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闲适的午后,玉软软与陈泽渊坐在沙发上闲聊,她的眼神中满是眷恋,不经意间轻轻说道:“老公,我最近特别想吃老家的红糖糍粑,那软糯香甜的口感,咬上一口,糯米的清香和红糖的甜蜜交融在一起,真的是我记忆里怎么也忘不掉的家乡味道。可在咱们这座城市,大街小巷都找遍了,也没寻到一家能做出正宗味道的店。”
陈泽渊听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将这话像宝贝一般藏在了心底,暗自盘算着一定要给妻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晚,月色如水,轻柔地洒落在窗前。等玉软软带着一天的疲惫安然睡下,陈泽渊蹑手蹑脚地起身,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扰到她。他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缓缓打开电脑,屏幕的亮光瞬间照亮了他专注的面庞。他在搜索引擎中郑重地输入“正宗红糖糍粑做法”,刹那间,密密麻麻如繁星般的信息铺满了整个屏幕。
陈泽渊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目不转睛地逐行浏览,每一个链接都像是通往妻子满足笑容的钥匙,他仔细筛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然而,浏览了许久,大多数的做法都无法让他满意,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点能还原家乡本味的精髓。
陈泽渊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手指下意识地在鼠标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他突然眼前一亮,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那束指引方向的光,灵机一动,在搜索框中添加上了玉软软家乡独特的方言地名。
随着页面的刷新,一些看起来更具可信度的内容映入眼帘。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逐个点开,整个人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逐字逐句地研读着,仿佛这些文字是解开美味密码的关键。
他还专门拿出纸笔,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关键步骤和配料比例,就像在书写一份珍贵的食谱宝典。
糍粑的制作工序复杂,每一步都饱含着对传统美食的敬意与用心。首先,挑选糯米便是一场细致的筛选。陈泽渊穿梭在琳琅满目的食材市场,目光在众多米袋间逡巡,只为寻觅那颗粒饱满、色泽晶莹的优质糯米。这些糯米,宛如精心雕琢的珍珠,颗颗饱满圆润,散发着谷物特有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选好糯米后,便将它们轻柔地倒入清水中,开启这场浸润之旅。长时间的浸泡,是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的关键。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每一粒糯米都像是沉睡的精灵,慢慢苏醒,尽情吮吸着水分,逐渐变得圆润饱满,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数小时后,当糯米变得恰到好处,陈泽渊将它们沥干,小心翼翼地放入蒸笼。此时,火候与时间的把控成了这场美食之旅的关键考验。他将炉灶火力调至最大,让旺火迅速升腾,炽热的蒸汽瞬间将蒸笼包裹。在这高温的蒸煮下,糯米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充斥着整个厨房。这期间,陈泽渊一刻也不敢松懈,眼睛紧紧盯着时间,时刻留意着蒸汽的变化,生怕因为一时的疏忽,破坏了这即将到来的美味。
当糯米被蒸至软糯,下一个挑战接踵而至。陈泽渊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拿起那沉重的木杵,开始舂捣。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糯米的黏性极大,每一下舂捣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将其捣得均匀细腻。陈泽渊咬紧牙关,手臂有节奏地上下挥动,汗水顺着额头不断滑落,滴在石臼旁。在这持续的努力下,糯米逐渐被舂成细腻的泥状,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灵魂。
最后,陈泽渊趁热将泥状的糯米分成小块,凭借着熟练的手法,迅速地将它们搓圆压扁,制成一个个规整的糍粑坯。每一个糍粑坯都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凝聚着他对美食的执着与对妻子的深情。至此,糍粑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才算大功告成,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只为那最终的美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