花八门。
有些人虽不直接崇拜城隍,但他们熟知其传说和神迹,因此对这则消息深信不疑。
这些人迅速行动起来,立刻拔掉了田里刚种下的楠豆苗。
而另一些人虽然也听说过城隍的大名,但面对这一抉择时却显得犹豫不决。
毕竟,种植楠豆意味着来年可以卖出好价钱,用这些钱购买足够的粮食维持生计。
但如果河岗乡的消息属实,土地因为种植楠豆而变得贫瘠,那他们将来的日子怎么过?
然而,也有一些村民完全忽视了这个警告。
或是出于贪婪,或是根本不相信城隍的存在。
甚至有人开始散布各种阴谋论。
徐义年观察到了大家的不同反应,虽然感到疲惫但也并不惊讶。
他能理解那些人的犹豫与怀疑。
于是,在向村民们传达信息的同时,他也前往万安县衙门汇报此事。
但县衙处理这类事情需要时间,并不会仅凭他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至于提及城隍的话语,更不足以成为官方判断的标准。
县衙需要实际调查才能确认真相。
就在等待官方回应的过程中,村民们自己进行了实验。
一些外地来的村民为了验证消息的真实性,在已经种有楠豆苗的田地中间试种其他作物。
这些作物通常容易存活,尽管它们产量低、口感不佳。
结果第二天,所有试验田里的新种作物都死了,证实了河岗乡的消息是真实的。
即使只种植了四五天至七八天的楠豆苗,也足以让土壤失去肥力,导致新种下的作物死亡。
这一现象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田地里残留着楠豆苗释放的毒素,让任何尝试种植其他作物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起初还有人半信半疑,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种过楠豆的土地再也无法孕育新的生命。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村民们的希望。
原本指望楠豆能缓解蝗灾带来的粮食短缺,谁料这竟是绝望的开端。
即便只是短暂种植了几日,土地也已失去了生机。
村民们坐在田埂上悲痛欲绝,有人愤怒地质问那个欺骗他们种植楠豆的行商。
然而,在绝望中寻找一线生机的村民们想起了河岗乡传来的消息——城隍或许能拯救他们的土地。
尽管心中存疑,但面对无路可走的困境,村民们决定前往河岗乡祈求神灵的帮助。
在河岗乡的城隍庙内,来自各地的村民们跪满了殿堂,祈求城隍的庇佑。
这里的人们对县衙缺乏信任,唯有寄希望于传说中的神灵。
而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似乎早已注定,村民们只能无奈地期盼奇迹出现,带领他们走出这片绝望的阴影。
在村民们的心中,一旦遇到大事,县衙的帮助往往微乎其微。
因此,他们更愿意向神灵寻求庇护。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找到了徐义年,表达了希望请神回村的愿望。
他们打算供奉城隍,虽然这看起来像是走投无路的求助,但对城隍的尊敬是真心的。
与其他村庄不同,河岗乡因城隍的提醒,避免了种植楠豆所带来的灾害。
这让村民们意识到,他们的神灵从未给予过类似的警告,而城隍却做到了。
亲眼见到河岗乡没有一亩田地种着楠豆后,大家更加确信这一点。
不仅如此,若非有城隍的指引,村民们可能还蒙在鼓里,不知道楠豆会损害土地。
加之城隍以往的种种神迹,让众人明白了自己的神灵并不可靠。
相比之下,城隍显得尤为出众。
鉴于此,村民们决定效仿河岗乡,开始供奉城隍。
如果早些时候这样做,不仅不会误入楠豆的陷阱,甚至可以抵御蝗灾。
事实摆在眼前,河岗乡几乎没有受到蝗灾的影响。
尽管楠豆的问题部分源于村民自己的选择,徐义年依然表示理解。
河岗乡粮食充足,但也有人因贪婪而蠢蠢欲动。
如果没有城隍,这里也会陷入危机。
更何况那些因蝗灾遭受重创的外乡村民们。
对于前来请求供奉的村民,赵伏龙欣然接受。
他既能解决楠豆伤地的问题,也能通过更多人的供奉获得香火。
随着证实楠豆伤地的消息传开,“听说河岗乡的消息是真的,种楠豆真的伤地!”“没错,有人试种其他作物,结果全死了!”这些讨论在村里迅速蔓延开来。
起初怀疑的人们,现在也开始慌了手脚,急于验证真相,生怕自己也陷入困境。
不久后,残酷的事实摆在了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