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帝都。白帝城。
当合阳城被破的消息传来,整个云州朝堂都不敢相信,因为几天前,合阳还是固若金汤,三十万大军镇守,甚至从奉阳发往合阳城的物资都还在路上,现在却传来合阳城破了,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怎么不让人吃惊。
而楚隆更是不愿相信,自己的云州军怎么如此的不堪一击?如今合阳城一破,该拿什么阻挡魁州军?
朝堂上,那些老旧一派的朝臣,也顾不得太多了,纷纷上奏要与魁州议和。哪怕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无所谓,只要魁州就此止步。部分新提拔的寒门子弟,则要坚持主战,收拢帝都附近的兵力,构筑新的帝都防御阵线,同时命令弘阳的楚烈和长山关的幸习习北上勤王。有南方的支撑,可以和魁州一战。
楚隆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群臣,也是无奈。如今这局面,他心里清楚,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文俭益,你说说看,如今这局面如何应对?”
“陛下,如今这局面并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尚可一战。如今,各地方尚有兵力近百万,如果收拢构筑新的防线,可保帝都无忧。何况,新政实施以来,百姓齐颂,各地青壮踊跃参军,云州不缺兵员。”自从幸孝之告老后,军队回归兵部,文俭益倒是很快了解了云州的兵员。他这么说,也没错,现在云州兵力还很多,但是能调动多少到帝都他自己也没底。
对于文俭益这种笼统的回答,楚隆自然是不满意的,他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敌我兵力几何,粮草多少,物料如何调运,兵力部署的时间,部署的城池,如何号召百姓……他现在需要的是这些,只有这些数字才能让他清楚该如何做。
“郭若南,你的意见呢?”
“陛下,如今这局面,主动权已经不在我们了。议和,我们的筹码是什么?”
“我们有钱,有粮,还有大片的土地。”说话的是礼部尚书邓齐艺。
朝堂上爆出一阵笑声,他们似乎被邓齐艺的话逗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认不清现实。邓齐艺知道自己被群嘲了,脸涨得通红。
“那就由邓齐艺去和魁州谈,三日后出发,不得延误。”楚隆没好气的说。
邓齐艺心里一阵泛苦,没事多什么嘴,去和谈,谈什么?给多少钱、粮,割多少地?他哪里知道。这不是让自己去送死吗?随即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楚隆看着,挥手示意叫人把邓齐艺抬出去。随后说道:
“郭若南,你接着说。”
“我们的筹码只有一样,就是民心。”
郭若南这么一说,堂上又是一阵议论,民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怎么算是筹码,难道魁州会和你交易民心?这也太不着边际了。在朝堂上的官员们,自然是不会知道民心这种东西的分量。
“如今,我们能对抗魁州的,只有千千万万的百姓,同仇敌忾,源源不断的支持我们,排斥敌人,让敌人无法安心的占领我们的土地,敌人才会和我们和谈。可是如今呢?和魁州开战这么久了,你们看到过民心所向吗?泉城陷落近一年了,你们知道泉城百姓现在生活如何了吗?所以民心我们没有,就没有议和的筹码。”郭若南直接说道。
“那就是主战了,我们该如何打呢?”不知是谁说的。
“打,自然是要打的,我们拿什么打?三言两语是说不明白的。”郭若南不再说话,到底怎么打,他也没头绪,很多情况不了解,没有针对性的做出部署,这仗不好打,也很难打的赢。更何况现在云州民怨四起,百姓的不谈国事,获罪官员族人的撺掇,民间似乎也是风起云涌。
压抑,整个朝堂都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下朝之后,郭若南回到府邸,独自在书房中,想了很久,随后写了密信,叫来了家仆送去。
御书房内。
楚隆仿佛一下老了十岁,现在的他没有了精气神,眼神浑浊。
他看着云州的舆图,占据东武大陆最肥沃的土地,最辽阔的国度,如今一块块的失去,先是南州,在闽州,然后是西凤关,再然后是泉城。看似还有很大的土地,可是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反抗力的老者。为什么会如此呢?难道真的是一场所谓的荧惑之乱吗?那荧惑之乱能改变民心吗?
“我不信,我不信。这是我楚隆的江山,这是我楚氏的荣耀。”楚隆有些不甘。
“来人,传文俭益。”
魁州与云州的前线,成了各国关注的重点,各种情报以各种形式,传到了各国。
魁州。帝都。岐周城。
蒙恬接到合阳城的战报,也是开心得不行,终于是撕开了云州的防线,剩下的就好打多了,他心里乐观的估计,不到十年,就能全部占领整个云州。到时,他蒙恬也就是千古一帝了,为了这千古一帝,他要寻些灵丹妙药,延年益寿。
而现在让他头疼的是赏赐的问题,那么多人,那么多军功,还有那么多的抚恤,这些都是庞大的支出,上次泉城之战,他一开心大赏特赏,这没隔多少时间,又要赏赐一次,即甜蜜又烦恼。
朝堂上,蒙恬要大臣们献计解决赏赐的问题,朝臣们五花八门的提各种建议,无非全都是什么增加课税一类的,都很好的保护着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蒙恬都不大满意,一是这些建议都是针对百姓,二是来钱太慢了,三文五文的收集,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得够。
“陛下,臣有一法,或可解燃眉之急。”只见一年轻文士站出来说道。
“你乃何人?有何良策?”蒙恬不禁问道。这人他没见过。
“启禀陛下,此人乃新任工部郎中九漏鱼,甲祭酒徒弟,上次陛下说拿下云州后,需要大量的官员,向各部举荐人才,我就举荐了,此次是第一次上朝。”农勤抢先回答,他生怕九漏鱼出什么乱子。
蒙恬一听,也是来了兴趣,甲竹千的徒弟,想必也是有才之人。
“你尽管说来,有用的话,必有赏赐。”蒙恬也看出了九漏鱼的紧张。
“陛下,此法为盐钞法,如今魁州境内,盐归朝廷专营,可现在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朝廷可将盐的零售权放由民间,制作为盐引,民间想售卖盐的,可向朝廷缴纳盐价和税款购买盐引,凭盐引可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售卖食盐。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九漏鱼侃侃而谈,将想法详细说了一遍。
整个朝堂上的人都听得仔细。盐,看似便宜,实则利润巨大,他们都是有手段,有关系,有资本的人,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错过的。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偷漏税,增加了国库收入。再者,有了律法规范,能稳定市场,提高效率。如果,今后能顺利拿下云州,那么云州的茶叶也可收为朝堂专营,发展茶引……”九漏鱼说得停不下来。
蒙恬一听,此法甚妙。这样一来,可以很快的从有钱人身上筹集到钱,而且,商人运销食盐,百姓买盐也更加方便。如果以后有茶引,那钱不是如流水而来吗?蒙恬想想就觉得开心。
“好,此法甚好。此法由户部牵头,尽快制定出详细方案出来,交由内阁讨论决定。九漏鱼调往行商司,任户部侍郎,负责盐引的统筹事宜。”蒙恬也不拖沓。只要有能力,他是不吝啬赏赐的。
闽州。帝都。定南城。
合阳城被魁州被攻下的消息一传来,楚明便召集了群臣们议事。现在云州和闽州是停战状态,他不希望云州太快被灭,有云州作为缓冲,他不想那么快面对强大的魁州。
“诸位爱卿,对于魁州和云州的战事有何看法?”
朝堂上,很多大臣不以为意,只是云州的事情,和他们闽州关系不大,更何况他们和魁州现在还是友好合作的关系,有的朝臣心里还有攻打云州的心思呢。
“陛下,此事和我们闽州关系不大,如果陛下想趁此分一杯羹的话,可出兵云州,拖住长山关的云州军,或许到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不过所得有限,魁州势大,不会在乎我们的利益,估计只会得到一些穷山僻壤。”有朝臣不解,这样的场合,不应当参与才对。
楚明无语,朝臣们完全不懂他的心思啊。他望向贾来和,希望贾来和能懂他。
“陛下,这对于我们闽州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贾来和说道。
楚明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恨不得上去亲贾来和一口。
“丞相何意?”
“合阳城一破,如果云州不能再次组织有效的防御,不出几年,云州必灭,届时,我们将直面魁州。那么东武大地,将无人能敌。闽州素来为肥沃之地,日后必遭魁州觊觎,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丞相所言正是朕之所虑,有何良策?”楚明知道有些强人所难,这种情况,谁又有什么办法呢?
“自然是有的,但还需运作一番,现在说还为时尚早。”贾来和说。
“那丞相需要朕如何协助?”既然贾来和现在不愿说,楚明也不强求。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南州。帝都。丹阳城。
对于合阳城城溃败,快得让人出乎意料。防线被击穿,而且如此之快,如果魁州快速推进,云州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现在就看白帝城能坚持多久了。
这对于南州来说是好事,可操作的空间很大。南州小国,只有在混乱中,才能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舒柳珍召集了群臣,她看不清时局,怕错过了机会,只能听听大家的意见。
“陛下,不必为此烦恼,时局不明,不用自乱阵脚。待我去探探虚实。”法正说道。他现在也有些迷糊了,他没想到合阳城败得如此之快。他要去闽州,看看闽州的态度。南州所有的行动,都围绕着闽州而来。
舒柳珍听法正这么一说,心里也是放下。
“那就有劳法正先生了,所需配合,法正先生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