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大一听,果然县里的价格要比镇上便宜一些,价格也在娘预估的范围里,但他们要买的量比较大,于是擅长开价的雷老二笑着开口:“大姐,我们要的量比较多,细棉布大概要12匹,粗棉布要个8匹,还有买50斤的陈棉,如果细棉布按照180文一匹、粗棉布按照100文一匹、陈棉按照40文一斤来算的话,我们就全在店里买了,大姐你看行不?”
伙计一听对方要的量大,但是对方砍价砍的太厉害了,并且这么大的量已经超过了自己能谈的范畴,于是对两人道:“两位兄弟要的量太大,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叫掌柜来跟两位聊。”
伙计见两人同意后,就去叫掌柜了。
两人边看布料边等着,三四分钟后,就看到掌柜的走过来,掌柜走到两人对面对两人道:“两位客人要的量比较大,客人是要回去卖货还是自家用呀?”
雷老大回道:“家里人多,是买样你们要的东西比较多,给你们我能给的最低价,咱们结个善缘,以后要买布匹和棉花可要来咱们绣坊,细棉布按照200文一匹、粗棉布按照120文一匹、陈棉按照43文一斤算,两位觉得如何?”
雷老大和雷老二两眼对视后,觉得可行,于是雷老二回道:“好,就按照掌柜说的来,麻烦掌柜给我们拿6匹深蓝色细棉布、1匹青色细棉布、1匹黄色细棉布、4匹白色细棉布、4匹黑色粗棉布、1匹棕色粗棉布、2匹橙色粗棉布、1匹蓝色粗棉布,再秤50斤去年的陈棉。”
掌柜加上刚才的伙计,两人一起把雷老二要的货取出来拿到柜台上,两人花了五六分钟才将所有的货物准备完,货备好后掌柜边打着算盘边对两人道:“细棉布200文一匹,一共12匹,就是2400文,粗棉布按照120文一匹,一共8匹,就是960文,陈棉按照43文一斤,一共50匹,就是2150文,总共5510文。”
雷老大和雷老二刚才就在心里算过,就是这个数,于是雷老大果断掏钱,而雷老二则和掌柜的客套一番,等付完钱后,两人拿着东西就往城门口走去。
两人将所有的东西放到牛车上,再把要送老三先生的年礼拿出来后,雷老大拿着年礼就往县学走去,而雷老二则在牛车上坐着守货物。
雷老大走了三十分钟的路程才走到处于东市的县学,雷老大跟门房说一下找雷厚福后,对方让他在外稍等一下,他把人叫出来。
雷老大在外等了一会就看到自家三弟走出来。
雷老三:“门房跟我说后,我就猜到一定是大哥来接我了。”
“这是给先生的年礼,你赶紧给先生拿进去,娘今天一早就准备了你爱吃的大骨,现在时间不早了,你快去快回,不然到家后天都黑了。”雷老大走上去,将年礼和一个月的束修钱(3两银钱)递给雷老三道。
“好,大哥你再等一下,我马上就出来。”雷老三接过东西跟大哥说完就往学院里走去。
大概十五分钟左右雷老三背着一大包的书和衣服就出来了,雷老大是大哥,对弟弟们是很照顾的,且自家弟弟比自己小五岁,看着弟弟吃力的背着东西走出来,赶紧上前接过竹篓背在自己的背上。
“谢谢大哥!”雷老三跟上大哥的步伐往城外走去。
等雷家三兄弟到家时天色刚暗下来,覃氏刚给闺女喂完奶,听到牛车的声音,抱着女儿走出来。
快到三个月的雷晓晓已经能看到近距离人模糊的轮廓了,最近雷晓晓最喜欢的就是认脸,努力把家里人的脸都记住,也顺便看看家里人的颜值如何。
雷老大看到自己媳妇抱着闺女走出来,赶紧走上去一把把闺女抱在怀里:“闺女,爹爹回来了,是不是想爹爹了,爹爹也想我家晓晓了.....”
覃氏看着自己相公抱着闺女互动,自家相公一遇到女儿这声音就夹起来,简直没眼看,没眼看啊!!!
覃氏转头对雷老三道:“老三回来了,快进屋烤火,饭菜都准备好了,是你喜欢吃的大骨,赶紧进屋去。”
“闻着这香味就知道今晚的晚饭肯定是大嫂你做的,香的我都快流口水了。”雷老三边把竹篓从板车上搬下来边说道。
“看把你馋的,待会你可要多吃几碗饭,再多喝点大骨汤,补一补身体。”覃氏说完又对着雷老大道:“把闺女给我,你赶紧把东西搬进屋里去。”
雷老大恋恋不舍的把闺女递给媳妇,再去搬东西去了。
与此同时,家里其余人也走了出来,大家边搬着东西边聊天,雷家小院热闹了好一阵。
饭桌上,陈氏不停的给三儿子和大孙子夹菜,让两人多补补,说两人在外面怎么瘦了,是不是饭菜不好吃啥的......
吃完饭后,雷晓晓就被三叔抱在怀里好一番逗弄。
雷晓晓一直听到家里人说三叔读书厉害,这会才终于对三叔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雷老三长的是剑眉星目,有三分读书人的文雅,七分的爽朗,再加上整个身体比较高壮,一看就像现代20岁左右爱锻炼的男大学生。雷晓晓觉得三叔和自己爹爹有六分相似,因此对雷老三一直笑个不停。
雷大朗雷兴林今天回来的时候,妹妹没醒,这会也凑在三叔身边逗妹妹,可惜他人太小,抢不过三叔,哼╭(╯^╰)╮,他也很想抱抱香香软软的妹妹好不。
雷晓晓刚看到大哥的脸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哥和三叔都是读书读久了的缘故,总感觉两人的气质好像,还好大哥更像娘亲多一点,不然谁看了不觉得这才是两父子。
正在雷晓晓心里各种想法乱飞的时候,雷老爷子开口道:“明年二郎和三郎跟大朗一起去私塾入学,咱雷家不求孩子们一定要考取功名,只要孩子们多认点字,对孩子也是好的。”
雷老爷子说完后,几家都纷纷表示认同,其中最开心的就是覃氏和田氏,覃氏还比较淡定一点,田氏就比较激动,雷老爷子刚说完,就拉着覃氏请教大嫂三郎入学要穿的衣服咋做,还需要准备啥。
雷晓晓听到爷爷的话,觉得爷爷不愧是念过书又去外面闯荡过的人,就是有远见,而且有这样一位有远见的爷爷,以后自己想要认字的话,家里人应该都会支持的。通过这两个月她听到的来看,她知道这大越国跟以前现代的古代一样都是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可想而知女孩子要认字念书的难度有多大。
雷老爷子等大家讨论了一会后开口道:“当今天子仁德,给我们免了三年的税,但从明年开始就要交税了,老三是秀才,可免咱家的徭役、2人的丁税和50亩的地税,其他的人丁税和地税咱们还得出,这两年虽然攒了点钱,但明年的开销更大,大家得更努力的挣钱。”
雷老爷子的话让大家兴奋的情绪降了下来,安静了片刻后,雷老三苏率先开口:“爹娘,不出意外的话,先生说我明年应该能中举,我之前就想过了咱家条件一般和我的能力,我是考不上进士的,我跟先生讨论过,等我中举了,通要去衙门里某个事做,要不去做先生教书,而且如果考上了家里的税收都不用担心了。”
陈氏听完后道:“你先生真这么说?”
雷老三看着陈氏急不可耐的表情道:“娘,先生真这么说。”
陈氏:“太好了、太好了......”
王氏的父亲也是秀才,考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考上举人,她知道考举人是多艰难,看着自家相公都瘦了,就知道他吃了多少苦,于是一脸心疼看着自家相公,随后在心里决定她也要赶紧做绣品,给相公攒路费。
雷老爷子:“虽然先生是这样说,但是你还是要努力温书,要戒骄戒躁,还有要适当的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