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三进院的前院,一座简约而不失格调的照壁率先撞入眼帘。照壁上的砖雕笔触精妙入微,双鹤栖松的图案,线条质朴无华,却萦绕着几分天然去雕饰的淡雅韵味,恰似一幅意境悠远的文人小品。照壁之侧,两株桂树枝繁叶茂,身姿亭亭玉立,微风轻柔拂过,馥郁的桂香若有若无地飘散开来,为这方庭院悄然注入一丝甜润的气息 。
穿过前院,一道垂花门寂然伫立。门上垂花柱的雕刻简洁流畅,毫无赘饰,却尽显利落干脆的美感。门檐下的彩绘虽历经岁月侵蚀,色彩已然斑驳,却依旧能让人窥探到当初绘制时的那份匠心独运,每一抹褪色的颜料里,都藏着往昔的故事。
迈进垂花门,中院豁然呈现。庭院正中,一方小巧的鱼池恰似一方灵动的天地,几尾红鲤在澄澈的水中怡然自得地穿梭游弋,时而俏皮地跃出水面,晶莹的水花瞬间绽放,宛如灵动的音符,为整个院子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池边随意散落着几块奇石,形态各异,有的憨态可掬,似是萌态十足的小动物,为院子增添了几分天然的意趣。
沿着蜿蜒的鹅卵石小径徐徐前行,便来到了厅堂。小径两旁,几丛兰草肆意生长,叶片修长而纤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姿,似在低声吟唱着属于自然的诗篇,尽显淡雅清新之态。
厅堂坐北朝南,格局方正,朴实中尽显大气。门廊之下,几盏造型简约的灯笼静静垂挂,灯笼上寥寥几笔勾勒出的花草图案,质朴里透着古雅的韵味,于不经意间点亮了这方古朴的天地。步入厅堂,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图扑面而来,两侧的楹联字迹工整娟秀,笔锋中蕴含着内敛而深沉的风骨,彰显着主人的文化涵养。厅堂内,一套楠木家具古朴典雅,桌椅上的雕花疏密有致,在岁月的摩挲下,泛着温润柔和的光泽,无声诉说着这户人家的质朴与深厚底蕴 。
几人依次在堂屋内落座,堂叔率先开口,关切地问道:“星予,你这一路可还顺利?”
戴星予微微一笑,将路上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其实并无什么大事可提,无非是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赶完了别人四十天的路程。她语气平淡,仿佛这日夜兼程的奔波不过是寻常之事。
当戴家人听到她为了支持戴袀泰的殿试,日夜兼程赶来京都时,无不再次感动与心疼。堂叔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怜惜:“星予,你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戴袀泰看着戴星予,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星予,为了你,三哥这次也会全力以赴的。”
戴星予轻轻点头,语气温和而坚定:“三哥,你不要有负担,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只需平常心对待,正常发挥便好。我相信你。”
堂屋内一时静默,唯有窗外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戴家人的目光在戴星予和戴袀泰之间流转,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这时,后院传来脚步声,一位身着月白色锦缎襦裙的年轻女子款步而来。她面若银盘,眼含秋波,琼鼻秀挺,樱唇不点而朱,一头乌发松松挽起,斜插着一支玉簪。她身姿轻盈,眉眼含笑,身旁跟着一个扎着总角的小男娃。小男娃蹦蹦跳跳,好奇地张望着,堂嫂则不时轻声叮嘱,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
堂婶笑着朝那女子和孩子的方向扬了扬下巴,看向戴星予介绍道:“星予啊,这是你堂嫂江晚云,她性子较温柔随和,是你袀卫堂哥娘子,这孩子叫泽安,是他们俩的儿子!你堂哥平日在太学授课讲学,只有休沐日才能回家。你还有个小堂弟,在武学钻研兵法骑射,过几日休沐,你们就能见面啦 。”
堂婶此前听戴老太太提及戴星予失忆之事,因此格外细心,她眉眼带笑,语气轻柔,将家中成员逐一详细介绍给戴星予。
说起家族事务,堂婶解释道:“七月中元节祭祖,你戴德昭堂叔正好朝中事务耽搁没能回去,是你袀卫堂哥代表回去祭祖的。” 戴星予听闻,不禁回忆起与这位堂哥见面的场景。当时,她就觉得堂哥气质温文尔雅,周身一股疏离尘世的书卷气。如今得知堂哥在太学担任夫子,便觉得一切都有了解释。再瞧一眼堂嫂,她温婉秀丽的模样,和堂哥站在一起,郎才女貌,不管是外貌还是性格,都十分登对。
考虑到戴星予连日赶路,舟车劳顿,而戴袀泰明日又要参加殿试,需要养精蓄锐,堂婶贴心地早早安排了晚膳。众人围坐,简单用膳后,便各自回房,准备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