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一脚踏进屋内,目光瞬间被那台电视机吸引。在这个物资还不算充裕的年代,电视可是个稀罕玩意儿。
她迫不及待地问道:“现在电视好看吗?”
“还行,就是能看的不多。”方映月笑着应道,顺手打开电视。
过年期间,电视里循环播放着春晚。林工一家还是头一回见到彩色电视,新奇得很,大家都看得入了迷。
这时,李婶和林工拿出红包,笑着说:“这是给欢欢、乐乐的新年红包!”
方映月和林海燕年纪相差无几,只是方映月早早结婚生子。
方映月想起自家欢欢、乐乐收了林工和李婶的红包,便给还在为考大学拼搏的林海燕也回了个红包。
“新年红包,祝你早日考上大学。”
林海燕赶忙摆手拒绝,“这可不行,我不能收你的红包。”
“你还在读书呢,理应收着。等以后你结婚了,再给我家欢欢、乐乐包红包。”
林海燕最终接过红包,感激地看向方映月,两人相视而笑。
方映月收起笑容,严肃说道:“过完年你就去参加校考,觉得自己现在水平怎么样?”
林海燕挺了挺胸膛,自信满满地回答,“该学的我都学了,感觉还不错。”
可实际上,她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己考不上,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一直坐在旁边静静听着的夏明琳插了话,“为了保险起见,咱别只盯着一所学校。我查了下,燕都大学2月21日开考,羊城美术学院2月25日,龙国美术学院2月28日。还有几所学校考试时间太近,你怕是赶不过去,不然真想让你多考几所。
最后再考个综合类大学,龙城大学就挺好。去年他们刚开了服装专业,考试时间是3月3日,是所有考试里最晚的。只要你不怕辛苦,多考几所学校保底,考上哪个就上哪个,不一定非得死磕燕都大学。”
方映月听后,十分赞同地点点头,接着便和夏明琳一起帮林海燕分析各个院校的风格特点。
方映月拍了拍林海燕的肩膀,叮嘱道:“后面的路就靠你自己啦。”
林海燕认真地点点头,自从上回帮方映月做衣服赚了小两千块,她底气足了不少,不仅能负担学费,还能买得起画具。
现在,她还打算承担二哥的全部费用,让二哥陪她去考试,有二哥在身边,她心里踏实多了。
这时,李婶把点心拿出来,“聊了这么久,都饿了吧?快来尝尝我做的点心。”
大家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香甜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李婶的手艺。
方父突然开口,“这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四处奔波考试,实在不安全。我们18号回燕都,要不和我们一起走?”
林工连忙起身道谢,“太感谢你们了!我打算让二儿子陪着她,那孩子机灵,反应快,有他照顾妹妹,我也能放心些。一开始我不太支持海燕学美术,后来发现她确实有天赋,也特别努力,我现在是全力支持。”
林海燕眼眶泛红,“谢谢爸爸!”
江清舟也在一旁提醒,“我待会儿就打电话给你们买18号的硬卧票,不然到时候怕是买不到。记住,火车票一定要提前买。回去告诉林海洋(二哥),林海燕考试期间,他得提前算好时间,买下一场考试地点的火车票。”
林海燕这才知道,原来火车票要提前买,不然很可能耽误考试,她赶紧起身,对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自己的感谢。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工一家起身告辞。
方映月送他们出门后回到家,目光被地上的红袋子吸引。她俯身拿起,入手沉甸甸的,感觉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打开袋子,里面放着两罐奶粉,仔细一瞧,居然是香江的奶粉。方映月一下子惊呆了,没想到林工一家会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太让人感动。
过年期间,方映月终于接到蓝诗宜的电话。
“喂——映月,新年好!”
“诗宜,新年好!”
电话那头,蓝诗宜声音清脆,“我这边事儿处理得差不多了,买了初五的火车票,到时去找你们。”
方映月连忙应道:“好嘞,等你到了,我们一定去接你。住的地方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等你来啦!”
方映月像是突然想起要紧事,急忙问道:“诗宜啊,我还想问你,毕业之后,你收到过李书翰的来信吗?”方映月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
“有呀!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啦?”
方映月追问道:“那你收到了几封信呢?”
“就一封呀!不过我跟他也不太熟,所以就没回。”
“对了,你工作是什么时候丢的呀?”
蓝诗宜在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语气里满是疑惑,“你今天可真奇怪,怎么问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方映月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诗宜,最近发生了点特别严重的事情,这事儿可不小,涉及到我、你,还有花花。”
蓝诗宜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认真地回忆道:“应该是去年过年前吧!”
方映月并没有停下追问的脚步,又抛出一个问题,“你美术鉴赏课的成绩,是不是满分啊?”
蓝诗宜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你怎么知道?确实是满分。”
听到这个答案,方映月心里,这和江清舟当时说的情况完全吻合,他果然是想拉她们入行。
“诗宜,你能不能去你之前工作的单位找找,看有没有李书翰的第二封信呀?”
蓝诗宜这次没有再多问,她明白事情肯定不简单,爽快地答应道:“行,我找个时间去之前的单位问问。”
之后,方映月又仔细问清楚了蓝诗宜具体到达的时间,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家常,才挂断了电话。
方映月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只能等大家都到齐,再一起慢慢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