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保财听后想了下,觉的老杜说的这事可行。
这样的话以后修整这片荒地的话,也省了大功夫了。
孙保财:“砌墙能用多少这里的土,要加多少钱,老杜你直接说就行,还有这墙多久能弄好。”
老杜听后心里算了下笑道:“这五亩地上的碎石土,应该能用大部分,至于价钱吗,在加八百文如何,这样的话一共三两银子,这钱我不要,是雇人挖土的费用。这活大概十五天左右能完工。”
这挖土的活他要找人干,他和儿子们主要做土坯和砌墙。
孙保财听了点头同意,觉的八百文这价格可以接受。
雇一个干短工的,一天是二十文左右,如果请四个人干个十天的话,正好八百文。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约定好明天正式开工。
他先给了一两半银子,约定剩下的完工后付。
等送走老杜后,看天色不早了,回屋和钱七拿着东西,赶紧往钱家走。
王氏走到门边看了几次,七丫头咋还不来呢。
眼瞅着快吃午饭了,心里气的直嘀咕,死丫头不会把今天三朝回门的事给忘了吧。
这般想着刚想叫钱五去提醒下,就听到女儿说话的声音。
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看闺女和姑爷手提着东西进来。
连忙上前笑着把东西接过来,召唤钱五招待姑爷,示意女儿跟她回屋。
钱五看着娘和妹妹回屋的背影,对着孙保财笑道:“怎么才来啊,娘都到门外看了好几次了。”
孙保财笑着解释道:“这不,我想把我家的院墙修了,你也知道我总往外跑,要是不修了的话,我在外面也不放心啊,所以昨天去县里找了个泥瓦工,约了今天一早来家里谈活的事,没想到晚了些。”
钱五听后点头,也觉得那老宅的院墙是该修了,破旧不说墙还矮。
这以后小七一人在家的时候,确实不太安全。
两人不再说这话题,又聊起了其它。
钱七拿着东西跟娘回屋后,刚放下东西,没想到胳膊上就挨了一下掐。
回头看王氏叉腰怒瞪着她,知道她娘这是因为她回来晚了生气呢,无奈的连忙解释。
王氏听后释怀了些,看着拿来的东西,忍不住说道:“怎么拿来这么多东西,咱家不缺这些,以后可别这样了,你这刚成亲,得想着以后过日子的事。”
忍不住又说了一堆日子该如何过。
钱七微笑的听着,王氏虽然说话语气不好,但是话里充满了对她浓浓的关心。
在这里有个这样朴实关心她的娘,真的很好很好。
中午时一起跟钱家人吃了顿回门饭,两人到了下晌才回去。
而这时关于钱七和孙保财的新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红枣村。
红枣村的最新话题,是孙家的三娃子把他家东边的五亩荒地买了。
大家都在村里住的,自然知道那块地什么样。
有一部分人开始说,那两人成亲,哪里是会过日子的人啊!
有点闲钱就开始瞎花,就是这话里的酸味太浓。
村里的老一辈人听了,也直摇头,有那钱还不如在添点,买两亩旱地了。
还有一部分到张氏和小刘氏跟前搬弄是非。
话里的意思不外就是,你公婆分家时,肯定把钱都给了小儿子。
要不他咋会有银子,买那五亩荒地啊。
这话倒是成功让张氏和小刘氏恼火了。
公公婆婆要是真这样,那真是太过分了。
两人互相看了眼,同时起身把衣服往盆里一塞,强压着怒火往家走。
一路上妯娌两人达成一致,要找上自家的男人,一起去找公公婆婆谈。
要是她们俩去找,肯定会被婆婆一通乱骂。
但和自家男人去,就不一样了,这事公婆一定要给个说法。
刘氏正在屋里和老头子吃午饭,听到声音抬头看,原来是老大两口子和老二两口子。
不由纳闷这个吃饭点,他们一起来干嘛。
孙老爹也皱眉看着他们,一起来是有事啊,放下碗筷等着他们开口。
刘氏看这几人在那一站也不言语,注意到两个儿媳妇用手戳儿子的小动作。
纳闷道:“你们有什么事直接说。”
一看就知道宝金和宝银是被媳妇叫来的。
看两个儿子站在那,欲言又止的样,心里顿时来了气。
看着张氏和小刘氏生气道:“他们不说你们俩说吧,要是不说赶紧走,我们饭还没吃完呢。”这番做派看着就不舒服。
张氏见自家男人不说话,婆婆又这么说,看了小刘氏一眼,示意她帮忙说。
看小刘氏点头了,张氏才出声说道:“娘,现在村里都在说,三弟把老宅东边的五亩荒地买了,这可是要不少银子呢,我们家祥子要上私塾,现在钱还没凑够呢,爹和娘可不能这么偏心啊,把银子都给老三败家吧。”
“祥子可是老孙家的长孙,他上私塾的事,你们可不能不管啊!”
这边话刚落,小刘氏赶忙接上:“就是啊,都是爹娘的儿子,爹娘得一视同仁吧。哪能把银子都给了小儿子,不管其他儿子啊。”
他们家现在虽然只有一个丫头,但是也不能亏着他们吧,毕竟儿子以后肯定会有的。
刘氏听完愣了愣,这都说的啥啊。
转头看老头子也不明白的样子,于是皱眉说道:“你们浑说什么呢,没谱的事别乱说。”
村里人说三娃子的事多了,哪个是真的了。
一群听风就是雨的闲人,一天正事不干,就知道乱嚼舌根。
“再说祥子要上私塾,我和你爹能管什么,我们要是有本事,早让我儿子去私塾了,你们做爹娘的要是有本事,就把祥子送去,但是要指望别人帮衬着,那就别送了。”
没那本事就别逞能,三娃子那么聪明,她和老头子都没动过心思,让他去私塾。
他们始终想的是让这一大家子,能吃饱穿暖,攒些钱好多买几亩地。
张氏看婆婆这么说,当即变脸他们想让祥子出息错了吗。
祥子要是念书出息了,老孙家不沾光吗。
这农村家里要是供个读书人,哪家不是用上了举家之力。
他们家现在分家了,他们也没让二弟三弟帮吧,让祥子的爷爷奶奶帮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