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在处理完诸多事务后,于书房中召见了阎柔。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屋内的书案上,光影斑驳。萧逸神色凝重地将一份写满人名和地点的帛书递给阎柔,这些人名是萧逸记忆中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里的名臣武将,此时他们有的可能还是幼年,有的还未成名。
阎柔展开帛书,看着上面陌生的名字和大致位置,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主公,这些人是?”
萧逸目光深邃,缓缓说道:“这些人皆是我近日听闻的贤才,虽现在或许声名不显,但皆有不凡之能。我欲将他们招揽至麾下,为我所用,以助我们成就大业。”
阎柔拱手道:“主公求贤若渴,实乃百姓之福。只是不知主公是从何处得知这些贤才的消息?”
萧逸微微一笑:“我自有我的消息来源,你无需多问。此次任务至关重要,这些人可能散落在各处,有的或许还是孩童,有的尚未崭露头角。你需安排最为得力、可靠的人手前去寻找,不可有丝毫懈怠。”
阎柔点头:“主公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只是不知主公可有什么特别的嘱咐?”
萧逸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忙碌的景象,说道:“你要告诉前去寻找的人,务必以礼相待。这些贤才都是我极为看重之人,不可有丝毫冒犯。要向他们表明我对贤才的渴慕之心,以及我们正在做的伟大事业,让他们知晓,若能加入我们,必能施展其抱负。”
阎柔应道:“是,主公。我这就去安排,定会不辱使命。”
阎柔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召集了麾下最精锐的情报人员和使者,在一间密室中详细部署任务。
阎柔拿着帛书,对众人说道:“此次主公交给我们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寻找这些名单上的人。他们都是主公眼中的贤才,虽然我们可能对他们并不熟悉,但主公的眼光向来精准。你们要分成小队,按照上面的位置去寻找。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以礼待人,不可有丝毫傲慢。要向他们传达主公求贤若渴的诚意,若能成功招揽,便是大功一件。”
一名使者问道:“大人,若这些人不愿跟我们回来,该如何是好?”
阎柔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有不愿者,不可强求。但要详细询问缘由,回报于我。同时,要将主公的心意和我们这里的情况详细告知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于是,这些使者和情报人员纷纷出发,踏上了寻找贤才的征程。他们有的向着偏远的山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阵阵尘土;有的则乘船沿着江河,驶向未知的城镇。每一个人都怀揣着萧逸的期望,肩负着重任,去寻找那些或许能改变命运的贤才。
在一个常山真定的一个地方,使者王风带着小队找到了名单上的一个人:赵云。那是一个少年,正在院子里练武,身姿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灵气。
王风上前,抱拳行礼:“这位少年英雄,我们是萧逸将军派来的。将军听闻你才华出众,特命我们前来邀请你加入我们,共襄盛举。我们将军心怀天下,对贤才极为敬重,你若能前往,必能一展所长。”
赵云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王风等人,眼中露出好奇:“萧逸将军?我只闻其名,但是并不相识,你们为何要找我?”
王风微笑着说:“将军有知人之明,知晓你有非凡之能。我们正在为百姓谋福祉,建立一个繁荣昌盛、和平稳定的家园,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赵云沉思片刻:“我需要考虑一下,你们先回去吧。”
王风点头:“好,你好好考虑。我们在村外等候你的答复,希望你能与我们一同前往。”
在其他地方,类似的场景也在不断上演。使者们和情报人员们努力地寻找着每一个名单上的人。
使者王风等人在村外耐心等候了数日,终于等到了赵云。只见赵云身背行囊,手持长枪,步伐坚定地向他们走来。
王风面露喜色,赶忙迎上前去:“赵兄弟,你来了,想必是已经考虑好了?”
赵云微微点头:“我已决定,愿随你们去见萧逸将军。这些日子我也听闻了将军的事迹,他能为百姓着想,又如此看重贤才,我愿为其效力,助他成就大业。”
王风大喜过望:“赵兄弟果然是爽快之人,将军若得知你前来,定会十分高兴。我们这就启程。”
一路上,王风与赵云交谈,愈发觉得赵云不凡。赵云对军事、民生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心怀正义。
数日后,他们回到了萧逸所在之地。王风带着赵云来到萧逸面前:“主公,这位便是赵云,赵兄弟。”
萧逸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果然是一表人才,赵云,本将军久闻你之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赵云抱拳行礼:“将军过奖了,赵云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萧逸笑道:“好!有你相助,如虎添翼。如今我们正在发展壮大,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才俊。你有什么想法,尽可说来。”
赵云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我观此地军事训练有序,但可在灵活性上再做加强。同时,民生发展亦不可忽视,可鼓励百姓发展多种营生,如手工艺等,以富足百姓。”
萧逸点头称赞:“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关羽将军在校场训练士兵,你可先去与他切磋交流,共同改进训练之法。日后,在军事与民生之事上,都有你大展拳脚之地。”
赵云领命而去,来到校场。关羽正在指导士兵演练阵法,看到赵云前来,关羽笑道:“听闻来了一位少年英雄,想必就是你了?”
赵云行礼:“关将军,久仰大名,特来向将军请教。”
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来,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说罢,二人在校场中切磋起来。赵云枪法精湛,如蛟龙出海,灵活多变;关羽刀法凌厉,有万夫不当之勇。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士兵们在一旁看得热血沸腾,阵阵喝彩。
切磋结束,关羽大笑:“赵云,你果然武艺高强,日后我们可共同训练士兵,将你的枪法传授给他们。”
赵云微笑着点头:“关将军的刀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能与将军一起训练士兵,是我的荣幸。”
在赵云来投之后,其他被寻找的贤才也陆续有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