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西贝的记忆里,村后的一大片土地是村里人的棉花种植基地。家家户户地里种的都是棉花。
只要家里没有事做,村里人一般会带着瓶子穿上围裙到棉花地里去捉虫子。小西贝也跟着家人来到棉花地捉虫。她望着大片洁白的棉花朵儿,心里满是欢喜。然而,当他走进棉株间开始捉虫时,却发现了异样。这里的虫子长得极为怪异,身上有着七彩的纹路,而且行动迅速,普通的捕捉方法根本抓不到它们。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小西贝灵机一动。他跑回家拿来一些香油和旧布,将香油涂抹在旧布上,放在棉花地四周。没过多久,那些七彩虫子像是受到了极大的诱惑,纷纷朝着香油布飞去,粘在了上面。村民们见状,对小西贝赞不绝口。
棉花喜欢晴朗的天气。最近几天没下过雨,在阳光的沐浴下,很多棉花都盛开了,洁白的棉花一簇簇连成片,好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地里有很多摘棉花的人。小西贝今天也跟着妈妈一起来摘棉花了。她学着妈妈的动作用五指捏住一朵又大又白的棉花轻轻一扯,一把软绵绵的棉花就握在手心里了,然后再摘另一朵,一朵一朵地摘。等到手里的棉花多得拿不了了,就放在围裙前面的大口袋里。为了方便装棉花,妈妈早早地用布在围裙前面缝了大大的口袋。由于棉花开花很多,口袋里很快就满了,小西贝就把它们掏出来放在大大的尿素袋子里。
阳光照在身上小西贝感觉很温暖。看着遍地白花花的棉花心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小西贝不怕脏不怕累,跟着妈妈忙了一上午,回家的时候平板车上装了满满好几大袋子棉花。
种棉花也挺好的,只是棉花容易生虫,要经常捉虫和喷洒农药,稍不小心还会发生农药中毒事件。后来,经村里开会决定,村后那块地全部种蔬菜。蔬菜属于经济作物,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全村人都乐意种植蔬菜。
后来田嫂不当老师了,家里有三个孩子,还要种地,实在忙不过来。春天到了,暖风吹来,冰雪消融,土地又松软起来,地面上冒出一层新绿。各家各户的人们从城里大型市场买来竹竿,扎起了框架。又罩上厚塑料布,一个个大棚很快出现在村后的地里。大棚里什么菜都有,辣椒、蕃茄、花菜、包菜、芹菜、青蒜、茼蒿、莴笋、西葫芦……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不需要大棚了,就把塑料布取下来,地里又种上了黄瓜、豆角、茄子、空心菜、小青菜、韭菜、小葱……
小西贝家菜地里还栽了十来棵葡萄树,地头上栽着一行花椒树。妈妈在地头上有大树遮荫的那段地里栽了韭菜,因为韭菜喜阴,不需要太多阳光。
小西贝最喜欢到自己家菜地去了。她喜欢吃自然成熟的蕃茄。到了菜地,小西贝在蕃茄地里来来回回走好几趟,她在挑选一个既大又圆又红的成熟的蕃茄。经过一番比较,终于选定了一个,她小心地摘下来,拿到井台上洗干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酸甜可口的大蕃茄真好吃,吃到嘴里甜到心里,心情格外舒畅。
西贝也喜欢吃清脆的黄瓜。在竹杆搭成的高高的架子上,爬满了黄瓜秧,一个个浑身带刺的青青的黄瓜从藤上垂下,头上顶着小黄花。小西贝忍不住摘下一根,搓掉黄瓜上面的刺,一口一口啃了起来。“嗯!还是现摘的黄瓜新鲜,口感清脆,太好吃了……”
等到放暑假的时候,葡萄也成熟了,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像玛瑙似的透着诱人的光泽。小西贝站在葡萄架下,仰着头看那些饱满的果实,眼睛里满是惊喜。她伸手轻轻地触碰着一颗圆润的葡萄,指尖感受到那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触感。
小西贝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串,一颗颗地揪下放进嘴里。那甜蜜的汁液瞬间在口腔里散开,还有一丝淡淡的果香萦绕舌尖。她边吃边想,这么美味的葡萄一定要分给小伙伴们尝尝。于是她跑回屋里找来一个小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葡萄,把一串串葡萄放进篮子里。
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停在葡萄架上,歪着头看着小西贝。小西贝对着小鸟笑了笑说:“小鸟呀,这葡萄可甜啦,可惜你不会吃。”随后便提着装满葡萄的篮子向村子里走去,准备把这份甜蜜分享给每一个人。
田嫂不忙的时候,就包韭菜饺子给家人们吃,有时候也用韭菜鸡蛋做馅饼。小西贝从小就爱吃韭菜馅饼。
“小西贝,你去菜地割一大把韭菜,咱今天中午烙馅饼吃”,田嫂喊小西贝去菜地割韭菜。
“太好了,我早就想吃韭菜烙的饼了,我这就去”,小西贝回答道。
到了村后,邻居家的老爷爷看到小西贝又跑又跳地这么开心就问她:“你这小妮儿干啥去?今天看起来心情好得很。”
“我到菜地割韭菜去老爷爷。您在这散步呢?”“小西贝对老爷爷说。
“呦,今天你们家要改善生活呀!好吃不过饺子,俺妮儿今天有口福喽!”
小西贝很快到了菜地,看到韭菜非常鲜嫩,碧绿的细叶向上伸展着,叶子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小西贝轻轻割了一大把,放在小篮子里,提着回家帮妈妈做起了午饭。全家人一起吃着自己家种的韭菜包的饺子,和过年一样幸福。
暑假里孩子们完成了作业,大人们会安排他们拿些蔬菜到集上去卖。这样既帮着分担了大人们的负担又锻炼了生活能力,也是两全齐美的事。
那天小西贝挑着两大筐蔬菜出发去集市。筐子里有红彤彤的蕃茄、绿油油的青菜还有细长的豆角。刚到集市,小西贝就找了个空位把菜摆放好。可是等了半天,都没人来买。小西贝有点着急,她想起妈妈说过可以大声叫卖吸引顾客。于是她鼓起勇气喊道:“新鲜的蔬菜嘞,自家种的绿色蔬菜,便宜卖啦!”这一喊,还真引来了不少人。一个大妈拿起西红柿捏了捏说:“小姑娘,这西红柿多少钱一斤呀?”小西贝笑着说:“大妈,一块钱一斤,可新鲜了呢。”大妈听了直点头,称了两斤。有了第一个顾客,后面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但就在快卖完的时候,来了个刁钻的大叔,他嫌小西贝的豆角不够嫩,非要减价才肯买。小西贝据理力争,说自家豆角都是精心照料的,绝对新鲜。旁边的摊主也帮忙说话,大叔最后只好按原价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小西贝数着手里的钱,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心想这次收获可不小,不仅赚了钱,还增长了见识。
其他小伙伴也经常去卖菜。海峰、小敏、小玲、娇娇、玉秀……村里没有没卖过菜的孩子。
只要是不上学的日子,集上总能看到同村的孩子,大家一起上学一起去卖菜,互相学习经验,个个聪明伶俐头脑灵活。
秋高气爽的时候,小西贝走在妈妈种的大白菜地里,静静地听白菜卷心的声音。别不相信,真的有声音,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听得见!小西贝和白菜的对话,也只有地里吟唱的秋虫才听得懂。凉爽的秋风吹来,小西贝感觉自己好像也是一株大白菜,也扎根在这肥沃的土地,正茁壮成长……
快要下雪的时候,小西贝去菜地里帮忙拔萝卜。小西贝走到萝卜地旁,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萝卜缨子,心里想着下面肯定藏着白白胖胖的大萝卜。她蹲下身子,紧紧抓住萝卜缨,用力往上拔。谁知这萝卜像是在土里生了根,纹丝不动。小西贝不服气,小脸憋得通红,再次发力,可萝卜还是没拔出来。
这时,爷爷路过看到了,笑着说:“小西贝啊,这萝卜可不是这么拔的。”爷爷走到跟前,先松了松萝卜周围的土,然后轻轻一提,萝卜就顺利出土了。小西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爷爷指着萝卜说:“这就跟做人做事一样,不能光使蛮劲,得讲究方法。”小西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按照爷爷教的方法,又试了一次,果然轻松拔出了好多萝卜。看着满地拔出的萝卜,有的像胖娃娃,有的像弯弯的牛角,小西贝满心欢喜。她知道,这些萝卜将会成为冬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炖萝卜、腌萝卜条或者做成萝卜丸子,光是想想口水就要流出来了。
这个时候,大棚上的塑料布又盖上了,为了防寒,每天傍晚还要盖上稻草编的草帘子。小西贝钻进大棚,感觉里边很热,湿度也很大,马上把袄脱了。大棚里一棵棵芹菜长得又高又旺,叶片绿油油的发亮。小西贝摘了几棵芹菜拿回家,晚上就吃它了,这芹菜用肉丝简单一炒,又鲜又嫩非常好吃。
每天下午,田嫂都会摘两大筐芹菜,第二天一大早,再带些萝卜白菜到集上去卖。卖完菜再买些日常用品和肉类回来。
村后的菜地是村民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孩子们吃着自己家种的菜慢慢长大,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大人们勤勤恳恳种菜卖菜,不惜洒下自己的汗水。
小西贝是快乐的小鸟,小鸟之所以拥有快乐,是因为有爸爸妈妈在辛苦恐巢,小西贝将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