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见钱知府朝自己招手示意,忙起身来到近前。
这会儿钱知府周围倒没别人,两人谈话也不怕他人听了去。
“老夫看过你的策论卷,今日想当面问你,若按照你考卷上所说行事,约有几成把握?”
林然未曾料到,钱知府招自己前来是询问这事,一时有些愣怔。
不过其很快便反应过来,自己的提议,起码钱知府很重视。
林然便将心中盘算,慢慢说与知府大人听。
当面聆听跟看考卷,自然感受不同!
钱知府见林然有条不紊的一一详说自己想法,心下不免赞叹。
以此的才情与见识,日后必成大器!
“老夫听闻你现居京城,你考完府试,若无要事,近段时间便不要随意外出,或许上面会招你详说此事。”
林然还不知,钱知府将自己的考卷早已送回京城。
因此,对于知府大人的一番叮嘱,一时还有些不明所以。
钱知府考虑的比较周全,认为上面看到自己呈上的密报,后面定会有人召见林然,因此才跟人这般吩咐。
“是,多谢知府大人提点。”
林然从府衙回来,还在琢磨知府大人叮嘱自己之事。
听钱知府话里意思,自己或许因为这事,可能还会有其他机遇!
林然第二日一早,便同朱家父子坐着马车,返回京城。
因为已是返程,几人也没急事,马车慢慢往回走,也没再顶着烈日赶路。
昨日府城发榜成绩,下半晌便传回固始县。
因着林然学籍还在这边,县衙第一时间得知,本县县案首在府试中,一举摘得魁首。
当下衙门里之前报喜的衙役,这会儿不用林然交代,自发带了乐器,骑着马往京城赶去。
几人到林家时,时间跟上次差不多。
众人拿出身上乐器,开始卖力演奏。自从上次来过后,大家还记得林家是哪户。
众人直接来了林家门前,等着给院里主家报喜。
赵大娘子今日正巧带着孙女儿来跟怀安耍,听见门外乐声,脸上立时带了笑。
“林家的,快去开门。我听着这喜悦该是来报喜的,跟几月前一样。”
于素娥早盼着这天,听到赵大娘子这话,将孩子交给翠儿,亲自前去开门。
等听到自家相公得了府案首,立时喜极而泣!
给了报喜衙役喜钱,将一众街坊送走后,于素娥面上都还带着笑。
两家马车下半晌回到京城,林然城门口与朱家父子道别。
白吃白喝了朱家那么久,林然决定送份礼物给朱子言,以示感谢。
“朱兄,咱们明日私塾见。”
朱子言对于林然送的礼物也没推辞,知道自己这同窗不愿欠自家人情,因此很爽快的收下了。
等马车进了清水胡同,这会太阳刚刚落山,闷热的一天稍稍有些凉爽。
胡同里的小孩跟老人,开了自家院门,出来纳凉!
看到林家下人赶马车回来,大家立时起身跟在马车后,向坐于车里的林然问好。
“秀才公回来啦?可有吃过饭?咱们家做了饭,秀才公可要来家里吃饭?
一声声问候,让林然无法安心坐在车厢里。
索性人直接下了车,步行回家。
街坊见林然下了车,更是热情,围着主仆俩说话。
林然颇有耐心的跟大家都说上几句,短短几步的回家路,硬是走了一盏茶时间。
待进了家门,林然才从刚刚热闹的氛围里,抽身出来。
于素娥跟林然一样,被街坊的热情吓到都不怎么出门了。
本来想今日亲自去娘家报喜,但怕一出家门,就要迎上热情的婶子们。因此报喜这事,也是打发了翠儿前去。
林然回到家,自然是要跟儿子亲香片刻。小怀安多日不见父亲,小小的人儿对林然想的紧。
从林然回来,小人儿便一直要爹爹抱着,于素娥哄了许久,林然才得以解脱!
一家人晚上吃了顿好的庆祝,等哄睡儿子后,林然便偷偷跑去东屋,将自己从府城买的礼物,送给妻子。
于素娥见相公出门考试也不忘想着自己,心下甜蜜。
只说这边床够大,留林然在东屋歇了一晚。
第二日晨起,小怀安看到爹爹睡在自己身旁,惊喜的不行!
林然昨天白日赶路,晚上又耗费不少体力,这会儿还不想睁眼。
奈何儿子看到爹爹太兴奋,在林然身旁拱来拱去,闹得林然只得穿衣起床。
待吃过早食,林然便要去私塾一趟!
临考放假前,周夫子便跟甲班几人言明,若是学子们考过府试,便也代表着众人能从私塾结业。
因此林然此去私塾,也是想要告诉周夫子,自己准备去县学,或者其他书院继续读书。
顺子拿着林然从府城买的礼物,主仆二人还如从前进学一般,朝私塾走去。
等到了私塾,林然很顺利的见到了周夫子。
周夫子昨日也收到了林然得中府案首之事。
这会儿见了学生来找自己,一张严肃的老脸上,硬是乐开了花。
“敏之,你替咱们私塾挣了光,夫子还要感谢你啊。”
周夫子自己虽然是秀才,但府试排名并不靠前。
能教出林然这种学生,周夫子只觉老怀甚慰。
就算是在外人看来,这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林然跟周夫子闲聊几句,便说起自己继续读书一事。
因为社交圈子太小,林然也不知自己该去哪里继续学业。
在这点上,周夫子也不好替学生决定。只拉着林然,给其分析了下县学与书院的差别。
若要回县学读书,林然便要离家去固始县进学。
县学教谕,一般都是身有秀才与举人功名者。跟普通私塾相比,县学有完整的教学体系,且所学功课,也不仅仅只是针对科举。
这些都算是县学的优点。
有优点必然也有缺点,县学缺点也很明显。
尤其是林然所在的固始县。
固始县县学,县学教谕虽有举人,但据周夫子从自己好友那了解,县学的几位举人教谕,也都是很早之前的举人。
虽然学识都在,但科举考试往往历年推陈出新,相比老教谕们,还是年轻教谕更好。
这点便是县学的缺点。
说完县学,再来说一说书院。
京城除了小规模的私塾,还有一些大书院。
这类书院多是一些比较出名的进士,或是大儒开办。
书院不论是在软实力上,还是硬件设施上,都要比县学好。
这里说得软实力,不仅仅体现在钱财上,还有人脉上。
不过书院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鱼龙混杂,书院里面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
因为背靠人脉关系,很多书院不免要给有些人开后门。
这就造成了书院学子良莠不齐,免不得一锅好粥里掉进几粒老鼠屎。
林然听过周夫子的分析,当下心里有些难以决断。
这两相比较,县学与书院的缺点都很明显,自己回去后还要好好想一想。
告别周夫子后,林然回了家,又迎来了于家的下人。
“林姑爷,老爷说请您晚上来家中一趟,家里给您跟谢姑爷庆贺一番。”
“好,你回去转告岳父,我晚些便带着珍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