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渔场是私人承包的渔场,开湖季到了,渔场老板准备让工人们开网捞鱼。
冬季的阿勒屯纯白而静谧,每年的十一月份,湖面便开始结冰,一片雪,披上了银色装束。
裹得厚实的衣物,踩在雪地,渔场的工人介绍说:“十二月份到来年的三月都是捕鱼期,湖面冰层的厚度可达一米。”
他用手指着冻得结实的冰面,到时候上百人凿开冰面下网捕鱼,场面可壮观了。
“阿叔,你们捕鱼队有多少年了,以前捕鱼最高记录是多少?”葛云雀吸了吸鼻子,她觉得脸都被冻僵,用戴着手套的手捂着脸暖一暖。
工人赵叔一脸骄傲道:“从一八五八年开始,就组建了第一支冬季捕捞生产队,那时候的拉网捕鱼技术还是从吉林引入,掰手指头算,也有六十年的历史了。”
“可真厉害,这么多年了。”徐漫恭维道,她用相机不断拍照,险些滑倒,还好身边的小杨及时扶住了她。
赵叔让她们都小心些,在冰面上行走,最好换上钉爪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滑倒。
“不过现在的冰面都冻得非常结实,就算你摔倒了砸下去,也不会轻易砸个坑的,不担心落水,就怕摔到手脚。”
葛云雀道:“好,我们知道了。”
话罢,她小心地挽着徐漫的手臂,两个人像对老奶奶似的互相搀扶着,然后咯吱咯吱笑。
“我记得我们捕鱼队最高记录是在零六年,那时候一张大网下去,满满当当全是鱼,等拉上网后,大家将鱼捡起来清点过称,一算足足有七十八吨。”赵叔对于自己所在的捕鱼队的战绩非常自豪。
赵叔继续道:“在阿勒屯,冬季捕捞和其他冬捕有所差异,我们融入了很多本地民族的文化特色,会在每一年的冬捕前举行重大仪式,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圣火采集。这是由一位经过多轮选拔后胜出的冰雪天使,身着哈萨克族服饰,高举火炬,点燃当地人民对于冬捕的热情。”
听起来这个‘圣火采集’对于他们当地人还挺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祭湖、醒网、冬捕大拉网、头鱼拍卖、放生祈福、纳福抢鱼等多种活动。”
徐漫看着冰面上的各种工人,疑惑开口道:“赵叔,听说你们捕捞队也有详细分工,你能跟我们讲解一下吗?”
大湖冰面的表演场地是一个直径几十米的圆形,听说寓意为“圆圆圣水母亲湖”天长地久,也表达了对冬捕节圆满成功的祝福之情。
刚才葛云雀、徐漫等人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表演场地周围都用冰块垒砌了一条高约一米的仿古冰墙,地域特征十分鲜明,还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赵叔说:“参与大拉网的由鱼把头、次长、冰镩工、扭矛工、走钩工、拉小套、拉大套、校盘手、跟网等人组成。每个人都要相互配合,紧密协调,才能够共同完成。”
头顶牵了许多条五颜六色的彩绳,中心点在湖面中央,每根彩绳随着冷风翻飞,特别漂亮。
“每年进行冬捕之前,鱼把头都要主持声势浩大的祭湖醒网仪式,这个仪式,一来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祈求祂们保佑世间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们生活吉祥安康。二来是通过祭网,唤醒沉睡了一整年的渔网,张网下水,平安顺畅。”
总的来说,冬捕是件大事儿。
葛云雀这才知道徐漫为何一定要让她们过来了,这可得好好记录下来,作为最好的宣传资料。
怪不得来的时候,徐漫就非得让他们带上拍照工具,看样子是打算一边游玩,体验感受少数民族的神秘色彩,一边工作了。
不过这都已经成日常了,葛云雀倒也没有其他抱怨的想法,跟在赵叔身后,往他们安排好的帐篷方向走。
冬捕其实在每年入冬的时候就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
先把所有网具和其他工具都进行检修,按照技术要求,重新装好。以鱼把头为首,共计六十余人的捕鱼队,统一由鱼把头按照每个人的技能、素质和体力等情况,进行每个位置的严格分配,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
这样才能够做到冬捕正式开始后,大家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而不会慌手慌脚。
拉一趟冬网需要马车、爬犁,精挑细选出来的健壮上等骏马十二匹,在冬捕开始前一段时间就用精细草料喂养,确保冬捕开始后这些马匹能够经受得住严寒和远超平时劳动的工作任务。
“快准备放烟花了,你们就在这儿站着看吧!”赵叔作为鱼把头事情繁重,接待完他们,就要去准备祭湖。
他让葛云雀她们围绕着湖心,和其他游客一样直接站在原地看烟火。
随后急匆匆地走了。
“这老叔,性子可真急。”小杨嘴里嚼着肉干,他冷得双手插兜,一点儿不愿意漏出来。
周围都围满了许多从外地特意赶来的游客,看来大家对于冬捕还是很感兴趣的。
说是要放烟花了,但其实葛云雀才看到一些人抬着烟花筒过去摆放,看样子应该还有一会儿时间。
她被风吹得有些眼酸,打算把帽子拉下来一点。
一杯热水端了过来,莱勒木应该也知道冬捕是件重要事情,所以临出发前还特意换上了民族服饰。
哈萨克族是主要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传统服饰都非常具有牧区生活特色,为方便骑马,一般都制作得很宽大。
莱勒木今儿穿了一身翻领皮大衣,内里絮满驼毛,非常保暖。佩戴着镶嵌了金属花饰的腰带,右侧挂着小刀。
小刀对于哈萨克族人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他脚下蹬着一双传统高筒皮靴,能够防水,又能够御寒。
“谢谢。”葛云雀没想到他会这么细心,水杯表面许多的白雾,热气滚滚上升。
莱勒木说:“他们在那边特意准备了热水,是专门为游客们供应的,怕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待久了,冻坏了。”
一会儿功夫,身边的游客就更多了,每个人都洋溢着喜悦。
一杯热水喝不完,过会儿也会冷掉,葛云雀和徐漫两人分别喝了点暖和一下身子。
徐漫拉着她,小声说道:“你看周围的这些游客,南方人和北方人还是很容易区分出来。”
葛云雀顺着她的视线往四周看,随即笑了出来,好像还真是这样。
她和徐漫都穿浅色系的冬装,帽子和手套都花哨,人群中不少人也是类似于这样的打扮;而绝大部分人还是穿着深色羽绒服,脸上罩着面巾防止被风吹。
“嘭!”正在闲聊的葛云雀被吓得一个激灵,下意识拽紧了身旁的人,左手挽着徐漫,右手抓着莱勒木。
死活都不肯撒手。
“砰砰砰!”接连一串烟火被弹射上天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形成了四条长柱,白日焰火,跟夜晚常看到的那种烟火不同。
“这么多种染料飘散在空中,最后还落到冰面,会不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啊。”身旁的游客捂住了口鼻,避免吸入过多的烟尘。
莱勒木为他们做解释:“这是用的可食用染料,对人类和鱼类的身体都没有伤害,到时候可以被自然分解,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他以前在黄浦江边也看到过这种大型烟火表演,同样是在白天燃放,上千发烟花同时在天空绽放,形成了不同的图案。
给予了他不小的震撼,他那时才知道原来烟花这么美丽。
莱勒木侧过脸,看到了葛云雀仰望着天空,眼睛明亮的堪比天空的星子,她从未在结过冰的湖面看烟火。
他问:“好看吗?”
葛云雀点点头:“好看。”
莱勒木勾起嘴角,笑意溢了出来,心里好似被什么东西给装的满满的。
“哇,宝贝你看到没有,这烟花里的东西飘在半空好久都不散。”小杨用手机给女朋友打微信视频,同步他此刻都做了些什么,“要是你在我身边就好了。”
他有些遗憾。
其余游客不少人掏出手机拍视频或者拍照记录这一刻的美好。
一场震撼人心的烟火表演之后,祭湖神仪式正式开始。
按照刚才赵叔的说法,祭湖神是鱼把头一个人来到湖神庙前跪拜湖神,祈求平安,多出红网。
湖神庙就是在湖岸边的龙王庙,赵叔就是为了等烟火过后去跪拜湖神,这才急匆匆离开。
大家都在静静等候他。
其余工作人员将烟花筒全都简单收拾,设置好的祭坛上摆放了贡品,有九处用来燃放圣火的火撑子,仪式开始时就点燃圣火。
他们在为待会儿鱼把头回来后的开网宴做准备。
徐漫有些饿了,“待会儿开网宴后,他们骨干人员简单吃完,就该给我们游客们准备吃食了。”
声响再次出现,人群中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拜祭完湖神的赵叔,开网宴开始。
负责表演的少数民族人民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着燃烧的生活跳查玛舞。
开网宴,也被当地人称之为“饱肚”,在宴上必须杀羊,然后将羊的胃部摘下来。
或许是为了不让游客们看见,害怕有些游客心理承受能力弱了,赵叔他们杀羊的时候特意用布隔绝视线,等布放下的时候,羊已经躺在冰面。
被取下来的羊胃,用五谷装满,再用九尺红绸裹缠好。
“祈求天父、地母、湖神保庇阿勒屯的人民五谷丰收、身体健康。”鱼把头赵叔将裹满红绸的羊胃放在额前,最后亲自将它投掷于湖水中,希望冬捕时网兜里全是鱼。
赵叔丢羊胃的地方,是刚才葛云雀她们看到的工作人员,在九处火撑子前中间位置特意凿开的一个冰洞。
紧接着,赵叔邀请了需要上冰入湖的四梁八柱,即徐漫所说的骨干人员,摆上菜,倒上酒水,赵叔把酒碗高高举起,对每个成员都仔细叮嘱一遍,然后众人都举起酒碗应和。
他们全都吃过了开网宴上准备的饭菜。
葛云雀摸了摸肚子,别说,看着别人吃好吃的东西,还真有些嘴馋。
大家应该都是类似的想法。
赵叔作为鱼把头要全程跟网,他不在,就由莱勒木承担了为众人做讲解的任务。
“开网前,鱼把头要根据冰层厚度,选择黄道吉日,才能够举办祭湖、醒网仪式。祭湖醒设置祭坛的地点也分两种,春季就设立在湖岸边的山地上,冬季就直接在冰面上。祭坛的位置按照祭祀时间确定,一般都在上午举行。”
喝完了壮行酒,鱼把头赵叔高声喝令:“上冰!”
所有参加冬捕的人,纷纷跳上拉网车,或者爬犁,三挂大马车。六十来号人,以一种浩浩荡荡的姿势前往网场。
等一行人到达网场后,由鱼把头确定位置“画窝眼”。
赵叔观察一番湖水后,趴下来,将耳朵贴着冰面,终于确定。
其余工人过来开凿第一个冰眼,确定下网眼。一个人拿着大旗顺着下网眼的位置,向两边各数了几百步,确定好翅旗的位置,随后把手中的大旗插了下去。
赵叔沿着插翅旗的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圆滩旗位置,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回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眼的位置。
“别小巧了这几杆棋子,赵叔他们就是依靠着些棋子来确定网窝,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都是依靠鱼把头师承下来,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
莱勒木跃跃欲试,有些手痒痒,想跟上去帮忙,但他和这些人并不熟悉,生恐没帮上忙,反倒耽误了别人干活。
一个网肚能够容纳万斤鱼,捕鱼队的人员要连续劳作至少八个小时。
穿戴厚实的工人们在劳作,游客们可以选择围观,也可以到处走走。
葛云雀她们没怎么吃东西,有些饿了,先回赵叔给他们安排的帐篷里坐会儿。
帐篷里底下全是冰,看着依旧是寒冷的,但好在有地方可以坐会儿,并且不用吹冷风。
徐漫一进来就惊讶不已,“你们快来看,这里的冰层好像很薄,我刚才都看到有鱼在底下游来游去。”
葛云雀过去,两人蹲着看,青黑色的鱼忽然游了过来,惹得她们发出惊呼声。
“还真有鱼,冰层肯定不厚,看样子用脚多踹几下就能踹穿了。”小杨说着跺了跺脚,她俩赶紧制止。
“你小心真给踹穿了,那我俩掉下去,不还得辛苦你们捞上来。”徐漫作势要揍他。
帐篷里放了长桌,放了些吃食,都是些零嘴,葛云雀饿了,抓了一个放嘴里嚼嚼,没什么口味。
“我们出去看表演吧,刚才看到好多穿着特色民族服饰的人,肯定是要表演节目。”
葛云雀他们刚想出去,就听见“咚”的一声,一条鱼竟然撞上冰层,随后是冰层破裂声,鱼直接跳了出来,在冰面扑腾。
小杨一个飞窜过去,用手摁住鱼,“这是我抓住的,我们找个地方把它切片打火锅吃!”
一想到滚烫的火锅,他就口水直流。
徐漫倒是谨慎些,他们是外来人,不太懂当地的习俗,怕因为这条鱼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再说他们也不是非得吃这条鱼不可。
“莱勒木,这鱼能吃吗?”
她就怕是用来观赏的,毕竟鱼把头赵叔他们还在网场下网子,一条鱼都还没打捞上来。
万一不能提前煮鱼,就尴尬了。
“没关系的,刚才赵叔他们已经举行过开网宴,也都吃过东西,这条鱼是从冰里自己跳出来的,我们煮了吃没什么事。”莱勒木解释道,他示意众人看向冰层,“这些冰层都是不久前特意削薄了的,就是为了让游客们观赏游鱼。”
他让小杨把鱼拿稳了,别摔倒了,“这里应该没有煮鱼的工具,要到岸边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