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睡醒后,在他看躺在自己怀里的宋芫时,她也看向了自己。
“醒了多久了?”
常顺笑着问她道。
“刚醒,怕打扰你,我就没动。”
她这样说,他忍不住亲了她一下。
“以后醒了要是想起床,就把我也弄醒,那样我就可以早点出去赚钱,早点帮你买跑车,反正天已经亮了!”
亲完她后,他笑着说道。
说完就起身开始穿起了衣服。
洗漱完,两人出门一起吃了早饭。
虽然租房子的位置距离宋芫上班的地方近,但他还是开车顺路把她送到了单位的门口。
之后常顺去了郑女士的出租房,跟父亲见面后,两人又去王女士的出租房拿了锤子、手套、蛇皮袋等物品。
随后才向着渣土场驶去。
路过拆迁区时,他们看见有挖机正在挖砖渣装车,很多渣土车在排队运输着渣土。
不过当他们往渣土场走去的时候,并没有在路上看见渣土车。
到了土场,虽然看见这里一些位置倒的有砖渣,但并没有看见渣土车继续往这边倒渣土。
那些砖渣,很明显不是今天倒过来的。
重新返回拆迁区,这次他是跟车,跟随后八轮渣土车一起走。
经过差不多10分钟时间的跟随,在一处河堤边上,他看见那些渣土车把砖渣都倒在了指定的位置。
看上去像是在垫路以及填平一些低洼的地方。
那里有一辆铲车正在铲平砖渣。
另外停了两辆三轮车,有两个人正在砖面上或是捡着铁,或是用锤子砸着。
看身影,有点熟悉,像专业捡铁的余师傅、高师傅。
把车开到他们的三轮车附近,找了个不影响别人施工的位置停好,他跟父亲下了车。
“阿顺!我看他们三轮车上放着的铁不少,那些砖渣里面,果然是有铁的!”
拿工具、蛇皮袋,戴手套时,父亲对他说道。
“是啊!爸,一会儿捡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离车太近,车开走了再去捡,另外也不要距离铲车太近。”
常顺提醒、跟他强调道。
“我知道的,你之前不是说过很多次了吗!”
两人说着话,就向倒砖渣的地方走去。
走到两个捡铁的人跟前,他看了下,发现果然是高师傅、余师傅。
他跟他们二人简单打了下招呼。
这处河堤施工处的“渣土场”,倒过来的砖渣,除了他之前所在的拆迁区,也有其它拆迁区的砖渣以及修路的水泥路面渣土倒在了这里。
常顺没有只顾着捡铁、砸铁。
因为他发现倒在这边的砖块,除了红砖,还有一些历史建筑老房子的青砖。
走到有青砖的区域,他开始寻找起来。
突然间,他发现了一些大砖,都是城墙砖。
有城墙砖,说不定就有带字的砖。
在这些大砖里面找了会儿,终于在其中的一块砖的侧面,他看到了字迹。
字是阳刻的。
所谓阳刻,就是突出在物品的表面,相对的是阴刻,在物品的表面之下刻下文字或者图案。
这种用的最多是在印章上。
古砖上的字,写着:
“某某金砖”、“江南苏州府知府……”等铭文。
字迹相当的规整清晰,一看就是官府用砖。
这样的砖,价值很大,捡一块,抵得上别人砸几天的铁了。
没有声张,常顺把砖装到了蛇皮袋里。
目前他所在的区域,是SJ区,而沪市这个地方,以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府衙就在这边。
这里的一些历史建筑老房子,很多墙脚下,就有不少的好砖。
继续寻找,他又找到了两块完整的以及6块残了的带字砖。
6块残掉的,有大半块的,也有小半块的。
像这样的古砖以及其它倒在渣土场的收藏类物品,被人发现,可以说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要是被掩埋,再次被人发现的几率就会很小,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免也可能会遭受到破坏。
虽然那些搞收藏的人都在追求利益,但正是因为藏品有了价值,才会被别人细心保护。
藏品的价值越大,被人保护的力度越大。
“爸,帮我把这几块砖搬到车上去。”
当父亲走到这边时,常顺对他说道。
“好!”
常建忠没说多余的话,直接从另外那头帮他把蛇皮袋搬了起来。
两人向面包车那边走去。
“爸,你捡铁的时候,要是看见带字的砖、好看的瓦当、或者其它有收藏价值的石器,也把它们捡起来,那些比铁值钱。
走着的时候,他又对父亲说道。
“好!我知道的,要是看见了,我就捡!”
“另外捡铁,尽量捡现成的,那些难度大的,需要砸的,尽量不要捡,有砸铁耽误的时间,又能捡不少现成的。”
常顺跟父亲分享起了经验。
砸铁毕竟很累,捡现成的不用砸,那样能节省很多体力。
父亲听了也连连点头。
两人很快把砖抬着放到了面包车里。
之后父亲捡铁去了,他又把剩下的少许残掉的砖自己单独搬到了面包车里。
期间余老板跟高老板问他刚才抬的啥,他也没有隐瞒,说捡到的是古砖块。
听说是有文字的砖,两人都说以前捡铁顺带看见的有,但考虑到可能是墓砖,拿回家不吉利,就都没捡。
但听他说可以卖钱,他俩又都说以后要是再遇到了,会把它们捡回去,然后卖给他。
当然,常顺又告诉他们,不仅仅只是带字的砖,那些图案好看的砖,也都可以收集起来,他都要。
对于这些经常去各处渣土场捡铁的人,他们天天都在土场转悠着,比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渣土场的时间多了太多。
他们更能遇到各种有价值的物品。
这些,常顺心里自然明白。
接下来,到准备离开吃午饭这段时间,常顺又捡到了一些砖、瓦当,另外还捡到了两个柱础。
砖有1块完整的、3块残了的,之前搬到面包车上放着的那种砖。
另外还有汉代几何纹饰砖、篆体字砖。
这些砖有完整的,也有残了的。
瓦当有四五十块,筒瓦、滴水瓦都有,不过年份不久,清末民国时期。
图案有瑞兽、花卉。
两个柱础,一个鼓形,一个方形,不算太大,都是100斤左右。
现在已经买了别墅,那些搬得动的,好看的石门墩、柱础,他都可以捡回去放到那边。
父亲虽然说过要是看见了他说的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就捡,但他只顾着捡铁了,并没有像他那样一直寻找着砖瓦。
这样也无所谓,一切随缘。
上午,在寻找完有青砖的渣土层之余的时间,没有可供收藏的东西找,常顺也顺带着捡了一些铁。
不过不多,就二三十斤。
父亲倒是捡了不少,估摸着有一百四五十斤。
到了午饭时间,渣土车、铲车都停了下来。
收拾好东西,他看了下时间,12:35,他们就离开了河堤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