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瑜尽量把事情的起因往不得已和合规两个方向引导,大家都是从各个地方来这里下乡的知青,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大家都是外乡人。唐瑜也不想和知青们的关系闹得太僵。
王显伟强压下自己的怒意,开始他只是觉得他们跳过自己去找村长,挑战到了自己做为知青队长的权威,本来只是想打压一下张建民,谁知话赶话的,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情况。
现在的情况确实也无法认定他们是享受主义。他只能压下自己的情绪,先顺着台阶下来再说。
“刚才确实是我说话过激了。但租房租到需要村干部开会做决定,你们也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例。”
说完他就冷着脸走了。他一直以为这几人是以张建民为主的,没想到这个唐玉也是不可小觑。
“大家都赶紧做饭去吧,等会也快要上工了。”王淑琴见大家还都站着,赶紧招呼。
见众人都散开了,张爱华对着唐瑜竖起了大拇指,“小玉,你太棒了。”
“干得漂亮。”陈旭路过唐瑜时,也夸了一句,“饭做好了吗?饿死了,可以开饭了。”
“突然觉得,幸亏我们来不及建房,如果真的自己建房,怕更有得说了。”张爱华庆幸的小声说。
“事多的人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会说,我们尽量少落人口舌就好。”
刚才的事,她们算是得罪死了王显伟了,还有那个王淑琴肯定也是王显伟一伙的,她刚才就是处处帮王显伟说话,其他人什么态度暂时不清楚。
但也不全是坏事,至少租房的事情,已经在知青点说开了。就算之后他们真搬出去了,应该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他们多大的意见了。
但是,这个王显伟是有病吗?关他什么事啊?还给人乱扣帽子,管的也太宽了吧。
唐瑜心里不禁又骂了一遍王显伟。
午后,唐瑜两人翻大豆时,终于听到了好消息。
赵婶子一来就跟她们说:“你们想的事情成了,等会你们去村部找下你们村长叔,写个契据就成了。”
“婶子,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你不知道,我们女知青一张炕上要睡六个人,都快挤死了。”张爱华太高兴了。
翻完大豆,两人就往知青点跑,陈旭今天的活计,也是与昨天的一样,在晒谷场做搬运,这活只要早上的时候,把仓库里装袋的粮食用独轮车搬出来,下午把收好装袋的粮食再用独轮车搬回仓库就好。
因为都是搬搬抬抬的活,女人们胜任不了,只能男同志做。但这活上工时间短,工分少,男同志们也是都不喜欢做这活,然后也就成了男知青的专属。
所以陈旭这个时间应该还在知青点。到了知青点,两人拉着陈旭就跑。
“诶,诶,你们两个拉我去哪儿?”
“你别管,跟着走就行了。”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陈旭隐约猜到,可能是破屋的事情成了。
“干嘛?”
陈旭看着这两个笑了,明明是她们先拉着他跑,现在反而问他干嘛。
“你们带钱了吗?你们租房不带钱的吗?”
陈旭想着这两人刚才是去干活的,身上应该都没带钱。
“哦,哦,忘了。”两人这才反应过来。
三人又回去取了钱,才去了村部。
“村长叔好!”三人刚进村部就看到了村长,立即招呼道。
村长听到他们的招呼,抬头说:“来了啊,过来坐吧。”
见三人都过来坐下了,才说:“你们昨天说的事情,我和几位村干部商量过了,这个情况确实没有发生过,但大家还是觉得这应该是不违反规章,也考虑到女知青的实际情况。才决定把那间房子租给你们。”
得到了村长明确的答复,三人更高兴了,终于不用再和这么多人挤了一张炕了。
“那屋子你们肯定也去看过了,屋子的情况不是很好,修缮就要靠你们自己了。但是房子的租金,也会相应的减少一些,五元一个月怎么样?”
他们之前都打算自己建房的,三人对这个价格也没有异议。
“那我们签一个契据,这房子就租给你们了。过两天就十一月了,我们时间就从十一月一日开始签。”
“好的,好的。”三人满口应好。
陈旭也是完全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因为租到一个房子,而高兴成这样。
契据,村长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式两份,签好后,他们先交了六个月的租金,房子就算是租下来了。这个年代,没有人住的房子,其实跟他们的也差不多了。
“你们要想猫冬前搬进去,时间也是很赶的了,赶紧去准备吧。”
“谢谢村长叔了。”三人感谢道。
“对了,村长叔,外墙和屋顶的修缮,村里有没有做的比较好的人介绍?”对于这种土屋,三人都没有住过,但是外墙已经破损成这样,不修缮,冬天肯定是住不了人的。
“村里的徐海志,大家都叫他徐老二,村里建房都喊他,修缮的活,应该也会接,你们去问一下,但是不能说是我介绍你们去的。”
“为什么?”张爱华疑惑。唐瑜也有同样的疑问,但张爱华先问了,她就没有开口。
“你们房子修缮也要好几天吧,到时大家都去给你们修房子去了,谁来上工?”村长瞥了他们一眼:“马上要到交公粮的日子了,村里的活也赶,可不能让太多人请假。还有你们,也不要一直请假。”
“懂的、懂的,我们肯定不说您介绍的。我们最近就挑那种上工时间短,工分少的活计,保证不影响上工。”
村长这么一说,他们就明白了。在工分和现金之间选择,村民们肯定会选择现金。如果说是村长介绍的,那有村长允许的和自己请假去的,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让别的村民知道村长介绍徐海志去接私活不上工,徐家村大概要乱一阵了。
“好吧,你们走吧,对了,木匠活不用找别人,村里的老木匠就挺好的,反正他已经不上工了,空闲的很。”村长又叮嘱了一句。他是真怕他们再拉走一个村里的壮劳力。
“村长放心,木匠我们就找村里的老木匠,肯定不去找年轻木匠。”
年轻木匠:家人们,谁懂啊,我被村长带头封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