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帅,你保持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不变,本宫命你为长安防御使,协助本宫守城,你意下如何?”李亨问道。
“臣誓死追随太子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王思礼重重跪在地上。
王思礼原以为太子会怪责于他,没想到不仅没有追责,反而任命他为长安防御使,负责长安的防御,心中万分激动。
“高适,你保持侍御史不变,本宫命你为神策军兵马使,如何?”李亨扶起王思礼,又转向高适。
“谢殿下恩典。臣誓死追随太子殿下!”高适刚要拜下去时,被李亨扶住了。
“那好,你二人速回灞桥,明日整军回城。”李亨说道。
“灞桥不守了?”王思礼问道。
“兵力太少,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退回城中,据城坚守。”李亨解释道。
“得令!”二人领命而去。
此时已是四更天气,李亨只觉一阵困意袭来,瞬间席卷全身。
……
一觉睡到卯时将近。
李亨睁开眼睛时,鱼朝恩已经在等着了。
“太子爷,您醒了。”鱼朝恩轻声说道,准备伺候李亨梳洗。
一个小太监端来洗脸水。
“这是谁?”李亨问道。
“回太子爷,昨晚奴婢命人收拢三大宫的宫女和太监。除了已经逃出城的,在长安城内的大部分都回来了。”
“见太子爷事务繁忙,奴婢就自作主张了。”鱼朝恩弓着身子说道。
“很好,有心了!”李亨从心底赞赏了一句,随即洗脸吃早饭。
“太子爷,刚刚接到塘报,李开锋所部三千八百人已经到达城西,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趁着李亨吃饭,鱼朝恩赶紧禀报。
“怎么来得那么快?本宫让他们日中到达即可。”
“想必是李将军不敢耽搁,命令军士星夜赶路。”
“还有其他消息吗?”
“王思礼、高适所部四千八百人已经到达通化门外,等着入城。”
“这两人也真是,连夜开拔,急如星火。”
“太子爷有令,谁敢不从。”
“还有吗?”
“还有一个消息,奴婢不敢说。”
“什么消息,快说……”
“那奴婢就说了。京兆府衙门来报,今晨在府衙大门上发现两行标语。”说到这里,鱼朝恩停住了。
“什么标语?快说!”
“龙兴长安,天下大定。”鱼朝恩一字一顿地说了出来。
李亨心头一愣,瞬间就想到了李泌的上中下三策。但李泌昨晚就在自己府中,并未离开,这究竟是何人所为?
“据京兆府衙门报告,长安县、万年县衙门大门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标语,想必是同一伙人所为。”鱼朝恩接着说道。
“哦?”李亨没有再说话。鱼朝恩毕竟是圣上身边的人,他只是暂时强征而已,并非自己心腹。
“太子爷,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鱼朝恩轻声说道。
“有话快讲,有屁快放。”
鱼朝恩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还磕了一个响头:“太子爷,奴婢以为,您当顺应民意,早登大宝,早定民心!这可不是奴婢个人的私心,而是大唐万千臣民共同的心声!”
“胡说!”李亨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太监,也敢妄议朝廷大事,不想活了吗?”
李亨在心里暗骂道:你一个太监也来劝进,真搞不清自己姓甚名谁了!
“太子爷,奴婢所言完全出自肺腑。今万岁爷年迈,且已西巡蜀地。蜀中闭塞,蜀道艰难,音讯不通。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请太子爷三思!”鱼朝恩说着,连连磕了几个响头。
“你且起来,此事不可再提!”李亨严肃地说道。
目前,鱼朝恩是离自己最近的人,不可不用,也不可不防。等到李辅国回来,再将他换掉。
历史上,鱼朝恩也是一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
安史之乱发生后,鱼朝恩护送唐玄宗出逃,后侍奉唐肃宗李亨,颇得信用。至德年间,唐肃宗常让鱼朝恩监督军队。乾元元年,唐肃宗任命鱼朝恩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节制诸军。
在邙山之战中,因鱼朝恩的盲目自信和错误决策,导致官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李光弼唯一的一次败仗,就是因鱼朝恩的胡乱指挥而导致的。
鱼朝恩和李辅国这两个人,自己不可不用,但也不可不防,时时要进行敲打,免得他们有非分之想。
“传令京兆府,仔细查一查,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捣乱。”过了一会,李亨吃完了饭,又对鱼朝恩说。
“还有,速传裴冕。”李亨又追加了一句。
鱼朝恩领命而去。
李亨心想,眼下既要着手恢复长安秩序,又要征兵备战,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
这些事情,自己不可能全都过问,也忙不过来。
相比于军国大计,这些庶务完全可以交给宰相集团去办理。
眼下,陈希烈贵为左相,经验丰富。但正史上的陈希烈相当不可靠,曾投降安禄山叛军,并在洛阳担任伪宰相。
郭子仪收复两京之后,陈希烈率全家三百余人素服待罪。广平王李俶将其押解回长安。
陈希烈论罪当斩,但唐肃宗念其曾受玄宗宠信,特减免一等,将其赐死。
因此,陈希烈这人万不可用。
眼下最适合做牵头人的就是裴冕。正史记载,出自河东裴氏的裴冕有拥立之功,前后五次劝进。唐肃宗在灵武即皇帝位,裴冕功不可没。
此人军事能力平平,但善于处理庶务,正是自己需要的好帮手。
当今,自己以太子身份监国,不能任命三品以上的高官,也只能让裴冕顶着御史大夫的头衔牵头处理朝中日常事务了。
等待间,李亨随手拿起案头的一卷书看了起来。
此时,线装书尚未出现,纸质书本均是背装书,跟我们今天的卷轴极为相似。
相比于线装书,这种背装书阅读起来着实不方便。如果要携带,那就更不方便了。杜甫有一句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李亨心想,等到战事结束,我一定要大力推广线装书,让大唐子民都能读到好书。
这时,鱼朝恩走了进来。
“你来得正好。你去打听一下,杜甫现在何处。”
他记得,这个时候杜甫应该就在长安。
历史上,叛军攻破长安之后,杜甫被叛军俘获。半年之后,杜甫趁机逃脱,冒死穿过两军战线,在凤翔见到了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之职。
这是一个毫末小官,却也是离皇帝最近的小官,最是清贵。
李亨想,如果自己见到杜甫,起码也要给一个侍御史的官位。
“太子爷要见杜甫?”鱼朝恩很诧异。
李亨点了点头。
“太子爷,李白的名气更大。”鱼朝恩说道。
“要你去打听就快点去,啰嗦那么多干什么?”见李亨发火,鱼朝恩赶紧离开。
“太子殿下,不好了!”鱼朝恩前脚刚走,一个侍卫紧接着就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