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保山和季卫国爷俩匆匆吃完早饭之后,便开始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垒起了灶台。
此时,隔壁的花婶儿正把自家的碗筷洗涮干净送了过来。她儿子王爱国同时也扛着自家的桌子和板凳来到了季家。
花婶儿热情地招呼道:“哟,保山啊,需要帮忙不?”
季保山连忙笑着回应:“那敢情好,花婶儿您来得正好!”
于是,花婶儿母子二人迅速加入到了垒灶的队伍当中。
在这个年代,向来有着这样一个传统习俗——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宴席,村民们都会相互邀请邻居前来帮忙操持。
而作为回报,主家往往会精心准备一些美味可口的食物或是实用的物品当作谢礼。
然而,与这热闹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清早的赵铁柱和王二丫却悠哉地坐在屋内的炕上,无所事事。
他们只是静静地聆听着屋外传来的阵阵嘈杂声,知道季家正在忙活着,但却丝毫没有起身前去帮忙的意思。
按常理来说,身为季家近邻的他们,无论如何都会被季家叫过去搭把手的。尤其是王二丫,一想到前些日子顾平送来给季家的那些肥美的野兔和野鸡,她的口水就忍不住地直往外冒。
她心里暗自琢磨着,如果自己家主动去帮忙,肯定能分到不少好吃的菜肴。
就这样,两人眼巴巴地在屋里盼啊盼,从日出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眼看着就要到上工的时候了,可季家那边始终没有派人来请他们过去帮忙。
终于,王二丫有些坐不住了,她扭头看向身旁的赵铁柱,焦急地说道:“当家的,你看看这都快到点上工啦,季家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难道他们把咱们给忘了不成?”
赵铁柱皱了皱眉,也是一脸疑惑地嘟囔道:“是啊,我也觉着奇怪呢……”
赵铁柱这会儿坐在炕上也心里没数,按理说确实应该早来他家叫人了,可这个点儿不叫,那估摸着就是不用他们了。
想着前些日子自家老娘们嘴上没个把门的,估计是把赵菊花给惹狠了。那人家不叫他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想到这里,赵铁柱拍了拍裤腿上并不存在灰尘,然后下地说:“别等了,我看人家不叫咱去了,我准备上工去,你一会儿也准备去打草吧。”
王二丫由于早些年落下了病根儿,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因此村里打草这类相对轻松些的活儿便分配到了她的头上。
虽说这项任务不算繁重,可相应地所能挣取的工分也并不多。
瞧瞧人家赵菊花,每天下地干活,那可是实打实的辛苦劳作,故而一天下来能够拿到足足八个工分;而王二丫这般打草的工作,虽然不累一整天却仅仅只有三个工分而已。
当王二丫听到赵铁柱说出这番话时,心里瞬间就不痛快,一下子就撂挑子不干了,嘴里嘟囔着:“凭啥他家就不用咱呀?咱们村向来不都这么安排的嘛!都是邻居,凭啥叫王家不叫咱?”
赵铁柱见自家媳妇这副模样,赶忙出声打断道:“行了行了,你别说啦!他家咋样?就算没有咱家帮忙,他家该办喜事还是照样办喜事!”
说实在的,都已经到这份上了,自个儿这媳妇居然还是这副德行,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赵铁柱简直被气得够呛。
原本吧,他放牛的那份差事既轻松自在,所得的工分又不少,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怎奈就是因为自家这婆娘那张嘴老是没个把门儿的,一不小心把隔壁季家给得罪狠了。
就在前些天,村里有个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腿脚不太利索没办法正常上工了,结果村长二话不说就将赵铁柱放牛的活计转手让给了那人,而他自己反倒得重新回到地里去受苦受累。
你要说这里面没点儿绕绕弯弯,谁信呐!
想到这里,赵铁柱就摔门出去了。王二丫在屋子里气红了眼,本来以为借着今天帮忙的事情可以不上工,而且还能得些好处。
可这季家不上门叫人,他们也不好热脸贴冷屁股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