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君为什么对妙妙这么好。”符妙用力搂着君名扬,就像是想要把他整个融入到自己身体里,泣不成声。
“我,我一直都不敢和夫君说,我想要念书,想娘亲和姨娘了。”
“我害怕夫君会嫌弃妙妙出身不好,怕夫君嫌弃娘亲,怕夫君嫌弃姨娘只是个丫鬟……我……”
“小哭包。”君名扬起身面向着符妙,轻轻拭掉眼泪后将少女颤抖着的小小身躯护在怀中,轻轻拍打着后背给符妙顺气。
“因为我们都是没有了爹娘的孩子啊。”君名扬握住符妙的手抚上自己的脸庞,“自你进入侯府大门起,我们就都不再是一个人了。”
“整个燕国都找不出比妙妙更好的姑娘了。”
符妙泪眼婆娑,轻声呢喃,“夫君……”
随后好似下定了决心,用力地贴上了君名扬的嘴唇,连呼吸都停下了。
回了府上,君名扬脱了那身金光闪闪的衣服,转而换上一身素缟。
下人们里里外外的忙活着,或是在给侯府挂上白布幡,或是在门檐上挂白灯笼,或者是在给屋檐挂白纸。
君名扬让招财带了两盏白灯笼,灯笼里是两支长明烛,能燃烧到天明。
符妙依旧穿着那身素白衣服,眼眶还是红肿着的,回府之后便抱上自己那小匣子,一言不发的跟着换好衣服的君名扬又重新上了马车。
城门早已经关闭,马车被人拦下,君名扬递出君侯府令,士卒狗腿的陪着笑将城门打开,走到山路上,符妙眼里又忍不住掉出晶莹泪珠。
“姨娘尚在时跟我说,娘亲死后无人入葬,是她将娘亲的尸骨背入山中,才得以入土为安。”
一边哭,符妙一边轻声说。
“姨娘死的时候,下了大雪,整个京城都是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咬牙硬撑着出门找了辆牛车,城里家家户户都在欢庆着开年第一场雪,满大街都飘着饭菜的香味。”
“我好冷,又好饿,跟在牛车后面上了山,我不知道人死了要挂灯笼、幡布,不知道要守灵。我跟在牛车后面上了山,雪好大,一脚踩下去整个脚背都被淹没了。”
“因为银子没给够,那人骂了一声晦气,把姨娘丢在雪地里就走了。我一个人挖了好久的坑,全身都冻僵了,风一吹,就像有刀子在割。”
“天都不知道黑了多久,我才把姨娘埋了,堆砌起一个小小的土包。半夜靠在土包上,被冻醒,又摸黑往城里赶,天亮才回到符家。”
君名扬安静的听着符妙叙说往事,眼前好像看到了那个不满十岁的小姑娘,饿着肚子一步一步踩在雪里,跟着牛车上了山,摔倒的次数数都数不过来。
鹅毛大雪扑落,在风中翻飞不停,小姑娘默不作声,头发渐渐白了,衣服也白了。
他好像就走在她身边,想要轻轻替她拍掉雪花,伸出的手却径直穿过了小女孩的身体,他只能默默守着,什么都做不到。
天黑了,小女孩疲惫的蜷缩在土堆上睡去,夜空中无数的洁白雪絮依旧不知疲倦的掉落着,将小女孩儿慢慢的,变成雪人。
马车停了,招财对君名扬说,“老爷,前面的山路变窄了,马车太宽过不去了。”
“辛苦了,招财。”君名扬下了马车,把符妙也牵了下来,“剩下的路我们自己走上去,你在这里等我们吧。”
招财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
符妙一手抱着匣子,另一只手打着灯笼走在前面带路。
山路崎岖,君名扬将两盏白灯笼护在怀里,怕摔倒了会将灯笼压坏。
又走了半个时辰的山路,终于来到两座长满野草小土包面前,一个较大的土包前立了块木板,上面写了一行已经不大能看清的娟秀小字,灯笼照耀下隐约能看见“爱女符妙谨立”几字。
而另外一个较小的土包面前则什么都没有,仅仅只是一个土包。
君名扬将两盏长明烛点燃,放入灯笼里后折了两根树枝,分别将灯笼挂在两个坟包上,接着又一言不发的收拾起两座坟包周围的野草。
他搬来石头,一圈一圈的在小土堆上垒起来,白灯笼里微弱的火苗在这山间跳跃着,驱开一圈小小的黑夜,两座小土包也在石头的堆砌下一点点的变大,终于是有了个坟堆的样子。
搬石头磨破了手,君名扬与符妙一同跪坐在坟前,喃喃自语,“娘亲,姨娘,女婿现如今还没本事,暂时只能给你们一人挂上一盏灯笼,您二位一定能看得见妙妙。”
“等回了封地安定下来,我再和妙妙把家里点满灯笼,您们一定能看得见,找得到妙妙和我的家。”
“等以后女婿有本事了,如果二老愿意,我再和妙妙一起来,带你们去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娘亲,姨娘,你们要记好啊,女婿姓君,叫名扬,名扬天下的名扬。”
山风拂动着两盏灯笼,吹过坟堆,发出一声轻轻的“呜”声,好似故去的亲人轻声回应。
大抵是来回搬石头累了,君名扬不知不觉间居然靠在符妙肩头沉沉睡去。
符妙不再哭了,她轻轻把君名扬抱在怀里,让他睡得舒服些,一边对着两座坟包絮絮叨叨的说着往事,慢慢变成嫁入侯府之后君名扬对她很好很好。
再慢慢的,她看着君名扬为了垒坟堆去抱石头磨破了皮肉的双手,心疼不已,从衣裙上撕下两缕布,小心翼翼地缠在君名扬手掌上,轻声呢喃着:“夫君,夫君……”
符妙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双手抱着夫君的脖子,紧紧蜷缩在他怀里,天已经蒙蒙亮,像只蜷缩在窝里的小兽。
身边点了一塘篝火,早晨山里起了露水,山风寒凉逼人。
符妙揉了揉眼睛,君名扬伸出手在火塘上烤烫了,才伸回来给她捂脸。
他笑嘻嘻的说,“昨晚太冷了,把我给冻醒了。我比妙妙聪明,你都不知道生一堆火,还好我穿得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