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段誉”这个人,后世的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那个见一个爱一个的小帅哥段誉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
沈腾心里的“段誉”,也基本还停留在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个段誉身上,没想到,这三国时期的段誉,竟然主动跑到三江城来寻找自己了。
人家来找他的理由很奇葩——“没酒喝了。”
当初在永昌郡城的商品展销会上,拍卖白酒时,大理段氏其实有买到两坛子白酒的,但无奈僧多粥少,区区两坛子白酒哪里轮得到他这个毛头小子的头上来。
几天过后,他自己偷来的那点天水佳酿就被咂摸光了,又偷偷地从家里老祖的酒葫芦里偷了一点,也不顶事儿,而家族预订的那批大货,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货呢?
这小子还想到永昌郡城去找顽石老头讨酒喝,最后被老头直接吹胡子瞪眼地给赶了出来。老爷子的原话是:“滚滚滚……你小子有多远滚多远,老子自己都没有喝上呢。”
其实段誉的酒量并不大,属于那种不喝不行一喝就醉的典型代表。但好在人家家里有的是钱,又是族群里最受老祖宗宠溺的一个,整日没事做,就是到处游玩,挑着捡着美食美酒享受的主。
也因此,对于各地的酒水美食,段誉只要听说,无论多远,都得亲自走一遭。
唯有此次,在永昌城遇到的这个据说来自兴古郡的特产天水佳酿,让段誉彻底沦陷了。
“如此佳酿,前所未有!”
这佳酿的确前所未有,因为这本就是蒸馏酿酒法的史上初现,第一锅酒就在这里了,入口似刀,入喉如火,入腹如碳。
段誉的酒量并不大,对于他来说,少少的二两,感觉就十分爽快。若多到四两,整个人就晕晕乎乎的,感觉美妙无比。再多一点,人就醉了,一觉下去,就是好几个时辰。
还有一点,在整个段氏族群里,段誉估计是第一个品尝到蒸馏白酒滋味的人,不由自主地,就带有了特别的心绪在里面。
白酒喝完了,再喝原来的各种曲酒,就显得尤其无趣。
最后,这家伙合计来合计去,就把主意打到了沈腾的头上。
还别说,他算是找对人了。
知道沈腾是天水佳酿的始作俑者,对于段氏这样的家族来说,一点难度没有。甚至,关于沈腾的一切行踪事务,南中只要叫得出名字的豪族大姓,没有谁不密切关注着,只是除了仅有的几个能够有机会和沈腾来一场“亲密接触”之外,其余的人要么在等机会,要么在找机会,还有的就是正在创造机会。
但这些豪族大姓也知道,沈腾这样的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些他们惹不起的人物,至于是谁,现在还真没有眉目,擅自用强这样的粗劣手段,他们还是不敢的。有本事接触的,直接上。没有本事直接接触的,冷眼旁观才是正理儿。
段誉才不管那么多,这家伙一向自由自在惯了的,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就带了小书童麻圆儿,私自寻了过来。
沈腾的珠算培训班顺利结业,总算松了一口气,要是再不结业,这些学员的能力早已经甩他几条大街了,万一露馅儿了,这老师的脸面可就兜不住了。
这些一期生顺利毕业之后,再接下来的培训,就不需要他这个当老师的亲力亲为了。
然后,这姓段的小贼就找上门来。
段氏和孟氏本来就很是熟稔,段姓小贼生来就是一个见面熟的性子,和谁三句话不过便成朋友,和祝融氏打过招呼后,直奔沈腾而来,开门见山:“沈兄救我!”
“貌似我和你没有那么熟吧。”沈腾心里腹诽一句,“这家伙倒是一个典型的社畜呢。”
实际上,这段誉一点也不惹人讨厌,相反,这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家伙,男生女相,白里透红的一张俊俏脸颊,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未曾开言先转腚,不,未曾开言先开颜,笑起来,便是春日绽放百花盛开的光景,十分地讨喜。
“段公子所求为何?”
“实不相瞒,小弟我没酒喝了。”
那边的祝融氏看不下去了,这段小贼大老远从大理巴巴地赶过来,还以为有什么要紧事儿呢,却原来是讹诈我干儿子来了。“段誉,你大理段氏,还少了酒喝?”
“王妃娘娘在上,小侄儿说的酒,不是那个酒。”
“不是那个酒,还有什么酒?”
“小侄儿说的是‘天水佳酿’ ‘此水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的那个‘水’。”
祝融氏终于醒悟过来,永昌郡搞的那个劳什子商品展销会,据说就是这所谓的“天水”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让吕顽石老家伙赚得钵满盆盈。
她也知道这东西是自己这个干儿子的手笔,但最近一直忙银坑洞的事情,竟然忽略了,幸好这段小子来了,提醒了自己。
但作为沈腾的“家长”,祝融氏还真不好直接开口向儿子要。最好这小子识相,主动拿出来,就如同那“珠算”一样。自己这个当妈的,主动开口,祝融氏还拉不下这个脸面来。
最主要的,孟氏守着金山银山都花不出去,整日里为钱多多发愁,自己每天的矿都挖不完,哪里还想精力再干点别的啥。
“不瞒段公子,我手头也没有了。”沈腾摊开双手,表示无奈。
沈腾一点假话没有,他手头的确是一点存货也没有。为此,他可没少落下埋怨,包子几人甚至连顽石老头儿都给恨上了,皆因老家伙连几个小娃娃藏被褥里的几个坛子都掏了去,一点残羹冷炙也没留下。
“沈兄,小弟冒昧一句,我大理苍山洱海,美若仙境,更有好山好水好人家,小弟我想请沈兄帮我在大理建一个小小作坊,就专门酿制‘天水佳酿’,够小弟我自己喝就行了,也不外售,更不外传。”
这家伙一开口,简直是直接拿自己没当外人。
由此可见,段誉其实是一个本无多少城府的年轻人,说好听的,叫少不更事,说难听的,就是一个社会小白,苍白的白。
一个完全没有经受过社会风雨捶打的年轻人。
沈腾露出晦涩的一笑。
段誉连忙补充道:“小弟也不让沈兄你白忙乎一场,小弟我在洱海边有一幢别院,尚可将就一住,小弟就将这别院送与沈兄,天水作坊,就安放在沈兄自己的别院之内,小弟只要有酒喝即可。”
沈腾听得一愣一愣的,后世有句骂人的话是“不喝酒会死不?”但二人还真的没有熟到这个地步,沈腾也真说不出口。小家伙莫非年纪轻轻就已经酒精中毒?离开酒就活不下去了?不对吧,看起来清清爽爽朝气蓬勃的精神小伙儿,怎么就如此痴迷白酒?神经了不成?
或者,这小子存了什么不好的心思,故意装出小白模样来忽悠自己?不至于吧,几百年后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主角之一的大理段氏,会如此不堪?
看沈腾还在犹豫,段誉也急了,道:“沈兄可能是误会小弟了,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小弟我不羡鸳鸯不羡仙,唯好杯中二两三。睡前但饮一杯酒,水在水中山在山。”
沈腾终于知道了,这家伙就是一个十足的酒迷糊,哪里有什么心思?不过一个酒界神仙一般的人物罢了,颇有些后世竹林七贤之一的酒仙刘伶的意味。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古人诚不我欺也。
但要沈腾现在就答应这小酒鬼的要求,接收他一座别业,在那里专门给他建一个酿酒作坊,沈腾还是不会答应。往轻了说,二人的交情还没有到那个份儿上。往重了说,他不能轻易打破自己布下的那些产业格局。
但既然人家这位贵公子大老远巴巴地赶过来,这个面子却不能不给。于是,沈腾便笑道:“这样吧,段公子可以以我的名义,去到兴古郡城那边,找王老大人优先购买,每年20坛,不算你段氏指标,如此可好?”
沈腾心里其实早有算计,20坛,每坛十斤,就是200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半斤还多,足够了吧。
段誉本就是奔着酒来的,沈腾如此一说,他岂有不答应之理?当即跳了起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沈兄也!但小弟我送出去的别业,却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还请沈兄笑纳。”
沈腾连连摆手,但段誉却坚持要送,谁也不肯退却,场面当即就僵持在那里了。
当时的二人僵持,但在其他人眼中,这却似一场戏,有趣至极。
“两个大傻子,不就是一座房子么?至于嘛。”
“腾哥儿也是的,人家执意要送,你就收了呗。”
“就是,一座房子而已,搞得像那什么似的。”
……
沈腾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一路行来,平夷城时,蛮王孟获强横霸道地做了他的义父;兴古郡的朱氏将姑娘脱光了塞他床上,想他做姑爷;永昌郡的老吕头明里暗里示意他娶人家的孙女;在这三江城,花蝴蝶阿曲莫直接缠绕在他身上,要进行深度沟通……
现在,这大理段氏的精神小伙儿要送他一幢位于苍山洱海边的别业。
“我有这么帅?”沈腾不由得摸了摸鼻子,“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别业的事情,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段誉便做了退步,说自己先帮沈兄打理着,未来,什么时候去了,就当面交割给他。
“我段氏一言九鼎,驷马难追,送出去的东西如泼出去的水,断然不可能再收回来的,否则,一旦让老祖宗知道了,会抽死小弟我的。”
在沈腾这里,为自己每年搞到20坛的计划外指标,段誉显得很是开心,但那20年的指标,生效期还遥遥无期,眼下的困境,如何解决?
段誉又是喜,又是愁。
左顾右盼期间,忽然发现祝融氏一直笑吟吟地看着他,顿时计上心头,冲着蛮王妃就是一躬到底:“王妃娘娘救救小侄……”
祝融氏一脸茫然:“你这小子,本王妃拿什么救你?我这里只有金砖银块,砸你?”
“王妃娘娘说笑了,您来金山银海数不尽,但小侄也没有那个爱好。小侄就好这杯中二两三,一日无酒,便觉生活了无生趣。”
祝融氏这才想明白,原来,这小子是冲她讨酒来了。
“可本王妃也没有那天水佳酿啊。”
段誉看看祝融氏,又扭头看看沈腾,再回头看看祝融氏,满脸的不可思议:“您老人家是沈公子的娘亲,您想要酒,他敢说没有?”
看得出,这小子将军的手段,很是有点高明。
祝融氏晦涩地一笑。
“我也想有啊,可我确实是没有啊。”
祝融氏觉得自己好难为情。
其实在祝融氏的心里,也并非对这天水佳酿没有兴趣,但着实是自己银坑洞的事情太多,挖矿冶炼,又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营生,人家孟氏经营此行业已经几代人了,早就成了专业户,所以,再看向其他的营生,都觉得无趣。
倒是干儿子此次从银坑洞回来后,给自己说的那高桥马鞍和马磴子的事情,祝融氏非常感兴趣。
因为这东西,确实价值巨大,应用场景广泛,无论军用民用,都巨广泛。
至于说到本钱,切,人家祝融氏巴不得把洞窟里的金砖银块全部变成了货品才好,那样,既不会被人打主意,又能在关键时刻,拿出来赚钱!
最重要的,干儿子的这个产业,很显然的,蜀汉帝国才是最大的买家。
也就是说,一旦这些东西面世的时候,就是他孟氏在政坛的高光时刻来临之时。
孟氏在政坛一直都过得战战兢兢,两股战战汗不敢出。等到了那时候,谁敢再对他孟氏呲牙,估计皇帝都不得答应!
所以,这几天,祝融氏一边跟着珠算培训班学习技能,亲自带头作用是否显着,孟繁等人对于珠算和那简化的阿拉伯数字简直爱到骨子里了不说,他甚至多次怂恿王妃把这东西迅速推广开来,光算盘就能做成一个行业了。
祝融氏对于白酒,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自己也从不在沈腾面前提及。而今天,当段誉提及此事,祝融氏是真的表示无能为力了。
就在这时候,猴子从外面进来,悄悄给沈腾使了个眼色。
沈腾连忙出来,猴子告诉他:“越巂郡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