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失去了他的优越性。】
【甚至变得更加死板生硬起来,成为了皇权集中下的封建产物。】
【最主要的是,由于科举考察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就导致天下学子死命的读死书。】
【墨家、算学,农学,天文学,医学什么的通通被视为杂学,根本发展不起来。】
【严重偏科的后果就是,人家进步你没跟上,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墨家钜子按捺住心中的雀跃,有了天幕此话,他们墨家的未来,稳了!
孔子也是愕然,儒家成为主流他自然欣喜,但若是只有儒家出众就不是好事了。
如今百家争鸣,各家均有所长,相互交流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来啊!
他感叹:“君子和而不同,吾虽儒家,但对于其他诸家的思想并无排挤之意啊!”
孔子:冥冥之中感觉到有很多大锅扣在了我这个老人家的身上呢。
【但从改革的内容来看,那是一点根本性的政治内容都没有啊!】
【所以为了安抚国内主张君主立宪的改革人士,慈禧也是拿出了一套预备立宪方案。】
【所谓的预备立宪呢,慈禧表示我们大清是要搞君主立宪的。】
【但先前改革的结果大家也看见了,所以咱们得慢慢来,不要急,分个十年八年的。】
汉朝,刘彻:emmm,你大清朝能不能撑到十年还不好说呢。
这不纯纯糊弄人吗?
不会真有大傻子信吧?
某些大傻子:......
【老佛爷是深谙糊弄文学的精髓的,你就说我做没做吧?】
【你们要改革我也改革,要立宪我也要立了,不过时间长一点,但总会实现的嘛。】
【你瞅瞅历史上那些变革的不都得折腾个好几年咯!】
【反正不管清朝有没有君主立宪的那天,总之70来岁的慈禧老太太是等不到了。】
清朝,九阿哥暗叫一声好,这老妖婆总算要走了!
再这么折腾下去,大清也不用立宪就可以抬走了。
嗯,君主立宪什么的,九阿哥接受良好。
反正谁继位他也是个闲散王爷的命,立宪之后也没啥区别,顶多就是不从政了。
嘿嘿,反正爷本来也不爱搞这些(^-^)V
谁知道一抬头,就看见自家皇阿玛脸色比刚刚还难看。
八阿哥悄悄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瞎说话,结果旁边的老十直接开口就问。
“皇阿玛何故不开心,慈禧死了不是好事吗?”
八阿哥僵硬的转过头,对上老十真挚迷茫的眼神:......
心累,蠢弟弟带不动。
康熙冷冷的回道:“叶赫那拉氏虽不堪,论政治手腕再怎么也比光绪强。”
“你觉得这局面,他继位之后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慈禧知道自己可能活不长了,对大清的未来是担忧不已。】
【每天在病床上一睁眼,看见光绪这个大孝子就更加糟心了。】
【她一点都不怀疑,自己前脚要是两腿一蹬去了,后脚光绪就得彻底葬送大清。】
【别管腐不腐败,大清可不能亡在他们母子俩手里。】
【偏偏光绪这个正统皇帝,三十多岁了,膝下一个孩子都没有。】
光绪年间,珍妃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她不由得摸着自己的肚子。
光绪帝也是悚然一惊,爱妃明明已经怀上孩子了啊。
难不成夭折了,或者是被额娘......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是说不出的害怕和惶恐。
【如果慈禧另立继承人,皇位注定无法平稳的传递下去。】
【自家儿子笨笨的,那下面的大臣都是人精,不得使劲撺掇光绪才怪!】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呢,光绪帝是因病离世的。】
【按理来说史书讲究真实,故而这种说法也一直流传了下去,本来光绪帝从小就体弱,病死也是有可能的。】
光绪:?
【谁知道机缘巧合之下,一桩百年前的冤案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呢?】
【由于清东陵开放地宫后,旅游收入增长迅速,这清西陵的地宫自然也成为了考察对象。】
【等回国的时候,有机会带大家去清东陵逛逛。】
康熙:!!!
双重噩耗!
朕的陵墓终究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
叶楚:陵墓观光打卡地+1。
【结果在对清西陵的各陵寝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时,发现光绪帝的崇陵出现了明显盗口。】
【经过相关部门的确认,崇陵确实是被盗了,于是文物局就批准正是清理崇陵地宫。】
【这一清理,光绪帝的尸骨自然就重新出土了。】
【直到十几年前国家打算重修清史的时候,却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清西陵保存的光绪头发、衣物、遗骨等进行反复的检验分析。】
【居然发现光绪帝遗骸中的砷含量是当代人的倍,远超体内砷含量的正常水平。】
【经专家确认,光绪是砒霜中毒而死,并不是简单的病死。】
光绪不敢置信的望着慈禧,失态的质问:“皇额娘,何以狠心至此?!”
慈禧却仿佛早有预料,努力压抑住自己波动的情绪,淡淡的反问。
“皇帝觉得自己能够成为匡扶大清的那个人吗?”
光绪踉跄着站起来,怒声问道:“额娘怎知朕不能?”
慈禧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一字一句的回答:“你不能。”
“十年囚禁,你连逃出哀家掌控的能力都没有,还想掌控天下吗?”
“无论是服软,求和亦或者政变,你都没有做。”
“你所做的只是和哀家置气,拿珍妃那个贱人恶心哀家和皇后。”
“但这于事无补,你不能承担起延续大清的重任。”
慈禧说到这里,却是一笑:“而且哀家睥睨一生,死后也得风光无限才是。”
【下手的人,除了太后慈禧再无他人。】
【为了延续大清的统治,慈禧不放心让光绪坐在皇位上。】
【而如果要立新帝,光绪的存在就会变得很碍眼。】
【更重要的是,多年怨怼,光绪继位之后慈禧很难保证自己不会遭到报复。】
【无论是光绪本人的意愿也好,或者是那些反对她的大臣想要实施报复,慈禧都必须要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老太太临走之前,亲手送走了好儿子光绪之后,才安静的闭上了眼。】
【在生命的最后,慈禧还为此留了一道后手。】
光绪:我的心态崩了,跟皇额娘的手段比起来,朕就是个幼儿园水平呜呜呜!
杀了朕还不够吗,居然还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