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裴冕的计谋,李浚和李藏用也不由得齐声赞叹。
“那就按裴总宪说的去办吧。”李亨挥一挥手,两人立即告退。
李俶也随即告退。李浚和李藏用在明处查,他就安排人在暗处查。两下里使劲,一定要将叛军潜伏在城中的奸细一网打尽。
“来人!”李亨一声喊,鱼朝恩应声而至。
“速传狄若曦、颜真卿、王思礼、李开锋、高适、崔世仁。”李亨命令道。
鱼朝恩领命而出,李亨则继续和裴冕商讨长安守战之事。
半个时辰之后,六人陆续赶到,向李亨行礼。
兵部侍郎狄若曦首先开口禀报:“太子殿下,微臣已经查明,长安城现有兵力一万三千零五十二名。
其中,左龙武卫李将军两千人,崔校尉民军一千八百人,王副帅陇右军三千三百人,高侍御神策军一千五百人,左金吾卫两千八百四十三人,右金吾卫一千六百零九人。
此外,还有京兆府、长安县、万年县衙役共计一千五百九十四人。若将这些人都算进去,一共是一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亨不禁在心中盘算。一万四千多人,加上李辅国的三千死士,这就是长安城内目前所有的兵力。
就这么一点兵力,别说守不住偌大一个长安城,就是守咸阳县城,感觉都显得有些单薄。
哪怕李倓能招满一万新兵,也才不到三万人,缺口还很大。
而且,李倓那一万人都是新兵,聊胜于无,不能太过指望。如果叛军来得晚一点,还可以多训练一段时间。如果叛军来得太急,连训练的时间都不够,只能帮着守守城墙而已。
眼下,在关中招兵已经相当难了。当初为了守潼关,已经薅过一次了。二十万大军,全部报销在潼关之前。
关中兵力接近枯竭,如何是好?
当然,若是狠下心来,“次选中男行”,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会影响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
这一仗打完,没人种地了,到来年可能就会遇到春荒。在古代,没饭吃比没钱花可要严重多了。
历朝历代的民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没饭吃引起的。哪里有饭吃,哪里就可以吸引流民,成为一方诸侯。
远的不说,西晋的张昌、杜弢,东晋的孙恩、卢循,隋末的翟让,都是流民起义的典型案例。
因此,农业生产也是重中之重,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大规模地征发二十岁以下中男从军。
“城中兵力如此之少,你们有什么建议?”李亨问道。
“臣以为,应该迅速募兵。”狄若曦对道。
“在哪里募兵?关中已经被爬梳过一次了。”裴冕回道。
“本宫已经令建宁郡王就地募兵一万,这已经是上限了。”李亨回道。
“令陇右、关内、朔方、山南各道出兵勤王,令江南、淮南袭击叛军后方,如何?”狄若曦又道。
李亨道:“本宫已令郭子仪速来长安。其他各道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即便是郭子仪所部,最快也要一个月后才能赶到。
眼下,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守住长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李亨转向裴冕:“裴总宪有何想法?”
“殿下,老臣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募兵。”裴冕说道。
“其一,据老臣所知,刑部和京兆府大狱中有囚犯数千人,除少数不得赦免外,大多都可以令其戴罪立功。
尤其是那些亡命之徒,悍不畏死,稍加训练,即可成军。只是这些人甚是剽悍,须一员猛将才能镇得住。
其二,长安有百万之众,即便这三天逃出去十万,也还有九十万之多。在这九十万人中选出一万壮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其三,长安各王公贵族、朝廷重臣都有护卫和家丁,多的几百,少的也有几十。将这些护卫和家丁全部召集起来,至少可得三千壮士。
再者,因叛军作乱,近来有不少人啸聚山林,成为土匪。若能招降这些土匪,赦免他们的罪过,又可以得到数千兵丁。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获得近三万人马。”
裴冕侃侃而谈,众人频频点头。
“裴总宪所言极是。如此,我们的兵力可以达到五万余人。”李亨大喜。
“而且,城中妇孺老幼皆可以动员起来,抬伤员,磨刀枪,喂马匹,送物资,备饭食,造声势,这些都是用得上的。
老臣保守估计,发动三五万人并不难。有了这三五万人,相当于总兵力扩充到了八九万人。”裴冕补充道。
李亨很赞赏地看了裴冕一眼,说道:“动员老百姓也不能让他们白干,该给的钱还是要给。”
“殿下真是宅心仁厚,考虑周到。”裴冕心悦诚服地说道。
李亨想了想,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要分头行事。
颜侍郎,你们刑部会同京兆府迅速打开大狱,挑选士卒,两天之内取齐。”
“遵命。”颜真卿拱手领命。
“狄侍郎,你们兵部即刻在城中招兵,以一万为下限,但也不要太多,最多不超过两万。
此外,贴出告示,凡报名从军者,每月津贴两贯。战斗中轻伤者再给十贯,重伤者二十贯,战死者三十贯。”李亨又说道。
“这也太多了吧?”狄若曦吃了一惊。
两贯就是两千文,放在明清不算多,但在唐代,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开元天宝之际,物价水平并不高。一斗米最低价只要十三钱,一般在十五钱左右,一担米也才一百五十文,两贯钱可以买十三担米。
安史之乱后,长安物价有所上升,但库存充足,一斗米也才二十钱上下。
一个壮丁一个月就可以赚十担米,养活一家人还有剩余,谁不喜欢呢?
如果战死,还可以得到三十贯的抚恤金,这可是一百五十石米,对于一个大头兵来说,这已经不算少了。
“不多。重赏之下,才有勇夫。”李亨说道。
“微臣遵命。”狄若曦拱手领命。
“李将军,你左金吾卫多派一些得力将领,速速招安方圆两百里之内的土匪。
此外,你还要挑选一些校尉、旅帅,到新募丁壮中任职,训练新军。”李亨又部署道。
“遵命。”李藏用拱手领命。
“裴总宪,你这个代理右相也该履职了。其一,令宗正寺清查各勋略护卫与家丁。其二,令京兆府动员城中老百姓。”李亨又安排道。
此时众人才知道,裴冕已经成为代理右相,纷纷向其道贺。
“太子殿下,潼关急报!”鱼朝恩领着一名探子快步上堂。
听到潼关二字,众人都吃了一惊,心下想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小人高保裕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据可靠消息,叛军崔乾佑所部将于三日后在潼关启程,七日之内就能到达长安城下。”探子对着李亨行了一礼,喘着粗气禀报道。
“叛军有多少人马?”狄若曦关切地问道。
“崔贼所部原有兵力两万多人,加上潼关降卒,应该在四五万之间!”高保裕回复道。
“好家伙,一来就是四万多人!”王思礼愤愤地说道。
当初出关决战,他就是败在崔乾佑的手上。听到仇人的名字,王思礼顿时气血飙升,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他的肉,啃他的骨头。
这一仗,他必须为自己正名,为陇右军正名。
“你们隶属于哪里?现在有多少人?”李亨问道。
“回太子殿下,我等是哥舒大帅安插在叛军中的夜不收,一共有十五人。其中十人在军中,五人在外围负责联络。
哥舒大帅战死,我等成了孤魂野鬼。”高保裕一脸悲戚地说道。
“以后你们就听从王副帅的指挥吧。”李亨指着王思礼说道。
“谢太子恩典。”高保裕躬身施了一个大礼,又向王思礼行礼。
“这样,你速速返回潼关,注意隐藏身份,轻易不要暴露。叛军攻城之时,你们见机行事。”李亨说道。
“小的遵命。”高保裕说着,又行了一个大礼,躬身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