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阿哥胤禔是庶子,又非储君,福晋人选上比皇太子妃要差很多,这也说得过去,惠妃还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是同样的三阿哥胤祉,也为庶出,为什么三阿哥的福晋出身又变得显赫了呢?
三阿哥的嫡福晋董鄂氏,身份非同寻常,高祖父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何和礼娶太祖皇帝嫡长女东果格格为妻,众所周知,何和礼是跟随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一路从龙有功的大功臣,可谓是战功赫赫。
何和礼随褚英等人征乌喇,攻克了宜罕阿麟城。他与额亦都、扈尔汉征东海女真渥集部的虎儿哈路,攻下扎库塔城。他参与攻占乌喇城,部长布占泰逃往叶赫。后来努尔哈赤初定旗制,何和礼的军队属正红旗,隶属代善管辖。设议政五大臣:何和礼、额亦都、费英东、安费扬古和扈尔汉,负责初审军国大事。努尔哈赤曾经亲口对何和礼说:“朕所与并肩友好诸大臣,何不遗人以送朕老耶!”
可见,何和礼在大清的地位,那就是虽然不是皇族,但是必须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三阿哥福晋董鄂氏的曾祖父和硕图,便是东果格格所生,也就是说和硕图是太祖皇帝的外孙;而和硕图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而且娶太祖皇帝嫡次子、礼烈亲王代善的长女郡主为妻,被授和硕额驸。董鄂氏的父亲朋春,承袭家族一等公爵位,是历经顺治、康熙两朝战功赫赫的功臣。
这样背景的一位八旗贵女,都可以当太子妃了,却指婚给了三阿哥胤祉。可见康熙对三阿哥是多么的喜爱。对此惠妃的心如同刀绞一般,她心里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皇上如此讨厌大阿哥?送死他去,好处,荣耀丝毫没有他,甚至福晋也比别人矮半截,她抬起头看着天空,只能想出四个字:天道不仁。
然而对于这些不公,惠妃还不能在大阿哥面前流露出丝毫不满,因为她知道,以自己儿子那种藏不住话的性格,迟早会闹得满城风雨,甚至会激怒皇上,这样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所以,她只有装作不知道,不在意,更不敢提醒自己的儿子。
好在大阿哥的福晋很是孝顺,这点对于惠妃来说,也算是安慰吧。她有时候也恨太皇太后,这个老太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口口声声疼爱大阿哥,都是表面的功夫,太皇太后真正在意的是皇太子胤礽,这点惠妃看的比谁都清楚。大阿哥就像个没人管的野孩子,她这个做母亲的,想帮忙却说不上话,只能装贤德。
惠妃也就期盼着,大阿哥能平安一生,分府出去,她也可以日后随儿子出宫,也就别无所求了。
老天爷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比如福全和玄烨,布木布泰就凭着福全对一只兔子的死掉眼泪,这就放弃了福全,说起来也是非常草率的,惠妃时常让大阿哥学着二伯父一些,宽厚一点,不计较一点,也许只有这样,大阿哥胤禔才能平安活下去吧。