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道强光突然亮起。威廉姆斯不知何时已经摸到了电闸。在刺眼的灯光下,众人看清了来者——三个黑衣人,手里都拿着消音手枪。
“动手!”领头的人喝道。
枪声响起的同时,程砚之已经扑向最近的那人。黎世昌则拉着陈映和黎明月躲到桌子后面。威廉姆斯的人也冲了进来,双方瞬间混战在一起。
“把怀表给我!”陈映对黎明月说,“去安全通道,我随后就到。”
“可是……”
“听话!你父亲会保护你。”
就在这时,一声闷哼传来。程砚之捂着肩膀倒下,鲜血从指缝渗出。陈映想也没想,抄起椅子向开枪的人砸去。
“够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回头,看见藤井一郎站在门口。
“你没死?”
“只是个障眼法。”藤井冷笑,“现在,可以谈谈条件了吗?”
“什么条件?”
“很简单。”藤井说,“我们要的是名单。只要你们交出来,这件事就可以结束。否则……”他瞥了眼黎明月,“历史可能会重演。”
“你敢!”陈映厉声道。
“二十年前我们就敢,现在当然也敢。”藤井说,“李秋芸不过是个意外。至于她的女儿……”
话没说完,一声枪响。藤井睁大眼睛,低头看见胸口渐渐洇开一片殷红。程砚之虽然受伤,但枪法依然准确。
“这份名单。”他艰难地站起来,“是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二十年前我父亲背叛了组织,害死了李秋芸。今天,我绝不会重蹈覆辙。”
黎世昌突然说:“名单一直在我这里。”他从怀中掏出一个U盘,“这二十年,我们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现在,是时候结束了。”
“名单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威廉姆斯坐在陈映办公室里,喝着刚泡的红茶,“德国那边已经派人来接手调查,暂时不会再有人来打扰。”
距离藤井事件过去一周,黎氏学院终于迎来久违的平静。陈映看着桌上厚厚一摞新生档案,眼里闪着期待的光芒。
“这批生源质量很高。”林双双翻着资料说,“有舞台经验的就占三成,还有几个是国外名校归来的高材生。看来上次的风波反而让学院名声大涨。”
“说到这个。”威廉姆斯放下茶杯,“有个叫安娜的德国转学生,是我特意推荐的。她父亲和冯·施密特教授是老朋友,演技天赋很强。”
陈映点点头。那场惊心动魄的内幕虽然过去,但余波未平。程砚之还在医院修养,那些暗藏的秘密也需要时间去查证。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学院办好。
“对了,程导演的伤怎么样了?”林双双问。
“子弹虽然取出来了,但医生说至少要休养一个月。”陈映合上文件,“这学期的表演课只能另找老师。”她看向威廉姆斯,“你推荐的那个安娜,背景都查清楚了吗?”
“按理说没问题。”威廉姆斯说,“不过考虑到最近的事,我已经让人重新核查她的资料。”
正说着,玉姐推门进来:“夫人,第一批新生已经到了,都在礼堂等您。”
陈映整理了一下旗袍,起身向门口走去。路过窗边时,她注意到楼下有几个陌生面孔在四处张望,说是来考察交流,但举止间透着一丝异样。
礼堂里座无虚席。将近百名新生正襟危坐,眼神里闪烁着对艺术的热情。陈映站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年轻的面孔。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黎氏学院。相信大家都听说了上个月的风波,但那些事不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恰恰相反,”她的语气坚定,“正因为经历了这些,我们更明白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这里,你们不只是来学习表演技巧,更要学会用艺术传递真实。”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悄悄从后门溜进来。陈映一眼认出那是安娜,金发碧眼的混血儿长相,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欧洲贵族气质。但那双眼睛,怎么看都让她想起二十年前李秋芸留下的照片里,某个德国军官的目光。
“这学期我们请来了几位特别的老师。”她继续道。梅老师带着几个人走上台,其中竟然有黎明月。
“明月会担任表演示范课的助教。”陈映宣布。台下顿时一片惊喜的骚动,大家都看过《乱世浮萍》的片段,对这位当红影星充满好奇。
只有安娜坐在后排,眼神闪烁不定。她的目光在黎明月和陈映之间来回逡巡,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散会后,陈映正要离开,梅老师却叫住她:“陈总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关于新的课程安排……”
陈映让玉姐先带新生去报到,自己则和梅老师走向办公室。经过走廊时,她敏锐地察觉到背后有道若有若无的目光注视。回头望去,只看见安娜站在窗边,若无其事地整理着书包。
梅老师办公室的门刚关上,几张设计图纸就铺满了桌面。这是他连夜赶制的新课程方案,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参考了德国戏剧学院的体系。”梅老师指着图纸说,“除了基础的台词和形体,还加入了即兴表演、心理剖析等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个……”他翻到最后一页,“跨界合作课。”
陈映仔细看着方案。这确实是个大胆的创新——让学生跟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突破表演的局限。
“我已经联系了几位老朋友。”梅老师说,“有芭蕾舞团的编导,也有京剧名家。只是……”他欲言又止。
“有顾虑?”
“确实。”梅老师压低声音,“最近来了不少‘考察团’,说是要学习交流。但我总觉得他们对课程安排的兴趣,超出了正常范围。”
陈映若有所思。自从藤井事件后,这种“考察团”确实多了起来。他们打着各种名义来访,却总是旁敲侧击地打听某些特定的信息。
“说起这个。”梅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今早又收到一个特殊申请。柏林艺术学院要派驻两位教授,说是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交流。”
“柏林?”陈映眼神一凝。这个词最近出现得太频繁了。
正说着,黎明月推门进来:“母亲,您看这个。”她递过来一份德文报纸,上面赫然是程砚之的照片。标题用德语写着:《知名导演涉嫌间谍案 柏林方面要求引渡》。
“什么时候的消息?”
“刚收到。”黎明月说,“而且……”她看了眼梅老师。
陈映会意:“老师,我们改天再谈课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